第570章 曾经多么美好的曾经

24天前 作者: 皎皎秦时月
第570章 曾经多么美好的曾经

第570章 曾经……多么美好的曾经

扶苏只是命令士兵先把事情做了,并没有大肆宣扬。

但是扶苏一行人人还没有抵达临淄,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在齐鲁大地、燕赵边界,魏楚上游那一带都传开了。

家家户户都在议论扶苏的行为。

同一件事,在几十万庶民的眼中,自然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当秦兵拥簇着马车在大道上前进的时候。

冯敬忽然接到了前面哨兵传来的消息。

他神色凝重,带着几个近卫冲过去察看情况。

这些人博通经史,文采绝妙,善论古今。

蒙恬对曰,“太子,齐国的情况也许会比您想的要好的多。齐鲁之地的百姓他们都不喜欢战争。而这里又是孔子的故乡,天下名儒多出自齐鲁之地。”

冯敬却拉住了他。一个楚南公,整天和太子谈论玄经经书奥义,已经迷得太子不问世事。他本来就该死。

而另一边,孔子世家,孔子八世孙孔鲋等嫡系也在耐心等待。

“祖师爷显灵啊,救救我们这些可怜的徒子徒孙啊。”

纵使蒙恬说他喜欢儒学,但是这个人从他的经历来说,应该是那种大爷型的,非得别人哄着才行。

临淄城早就被腐朽善妒的大臣还有秦国派来的间谍搞臭了。

只是秦士已经对庶民们抵触情绪不高了,他们开始允许庶民在路边观看扶苏的马车经过。

这会儿,他们正在女闾里抱头痛哭。

这肯定得谨慎考虑,不能盲目。

“容后再见吧。”

李信的取道,从燕地取道,由西北向东南,直接来了个出其不意,一路上都没有齐军抵抗。

“是啊,就让我们把东西留下吧。”

这些提着箪食壶浆前来的齐人、赵人,楚人、魏人,他们的做法自然也让周围的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排斥他们。

后胜在门客的建议下,非常果断地出卖了齐王建。

“过去每门每派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云集之所在。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这才有了百家争鸣。”

只是陈余这个人,历史上就是性情高傲之辈。

扶苏作为太子,自然更加不能出入这种场合。

只是他们此时都不在临淄城。

左望右望,都没有人了。

一个老妪拿起自己筐子,检查了一番,忍不住感叹。

士兵注意到冯敬咧起嘴角。

之后扶苏一路抵达临淄,也遇到不少这样的事情。

王贲则专门汇报并请示了一些军事防卫的事情。

众将各自心中有话,望着这么多人在场,都没有说出来。这整饬百家学说,实在是个大事。就是这些将军们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因为食物很少,五千个士卒也分不完,就让先头部队就地大快朵颐,饱餐一顿。

他劝自己对嬴政动刀子,如果此事被外人知晓,事情可就严重了。

但是后胜还活着。

这个在当时天下最富庶的国家,出来的却都是些贪生怕死的富商、懒农。

在听到是秦国太子带着人清理尸骸,并且已经清理了一路之后,时间长达半個月之久后。

他们都在观望着。

夏侯婴想了想自己的妻儿,没有答应和刘季一起去。

“法不容情啊!”

灌夫指着自己的喉咙,咳了好几下。

这个男人的天堂,他终于到了。

另一边,扶苏休息好后。

“我这里有一首诗,你们将其挂在稷下学宫门口。我要以恒阳君的身份接管稷下学宫。”

池塘里鱼太多,大家会对自己不满意的。

伏生听不得子张氏贱儒之言,拂袖而去。推开门,却又到处都是秦卒在走动。

看守他们的士卒回答说,“他们担心让太子为难,已经走了。”

这些庶民,有的甚至是走了好几天山路才到这个地方。

他们想跑也跑不了,只能等待。——

驿馆里。

之后再让王贲回咸阳,留着蒙恬、蒙毅兄弟两个在侧辅佐。

“上次寿春叛乱,真是猝不及防。臣这次以性命担保,太子防卫绝对万无一失。请太子安心。”

这些人好不容易一路上一起做事,终于消除了彼此的芥蒂,贸然再拉个人进来……

吕泽则非常排斥逛女闾这种行为,刘季邀请他,被他果断拒绝。

齐人瞪大眼睛望着秦国太子被人前呼后拥请进驿馆,可是这天下已经都成了秦国的,齐国到处又都是秦兵。

吓得众人都望过来,刚才吃了食物的人也纷纷吓得面色苍白。

扶苏坐在座上,拿起一爵美酒。

“这些秦国人可吃的真干净。我拿来包饭的荷叶都没剩下。”

蒙恬、王贲、李信就过来拜见,等候扶苏下达命令。

“那这些人也在观望啊。”

“谢谢将军。”

