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陛下太为难了

13天前 作者: 明镜要高悬
第543章 陛下太为难了

第543章 陛下太为难了

李庭芝听到这里,扭头低声对曹世雄等人道:“听到没有,以后凡驻军,四周草木要清理干净,撒上避虫草药,最好清理个隔离带,用火烧一遍才安全。”

“出入都要带着樟脑丸,严防虫咬。”

这时有人问郎中,我军有治瘴气的药吗?

郎中有道当然有,目前马蹄草,薏苡仁,可以服用,每几日一服,可以破避瘴。

在宋军征服马来半岛后还,还得到槟榔也可以,但槟榔有威害,能不用最好不用,除非其他中草药缺失或不够。

另外宋军这次带了大量的雄黄、苍术,用来烧熏,也可以破瘴。

郎中一堂课的干货还是很多的,只要认真听,各营再认真执行,瘴气对宋军就不是威胁,反而当地人自己要小心。

郎中说完之后在一片掌声中下台。

这时一个都头上前道:“下面我们请大宋帝国军校第一期优秀学员,刘都头给大们授课,大伙鼓掌欢迎。”

叭叭叭,下面又是一阵掌声。

很快一个年轻的都头站到台上。

“这些地方有什么特色呢?就是刚才郎中所讲的那样,天气热,山林多,蚊虫多。”

“我班门弄斧,献丑一下。”

而且这边不缺森林资源,对面的婆罗省有四分之三全是森林。

现在叫他都头也是表示尊重之意。

他看起来才十九岁,非常年轻。

“小弟还在上学中,论实战经验,没法和诸位大哥比。”

如果诸国军队藏山上对抗宋军,宋军将用汽油燃烧弹,烧毁一切。

对赵与芮来说,这边最重要的就是红河和湄公河的七千多万亩可以种三季稻的上等粮田,其他森林资源完全可以全部烧掉。

“这些王国还有一个与咱们不同的地方,当地男女老幼皆能成兵。”

他们民风比较剽悍,十岁不到的孩子,拿着弓弩都能射人。

“然后要多带狗,一定要记得多带狗。”

李庭芝和曹世雄看的也是脸色微变,没想到这人还是比较厉害,随便画了一下,亚洲就能画了个大概。

后世吴哥那边,十岁不到的小孩子拿着冲锋枪能到处突突突,还能身藏炸弹去直接炸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刘友先谦虚了会,然后脸色一正,开始道:“咱们这次要打的都是亚热带国家,按陛下现在的区分,叫东南亚。”

哈哈哈,下面很多人又笑了,但宋军现在出征经常带狗,大伙也都明白,这些狗都有用处。

接着刘友又在地图中画了几个圈。

刘都头上台后先看了看四周,不知道有没有看到坐在后面的李庭芝等高级将领。

“都很小,大伙不要怕,看起来国家挺多,有的国家只有几万,或者十几万人口,还不如咱们军队多。”

“这里叫占城,这里是安南,这是大理,这是吴哥,这是素可泰王朝——这几个就是我们主要打的王国。”

所以刘友再三强调,一定要优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轻易不深入不知名的山林中,用狗开道,遇到视线不好,林木较多,隐藏敌军的山林,直接烧。

森林面积比上面几个王国总面积加起来还多。

安南就不用说了,男的女的都敢动手。

“不过一些理论知识,还是学了不少。”

“这边是叫马半来岛,和素可素相联,南部原本属于三佛齐,现在已经被我军占领,我们在南部的军队,也随时可以往北支援我们。”

“首先,咱们十一月初进攻,避开高温热天,蚊虫也少。”

刘友说着,转身随意画了一個大图,有点像亚洲全貌。

“哈哈哈。”下面哄堂大笑。

“所以你们一定不能心软。”

第一批学员,包括现在的刘都头都没有毕业,还在学校中,他四年毕业后,才授副都头。

刘友第二个强调的就是不能心软,要打掉所有敢反抗的力量,然后再谈重建和征服的事。

用后世的方法,帮狗脖子上和肚子上吊两个樟丸袋也能管用。

因为筹建军校需要时间,但在元贞十二年,还是招了批学员,虽然当时军校都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就先找了个地方集中上课。

