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太空卵夹

17天前 作者: 费氏弓背蚁
第307章 太空卵夹

第307章 太空卵夹

冈瓦纳星。

原本黄褐色的荒芜行星表面已经被深紫黑色的菌毯组织完全覆盖,大大小小如血管脉络般的管道微微蠕动着,大量半流质营养物质在其中川流不息,汇入行星赤道上那一座座宛如通天之塔的太空电梯,再泵入太空。

地下,特殊结构的根茎组织在冈瓦纳星地壳的岩层内钻探着,分解吸收着岩层中的各种特殊矿物成分,并将其在细胞层面提取为微观离子,再以特殊的细胞组织为载体,夹杂在流质营养物质之间汇入太空,准备融入星虿的外骨骼。

由于星虿这样的大型品级,其外骨骼也是一点点以类似蛹化的方式熔铸成型的,其材料比例得以控制的惊人准确,不同部位甚至不同深度都采用不同的材料混合比例,以实现最佳的材料性能。

太空电梯的顶端,本来是十个可以重复利用的船坞状巨大蛹囊,但此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这些蛹囊的结构略微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环绕在主体部分四周,而是集中在主体部分顶端。

集中后,其结构宛如一个巨大的蟑螂卵夹,十个能蛹化出星虿的巨大蛹囊纵向排列,内部同样惊人庞大的类成虫盘结构交错向两端延伸。

巨大“卵夹”的末端半埋入空间站顶端的凹槽中,凹槽内拥有一系列的电磁弹射装置,此时,这一系列装置正在聚变反应堆与电板柱器官的配合下缓缓运作,为巨大的“卵夹”赋予一个足够离开空间站的初速。

“卵夹”的外壳包裹着搭载了混合自养合成系统的菌毯结构,还有少量电火箭引擎用于以防万一-此时,已经有不少这样的巨大卵夹在冈瓦纳星自转带来的离心力与电磁弹射的共同作用下被甩出,仿佛星球产下的卵。

原先的蛹化过程,参考的是曾经的蛹囊母巢和后世的船坞,主要以重复利用的蛹囊产出品级,但这样一来,能同时蛹化的蛹囊数量有限,限制了将资源迅速转化为兵力的速度。

尽管相比同样等级的普通文明已经是惊人的碾压之势,但对现在的情况来说,依然是不够的。林易需要更多的舰队,无论是完成目的,还是仅仅为了自保,或者说保护自己在意的一切。

这样的卵夹状结构应运而生-只要先简单产出一個外壳,内部注入大量浓缩营养物质,再将其弹射至太空中,完成最后的蛹化过程。

不同于机械技术体系复杂的船坞,蛹囊的结构可以相当简单,这个巨大卵夹的外壳仅仅需要一层简单的太空菌毯,几个同样简单的电板柱器官与电火箭引擎也并不会消耗太多资源,可以被很快的产出。

待下方的星虿主体完成蛹化,这个卵夹的外壳菌毯结构再自我溶解并被很简单的回收。这样一来,第一批星虿的蛹化还未完成,第二批的蛹化就可以开始,大大增加了效率。

不过劳伦提亚星以及其他恒星系统之中的小行星带等环境下,太空电梯的建设并不符合条件,传统的电磁加速轨道依然是最主要的营养物质运输手段。

一座座巢群占领的固态行星表面,增殖的菌毯与各式各样的运送结构全力运转,仿佛在吞噬行星,并将其物质作为增殖的养分,而在一些其它的星球上,更多的变化,也在继续。

这样的改动只是开始,在控制护航星虿舍身撞击敌舰后,林易如同顿悟,开始研究起了一些能最大发挥巢群存在形式优势的战术或发展方式,而这方面,原埃兹基文明探索舰队残部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相关的任务,只有林易自己和复活后的奇虾巢群能够胜任。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恶补后,奇虾巢群也确实具有了相关的条件,可以与林易一同进行实验。

迪克拉星表面,一座适应生命星球环境的生体太空电梯已经完工,其主体部分为林易所直接控制的结构,只是末端的笔石形巨大空间站上,却连接着一个同样庞大的结构。

那是属于奇虾巢群的太空母巢。此时,这个与林易太空母巢有几分类似的巨大结构正通过特殊的结构,像某些特殊的寄生或共生生物那样连接在下方的太空电梯空间站主体上。

一只形如林易此前使用的过渡版太空生物的品级个体喷射着炽烈的等离子焰,在附近航行着,而其基因序列虽然与此前的太空生物基本没有区别,但却是奇虾巢群下所属的品级个体!

第一次实验,在林易的建议下,对方并没有采用太过复杂的方案,而是仅仅产出一只最基础的初版太空生物,亲身体验太空环境,以进行下一步,也就是真正的太空品级的设计与蛹化。

甚至太空生物设计布局上的一些缺陷也被林易刻意保留,以让对方更深刻的感受,总结经验,并真正的设计出一种太空品级,这个过程,林易将仅仅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设计完全由奇虾巢群自行完成。

凡事不能一蹴而就,模仿,必然是第一步。而装备仿制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后世并非没有,甚至就发生在林易前世的祖国。

此时,一些技术交流已经开始,迪克拉星表面,依然是影蛉与陆行奇虾聚在特殊的屏幕结构前,通过对方说的已经相当流利的汉语进行交流。

屏幕结构上呈现出一些结构的细节,并在交流中迅速改进,相关的基因序列同步传入林易的意识中,少量大方向上的硬性技术支持下,一只奇虾巢群版的太空品级渐渐在设计中成型。

而一些细节上的结构,也很明显的能看出,对方的设计,相比林易相对追求稳定保守,更为激进,多运用一些为实现最大性能有些极限而不择手段的技术,一如曾经剑鱼形赫德虾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与攻击力,甚至部分牺牲了感知能力。

或许保守与激进之间,也存在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而现在,奇虾巢群的作用,便初步显现。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