只是在扶苏的车驾到来后,这些庶民已经放下食物、水果、水都离开了。

这样的人性格高傲,不肯久居人下,留着他们在麾下……

庶民们看到之后,有的十分高兴,觉得此生没有白活了,还能远远看到恒阳君一面。

等到秦人离去,那些老弱妇儒,还回来把食盒、瓢、篮全部带走了。

冯敬听到,顿时面色发红。这些庶民怎么这么温顺善良,他们居然还懂得为太子着想。而我刚才还想着直接拒绝他们。

扶苏早就把楚国的事情给忘记了,被王贲这么一提,倒是记起了楚国不少事,他把项燕给厚礼安葬了,但是项羽却跑了,寿春贵族也给反了。

虎贲卫们也纷纷趁着天气还没有冷透,在太阳底下跳进去洗澡。

不过,齐国人至今保持着春日淫奔的习俗,那可是让全天下男人听到,都伸长了脖颈。

秦士们本来赶路就很劳累,还要打扫战场,自然辛苦异常。

可就这样一个人,却又和他的父亲非常不同。

“可是秦国率先坏了规矩,不顾礼仪,设立军功爵制,屠杀六国。”

蒙毅忍不住问,“楚南公是谁?听名字很是耳熟。”

这秦国的士兵,原本要给扶苏清理道路,确保四下无人的。但是这些人阻拦在路上,不管他们怎么持剑恐吓驱赶,他们都不走。

行为举止也和凡人一样。

张子房听说了这些事实后,面色抽搐起来。

大家都说他是天命之人。

“孔子世家,孟子世家,荀卿之后,多在此地。更有叔孙通,伏生、陈余等知名人士。”

他尊重庶民,相信儒家的那一套,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的。

至于被困在临淄城里的那些滥竽充数之徒,祖师爷有没有显灵另有的说,反正是眼睁睁看着扶苏顺利抵达临淄城了。

秦王政把齐王建安置在边远的共地,居处在荒僻的松树、柏树之间,不给供给齐王建食物。

“曾经……多么美好的曾经,现在都一去不返了。”

没办法,刘季只能带着自己手下的秦人兄弟前去探路。

“难道说齐国人在一朝一夕间都失踪了吗?”

扶苏到来时,齐王已经人没了。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我先去通报太子。”

蒙毅狠狠地在他背上一拍,吐出来一块果核。

就连种地的农户,那都是保持撒一把种子在地里随后就等着秋日收成。就连春天浇水,夏天施肥,锄草这些活他们都懒得干。

而鼓吹商业发展,大兴女闾,尚且保留淫奔之风的齐国,这里早就形成了笑贫不笑娼的风气。

李信站出来道,“回太子,楚南公在寿春一切都好。”

秋天到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收获。

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走。

蒙恬摇头。

众将心有戚戚。

话说当初王贲和蒙恬攻打齐国时,因为五国已经被秦国消灭,于是齐王建与后胜发兵守卫齐国西部边界,不和秦国通往来。

也就是遇到了扶苏带的兵,若是旁人带的兵,那情况可就又不一样了。

但是他们带来的食物,确实满满当当的。

其他大将也都不说话了。

“谢谢将军。”

齐国的百姓们,他们都畏惧死亡,不敢抵抗。

“想当初,周朝初定,分封天下。诸侯王在国内与上卿、大夫,共同商议治理天下。”

只是在不远处的树林里,或者山上眺望。

扶苏的行为在当时关中大部分秦人看来不理解。

蒙毅十分紧张,“怎么了,是不是有毒?”

秦三十万大军在外包围,又来个疯子一样的李信,由北向南突袭,不出七天,就打到了临淄城。

扶苏一到,士人就知道,他们的末日到了。

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不是吗?

所以在听到冯敬的汇报后,扶苏自然是答应!

王贲和蒙恬相约,一路从南面进攻,一路在西面压迫。

“好了——所有的士兵,把这些食物分了吃完。”

“这些人早就敬仰太子,都想要为太子做事呢。”

扶苏点了点头,再没说什么。

总之齐国多年积弊,再加上秦国间谍在里面捣乱,捣了十年了快,现在的齐国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王贲、蒙恬、李信,又是原班人马,他们都在城中迎接扶苏。

他们确实很多人年纪很大,还有的妇女带着家里的小女儿前来。

“太子此来,要安定齐鲁赵燕等地。我们听从大王的命令,一切尽从太子调遣。”

冯敬听着,脸色已经发白。

调遣啥啊,估计要不了多久,嬴政就要让李信北上攻打燕国了。

秦国的太子,他本来就是个传奇。

“完了,全完了。”

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此时,后胜也劝说齐王建不要抵抗,带着军队投降秦国。

冯敬骑着马走了,身后那些庶民纷纷在原地拜谢冯敬。

齐王建和丞相后胜两人战战兢兢。

秦王政派宾客陈驰诱骗齐王建,只要投降秦国,秦国便赐给他五百里的封地。

临淄城内,秦兵列阵迎接,齐人纷纷在远处的阁楼上争相观望。

扶苏到来后,自然是先洗个热水澡,把一身的尘土洗掉。

得到这些美食后,一个个自然都心里甜滋滋的。

“我们是军队,不可以擅自饮用外来的食物。这是军规。而太子地位尊贵,更加不会饮用外来的食物。你们还是赶快回去吧。”