台下很多军士都比他大,大伙还是有点羡慕,当然,军中军士现在只要识字到一定的地步,也可以报考军校,出来就是副都头起步。

“其次,带着所有能避虫解毒的草药,和大量郎中,及时处理。”

“这些人会在山中设埋伏,狗比人通灵,咱们的望远镜看不到的地方,狗鼻子能闻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带狗,并且经常要帮狗洗澡,驱虫。”

“那咱们就从这几方面入手。”

“小弟刘友,先拜见各位军中大佬。”刘都头上来还是比较谦虚,下面立刻笑声一片。

赵与芮的帝国军校,元贞十一年筹备,原本打算元贞十四年才招生。

“林木不是这边的常用资源,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烧山,不给敌军藏身的机会。”

“历来很多王朝都想征服他们,都不容易,明明人口资源比他们多,经常大败而回,就是不适应他们的天气,地形和疾病。”

“我们大宋所在的地方,叫亚洲。”

说到最后,他突然声音大了很多:“我知道有些兄弟可能会觉得我小刘说的太过夸张,让你们所做的事比较残忍。”

“但史书将来记下的只会是皇陛下的残暴,所有的征服和杀戮,都由陛下一个人背着。”

“你们,我,还有坐在后面的统兵大将们,我们可能都只是历史的过客,史书甚至可能不会留下咱们一个名,一个字。”

“但史书一定会记下陛下的所做所为,陛下为什么下令这么做,因为陛下愿意承担所有的恶名,暴君,残忍,屠夫,陛下愿意一力承担,而陛下只想做好一件事,尽可能的保护所有兄弟,让所有的兄弟们,平安回家,搂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并得到应有的赏赐。”

全场突然安静下来,很多士兵动容。

连李庭芝也没有想到,皇帝陛下让他们大下杀手的事,居然也能说的这么美好。

“杀。”曹世雄在后面突然振臂大呼:“为陛下征服天下,当狠狠的杀。”

“杀”四周宋军轰然而叫,人人振奋。

皇帝已经说的很清楚,恶名他来背,事情你们干,你们还会得到该有的赏赐。

李庭芝在大宋已经算是高学历高知识的中上层人士,今天听完两节课,都感觉被赵与芮洗脑了。

他都有点控制不住要带兵杀进安南。

皇帝赵与芮很会鼓惑人心,并激励他们进去之后大杀开戒,从而尽快的征服当地。

这是蒙古人常用的套路,但蒙古人不会洗脑,蒙古人只为了掠夺和征服。

赵与芮会洗脑,那么宋军是为了荣誉和信念。

他们会知道,自己这么做会得到皇帝的赏赐和认可,而恶名,都由皇帝陛下背了,陛下真是太为难了。

从军营出来,李庭芝先去仓库看了下草药,有郎中全程陪同,告诉他运了多少斤的草药,有什么品种。

主要还是雄黄、仓术、马蹄草,薏苡仁,还有樟脑丸和油等。

前两者主要用来烧,后者可以服用,最后的可以带在身上,多方位,多方式保障军士的安全。

其他的创伤药,消毒的高度酒精也是备了大量,酒精用不完还能制简易燃烧弹。

李庭芝越看越佩服皇帝陛下,赵与芮为每次战役的开启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以前兵书所谓的三军未行,粮草先动,在赵与芮这里就不值一提。

