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诸事皆有因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44章 诸事皆有因

第144章 诸事皆有因

一旁的探春好奇问道:“老爷,什么叫做直奏之权。”

贾政笑道:“我朝规制,五品及以下官员,如有事启奏,需经部堂或上官核定转奏。

只有从四品以上官员,才有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权利,这就叫直奏之权。

琮哥儿就算是升到正七品文散职,按常理也远没有直奏之权的,也是琮哥儿这次献三段击之法,让圣上极看重他的学识,这次破格恩赐。”

黛玉、探春等闺阁女子,哪里听过这种官场典故,只是听老爷这般解说,总之就是三哥哥极厉害就是了。

且按这样算,连老爷这样五品堂官都还没直奏之权,琮三哥一个七品散官却已有了。

贾母和王夫人都长于官宦世家,虽不懂官场里面的机巧风险,但面上的事情毕竟也听多了。

半大孩子升到七品官虽有些吓人,倒变得其次了,这直奏之权才是金贵的,也就是说贾琮这个七品官,却有了从四品高官才有的格局。

平日里她们心思大半在大宅门内打转,并不知道外面许多事情。

这之后一段光景,只怕老爷对自己的课业必定会严加督管,脸色顿时煞白,想到那些四书五经,人也僵了一半。

到了宁王行在,早有宣圣校尉等在那里,一通抑扬顿挫的宣读,他才知自己竟从八品加封七品官身,还加了一个宁王参赞的职司。

又看到老爷一脸喜意说着贾琮的事儿,不禁心中一寒,每次贾琮得意,便是他受难之时。

就连林妹妹也对贾琮这些攀附升官之事,放在了心里。

因路途遥远,圣旨又涉及金陵要事,不得延误,需五天内送达,一般的吏部官吏可干不了这活。

如今这些姊妹,都被贾琮那国贼禄蠹之气,熏坏了灵秀根骨,看着怎么不叫人心痛。

宝玉见林妹妹、二姐姐、三妹妹都是喜笑颜开,估计都在为贾琮这污浊须眉得意。

……

这一日,是荣国府接到圣旨的第四天,日头刚过了正午,数骑快马穿过金陵朝阳门,直奔宁王行在而去。

当宁王亲兵赶到安定寺,请贾琮至宁王行在接旨,贾琮还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其他姐妹倒也罢了,他只是想着如何将林妹妹救上一救,还她本来面目,还像小时候那样与自己和睦。

金陵,宁王行在。

怎么不叫他心中黯然神伤,只是经过当年之事,却也不敢在黛玉面前随意撒泼。

但是戏文却是听过许多,这小子这些邪性事情,用戏文里常有的话,不就是简在帝心吗,他这才多大啊。

所以特地从五军营中军大帐抽调五名精锐,一路快马传递,夜以继日,才堪堪在第四天将圣旨传到了金陵。

升官当然是好事,只是来的过于突兀了些,皇帝是怎么知道自己提出了三段击之法?

直到杨宏斌笑着解释原由,他才知道宁王在奏章中,不仅记了自己对金陵龙潭港要案的推演,还写了自己提出三段击之法。

嘉昭帝对三段击之法十分关注,不仅召兵部尚书顾延魁、忠靖侯史鼎问询。

最后还从五军营抽调人手,对三段击进行实操演练,最终的效果十分惊人,皇帝龙颜大悦,已让兵部按三段击之法筹建独立火器营。

贾琮因为建言有功,才从八品官身升到了七品,还格外加恩直奏之权。

至于暂摄宁王参赞,却不是嘉昭帝的主意,而是宁王在奏章中建议的。

他看中贾琮机敏多智,且常有突发奇想,在龙潭港一案中曾帮自己打开缺口。

目前金陵种种境况扑朔迷离,要想尽快去伪求真,拨云见日,贾琮这样独特的敏睿特质,或许能给他很大助力。

且贾琮这个参赞之职,并不是全时常务,只需隔几日去一趟宁王行在,问事商议即可,有突发紧要之事,自有宁王亲卫去栖霞山通知。

几人又对龙潭港大案诸般线索进行梳理,却找不到新的头绪。

本来查探到周素卿此人,离龙潭港一案的真相近了一步,但最终周素卿未落网,连是汪恩这样重要的嫌犯都被杀。

整件事进一退二,反而更加棘手,如今只能回到原点,要尽快找到周素卿,还有那担当中人的董老二。

汪恩在锦衣卫大狱被杀,让宁王对金陵锦衣卫千户所,已生疑虑忌惮。

缉拿疑犯的事情,他更寄希望于应天府衙,已安排属官每日去应天府问询。

……

应天府衙。

贾雨村正和幕宾严元亮,商讨近期衙中诸般政务。

贾雨村心性虽酷厉寡恩,利欲熏心,但这人才干还是有的,任应天知府的时间不长,但治下各项公务也整治得井井有条。

要不是的确有些本事,就算有贾王两家的提携,之后他也不可能在数年之内,就有进京升迁补授大司马的际遇。

严元亮说道:“东翁,这几日宁王行在一直派人来衙,过问龙潭港一案疑犯缉拿之事。

可金陵城这么大,食口数十万之巨,周素卿和那个董老二,都是游走市井之人,这种人刻意隐遁,要找到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贾雨村道:“宁王奉旨查探龙潭港要案,如今却毫无所获,眼下只能着落在这两个疑犯身上,自然是每日催促,让下面人全力搜寻就是。”

严元亮又道:“另外,刘班头带人押解数十名囚犯,至大慈恩寺营造现场做苦役,如今已有月余,再过几天就到了换班之日。

但府衙的人手都散出去搜寻疑犯,如今抽调不出人手调换,是否去六合县衙借调人手补缺,还能东翁示下。”

贾雨村道:“府衙的人手更精于缉捕之事,如今正要当用,不能虚耗人力,去六合县调些闲人看守囚犯才是正理,你去办吧。”

“另外最近金陵雨水较多,要关注河汛,以免发生不虞,再帮我备一份礼送到兴隆坊贾家老宅,贺琮公子升迁之喜。”

“他被皇帝任了宁王行在参赞,以后估计和我府衙打交道的事情就多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