“继而如今的秦王,大有专权独揽之势,虐害六国贵族,不念诸侯血亲,排挤国中贵族。”

“而且你们站在大道上,面对士卒的驱赶不愿意离开,这是阻拦太子车驾,是要被捉拿去问罪的。”

再说了,以他现在的能力,也没有办法搭建那么大的池子。

有的则怅然若失,好像扶苏没长个三头六臂是什么巨大的损失。结果他和凡人长得一模一样,两手两脚,只是衣着华丽,比常人俊俏。

“我们只是来看看秦太子。你看我们都快要入土了,我们不想再斗争下去了。太子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

刘季已经按捺不住了。

“如果我的敌人,他是个无恶不作的伪君子,那我大可以天天安心睡大觉了。可是为什么,秦国的恒阳君是个心怀天下的明君呢!”——

只是马车在进入齐郡,接近临淄城后,前来感谢他们的人就几乎没有了。

齐国已经长达三十年没有对外开战了,武器库里的兵械都生锈了。更不要说这些年有出来什么能够和李信王贲齐名的战将。

他们很感激扶苏和秦卒的心意,纷纷提着篮子带着家里秋收后的食物等在路边上。

“陈余?”蒙恬喊得名字,明明都是儒家大师,怎么忽然混进去个奇怪的东西。

这些庶民听说之后,纷纷自己先喝了水,吃了饭食,“没有毒。”

叔孙通静静坐在家里,捻弄胡须等待消息。

众人提着篮子,高兴地回家去了。

冯敬面色凝重,他拿着剑在这些庶人面前挥舞了一下。

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让庶民站在道上,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因为后面来的人越来越多,谁也不知道这些过来送饭的人里到底有没有藏着心怀不轨之人。

他们分散在齐鲁各地。

这些齐国士人哭哭啼啼。

“陈馀,魏国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他这些年一直在临淄城中居住。本来打算要离开,听说太子将要来到临淄,就托人让我为其引荐。”

女闾,到处都是女闾。

众人虚惊一场。

并非所有人都整天沉湎于过去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很多时候人们生气、仇恨、郁闷,都只是因为一时之间那口气过不去。

这样一个人,很难让人不怀疑他其实是大神降世,下到人间的任务就是结束战争,安抚天下。

杨端和将军推了一下李信。

以前在秦国呢,使者宾客纷纷争取希望来到齐国,公费旅游吃喝不说,还能以办公为由,参与齐国的这些习俗。

“将军恬,我方才听你说了许多人的名字,都是儒家名士。诸子学说,衍生出百家流派,数量极众。除了儒家,其他学派难道就没有人主动引荐自己吗?”

他很无奈,又回到了房间里。

“先观察情况吧。”扶苏想先等一等,看看这些士人到底有什么反应再说。”

对于扶苏来说,这些天下有名望、有才能的人都愿意来归顺他,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只是扶苏都坐在铜盖马车里,始终没有露面。

原来在扶苏一行人出了东郡抵达临淄郡内时,很多来自巨鹿郡、齐郡的庶民都在路上等待。

这在当时的秦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想想也是啊,八岁精简文字,这能是人类干出来的事情?

十岁入朝议政,十八岁灭掉战国七雄之一楚国。

李信这辈子打了这么多仗,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扶苏看着面前,寡言少语的王贲、帝国忠臣蒙氏兄弟,对自己满怀感激的李信,再有就是沛县四杰,最近又来了个东陵侯邵平。

王贲没敢回答。

灌夫刚刚吃完不久,忽然面色发青,大叫一声。

怎么能有人这么懒。

灌夫想了想,太子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自己要不要告诉太子实情啊。

齐王建听从他们的计策,于是投降秦国,齐国灭亡。

对方长得和普通凡人一样。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赠送食物,还有提供水给秦卒喝。

只是扶苏很短暂地下了马车一小会,还是因为某个大块头突然间大叫,他下来亲自察看,完事之后给了大块头一脚。

纷纷满面尘土,一个个面黄肌瘦,看着好像长这么大没吃饱过饭一样。

“对了,楚南公可还好?”回想他们最后一次的对话,不欢而散,现在想想实在是一桩不该的事情。

秦军包围了临淄城后,军民都不敢上战场。

“等到再培养出秦国太子这样的人,张口闭口说要整饬诸子百家。此次来,就是要让我们这些人再也不能说话了啊。”

冯敬听说了这些人的诉求以后,虽然心里多少有些感动,但是自然还是要拒绝他们。

庶民们其实就是冲着扶苏来的,他们想看看传说中的那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原来是噎住了。”

“如果我们不能见太子,那也请让我们把东西留下。”

“稷下学宫是这世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的高等学府。没有道理让这样一所总是诞生新锐思想的学府因为战争就此停办。先去召集过去管理和常驻稷下学宫的人,我要亲自见他们。”

【日万第23天,求打赏月票全订!】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