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弘法隐贬斥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34章 弘法隐贬斥

第134章 弘法隐贬斥

到了卯时三刻,大慈恩寺主殿的奠基开光仪典正式举行。

动土、立梁、洒净、点花、香赞、迎圣等仪矩有序而行,又有佛门乐师引磬钟鼓依次奏响。

从金陵各大寺请来的高僧,身披锦斓袈裟,手持法器念珠,环绕大殿安灵之地,诵经祷告,嗡嗡作响的梵音咏唱振人心魄。

一股庄严恢弘的气韵油然而生,似乎盘旋在大殿主址上空,久久不愿散去。

最后由宁王上香主祭,在场金陵文武官员从祭叩拜。

贾琮作为大慈恩寺抄经祈福的八品奉议郎,在事先设置好的帷幕中铺纸提笔。

凝神静气的写下抄经卷文的楔子:

万德庄严相,

法性清净身。

湛然应一切,

普利济众生……。

秦业奇道:“这建寺之所涌进六七百人,品流繁杂,最怕起纠葛摩擦,刘总旗最该把人手放在这些上面防范。

大慈恩寺主殿奠基开光仪矩,在极其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进行了一个时辰才结束,参加典仪的官员、僧侣才依次散去。

当日这刘海曾上船查验秦业和他的礼部告身、上谕文书等,思路清晰,做事精细,曾给贾琮留下印象。

“另外,秦大人和贾大人下榻的安定寺官舍,卑职也会派人在周围守护。”

卑职会让手下人对工匠的身份告身进行盘查,以测万全。”

那刘海上前对秦业抱拳行礼道:“秦大人,卑职麾下一百五十名卫所官兵,都已在寺址各要道卡口守护。

如今这宁王,也因为他的书道对他另眼相看,当真是一法证道万法通。

大人在北面搭建库房,放置建寺所用的木材、树漆、石灰等物,这些东西最易引火,卑职已在库房加派二十人严加看守,以防有误。

秦业满意的回道:“刘总旗精明缜密,如此安排极为妥当。”

秦业和贾琮作为神京上谕派遣,负责大慈恩寺营造祈福的两位主官,又特地恭送永宁王离去。

另外寺址营造的泥瓦匠、木匠、石匠、漆匠、画工等六百一十三人,另有五十名作苦力的罪囚,在三日内都会到场。

我那官舍在安定寺内,安定寺是经年古刹,门户森严,倒也不用特派兵丁把守,耗费了刘总旗的兵力,妨碍到护持建寺就不美了。”

刘海说道:“秦大人有所不知,月前龙潭港发生东瀛浪人乱杀之事,这些浪人在卫所官军围剿下逃脱。

他不是卫所水监司的总旗吗?应该在水道航运上办差,怎么会跑到大慈恩寺的营造工地上?

这位年轻王爷走的时候,还让随从给了贾琮一枚精美牙牌,约他有暇可至行在饮茶谈书,有了这枚牙牌,便可畅通无阻。

一旁的秦业看的一脸艳羡,这少年一手大家书法,当真是给他赢取了天大福运。

这时一个穿卫所总旗官服的青年走来,这人贾琮也认得,就是当日官船进入燕子矶时,驾船为他们引领水道的金陵卫水监司总旗刘海。

不仅他身上的八品官身与之相关,听闻嘉顺王也是因书法与他交好,太上皇视为心爱的心经也是他亲手所写。

如今金陵外向各处水道陆路都严加把守,这些东瀛贼匪只怕一时无法逃离,极有可能还潜藏金陵某处,这栖霞山地处幽静,山深林密。

也是个容易藏匿行迹之地,卑职也是担心万一有虞,总是小心为好。”

秦业听了心中悚然,早听说那些东瀛浪人嗜血成性,杀人不眨眼,如今这金陵城还有这些隐患,倒是真要多加小心了。

“既如此一切都按刘总旗安排,营造大慈恩寺是圣上谕旨,朝廷要事,这护持营造之事就交托给刘总旗了。”

“卑职定当尽力!”

贾琮望着刘海离去的背影,问道:“秦大人,我记得这刘海是金陵卫所水监司的总旗,干的水道航运之事,怎么会被调派到这里看守工地?”

秦业答道:“我和金陵卫所的人公务上有几次交道,倒是知道一些根由,上月金陵龙潭港东瀛浪人作乱,曾杀死一名金陵卫所的千户。

这名千户名叫刘炳胜,就是刘海的亲二叔,三四年前刘海就是被他二叔带进金陵卫。

因他年轻干练,又有刘千户关照,没几年就升到了总旗,叔侄之间感情深厚,那刘千户死在浪人手中,刘海为了给自己二叔讨回公道。

对东瀛浪人作乱一案极为关注,听说他自己查到一些根底,却与上司意见不合,起了龌龊,才被人打发到这里看守营造工地。”

贾琮恍然,原来是和上司不合被穿了小鞋。

当初他听贾雨村说起东瀛浪人之乱,说是一伙浪人与卫所官兵对峙,另外一伙居然能将二十万贯掠走,并逃脱金陵卫的搜捕。

当时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合常理,不知那刘海又查到了什么根底,还因此与上司纠葛而遭排斥,莫非东瀛浪人之乱,真是另有隐情。

其实他对这件事都是道听途说,也是知之甚少,如此胡乱猜想几下,也就不放在心上,反正也不关他的事。

秦业说道:“不管怎样,这刘海精明强干,是个极不错的干才,有这样的人护持营造现场,我也放心许多。”

贾琮这边忙完事情,回马车里拿了行李,接了香菱下来,又让郭志贵先驾车回府,三日后过来接他。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东晋以后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在金陵建都。

这四个朝代都崇佛,历经四朝在金陵修建了大量寺庙,四百八十寺只是虚数,实际之数还在其上。

但是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更迭,毁于祝融战乱之中又有多少,能留存的也就十之二三罢了。

这安定寺就是建于南梁的一座古刹,虽寺院规模不是很大,但历年都有信徒出资修葺,殿宇庙堂气势俨然,钟罄诵经之声时有萦绕。

秦业和贾琮的官舍在寺院东边角,原来是座三层的藏书楼,安定寺去年重新修葺后,藏经搬去了其他地方存放,这里边暂时空置了下来。

站在藏书楼的三层,能将不远处大慈恩寺营造现场的情形,一览无遗,这也是秦业征用这地方,作为营造官舍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贾琮带着香菱在官舍中安顿下来了后,每日巳时,贾琮便至暂安置宪孝皇太后神位的慈安堂。

在佛陀金身之下,诵经木鱼声中,依据礼部拟定清单,抄写各卷佛经,为宪孝皇太后祈福。

这些抄录经文,将在大慈恩寺建成后,永久保存在寺里的藏经阁中。

到了午食之后,他会带着香菱或周围溜达,或午睡休憩,到了安定寺中申时钟鼓响起,又重新回到慈安堂抄经。

之所以选择一天中的巳时和未时两个时辰抄经,其中也是有说法的。

巳时又名隅中,乃是中午烈日当空之前;未时又称日昳,是过正午太阳略偏西之时。

这两个时辰是一天中紫气神光最温煦之时,最宜凝神聚福,沟通天地,自然是也最适宜抄经祈福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