赵与芮是三军未行,战术先动,先要告诉大伙怎么打,用什么打,然后各种物资先配齐,接着才轮到粮草和其他。

别人可能是尽量取胜,但赵与芮是尽量保存已方士兵的生存率,然后才能决定取胜。

死伤越少,当然越容易获胜。

如果为了获胜而死伤数万,那完全得不偿失。

死伤的补恤金,完全可以用在其他方面,从而加强更好的保障。

你多用了一千贯在草药和治疗上,可能拯救几百个死亡,然后省上数千上万贯的补恤。

这么简单的道理,历古以来,很少有将帅们明白,就算他们明白了,他们也不会去做,就算他们去做了,他们也做不明白,做不好。

赵与芮这支军队,已经和后世除了武器之外,没多少区别。

李庭芝两人当天还是很忙的,一路看过各种后勤准备,包括武器,甲具,火炮,燃烧弹,冬衣夏衣等等。

考虑到东南亚天气较热,且日夜温差大,有点类似大宋福建和广东,通常白天比较热,晚上又降温,所以宋军物资准备比较丰富。

宋军的营帐都是浸泡过某种香油的,味道对人来说不算剌激,但可以避虫害。

如果有实在受不了这种味道的,只能用其他办法驱虫。

中午几人临时在某个营驻地吃了顿,然后继续往下一个地方赶。

这次他们来到了狗营。

顾名思义,这是宋军专门养狗的营,全营有两百多人,只有十几人是宋军,其余都是民夫。

一进营里就看到营里到处圈牵着各种狗,大营里狗屎味冲天,到处都是狗叫。

李庭芝和曹世雄也是面面相觑,有部下甚至捏着鼻子,怕这股味。

“干什么干什么,很臭吗?”曹世雄看一个部下捏鼻子,立刻虎下脸来。

“关键时候能救你命的。”

宋军在征服大员,和飞律兵的时候都用到过狗,山地上,有什么埋伏,狗老远就知道了。

“没有望远镜,或望远镜看不到地方,狗在百步外就能发现有新人或动物接近,这些是有大用的。”李庭芝道:“特别是晚上,狗更敏感,可以当哨岗用。”

晚上望远镜也没有用,那怎么办,就是把狗放到大营数百步外,多放狗哨,有人来偷袭,狗狗们马上就能发现。

所以宋军现在晚上的哨骑,都是一人带一条狗,几人一组,在大营数百步外或巡逻,或做隐哨。

前期宋军刚去大员的时候,什么狗都要,当时刚用狗,也没经验,后来慢慢就选育新品种。

用狗当然用猎狗最好。

但猎狗这玩意不是一个正统的品种名,所谓的猎狗还是得靠人去训练。

宋军一般选用腿粗有力,能跑山地的来训练,然后用优质的配对,产生后代。

这样经过十几年的培育,现在军中的狗都算是猎狗类系,相对普通百姓家的狗,更适合军用。

海南和汉州等地都是宋军大力养狗的基地,这边都有大型基地。

李庭芝今天看的只是其中一个小型狗场。

他问了负责人,这边有两百多人,共养了两千多条狗,平均每人负责十条。

当然,其实还有很多小狗,这次李庭芝出军,这个狗场会出三百条成年狗给他们用。

曹世雄立刻问身边一个部下:“咱们现在有多少军狗?”

部下道:“平时每营二十条,战时每营各增八十条。”

宋军一个营五百多人,战时要配到一百条,几乎一个伍带两条。

李庭芝点点头,确实需要这么多,很多狗上了战场,都不一定能活着回来。

曹世雄这时没忍住:“有人吃狗肉么?”

对面养狗的负责人顿时满脸通红:“我们养狗的,基本不吃狗肉的。”

言外之意,那军中的人就不一定了。

李庭芝和曹世雄板着脸,都没出声。

他们跟在负责人后面逛了逛狗场,负责人旁敲侧击,不时提醒两位大将,你们得约束下部下,我们给伱们三百条狗,你们得尽量带回来,就算没有三百条,也得有两百条吧?

有些部队,特别是北方的部队太可恶了,你给他三百条,回来可能一条都没了,全被吃了。

曹世雄听着想笑又不敢笑,只好好声道:“这次打东南亚,都是南方兵,南方兵。”

意思是,不怎么吃狗。

曹世雄身后有两个南方兵部下对视一眼,看不起谁呢,我们南方兵更喜欢吃狗肉。

两位大将很快离开狗营,出来后李庭芝立马对曹世雄道:“军狗帮我们打仗,也算是我们的朋友,你们得约束下那些混蛋,谁特娘再动不动吃狗肉,老子军棍伺侯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