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世无双全法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73章 世无双全法

第173章 世无双全法

蟠香寺内院。

妙玉在禅房中捻珠诵经,午后的阳光从窗棂上射入,在光线有些昏暗的禅房中,划出一道清尘飞舞的光道。

融亮的日光照耀在她身上,辉映出异样的光芒,脸儿柔润,琼鼻细挺,唇含丹蔻,双眸静合,乌黑的眼睫儿娇翘,活色生香中宛如观音。

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她睁开双眸,不用去看,也听出那是师妹静慧的脚步声。

这些日子,那人变着法子接近静慧,静慧也愈发和他走的近了。

师傅也不去管束,说这是静慧的命数,缘法生灭,皆为天定,任她与那姓贾的来往。

妙玉微叹了口气,起身去了静慧的房间。

进门发现原先简朴寡淡的禅房,如今已完全变样。

香案上除了佛经木鱼,还摆了一个烟雨青汝窑花瓶,里面插一株姿态俊美的红梅,佛门弃绝声色,禅房红梅却有些扎眼。

妙玉看了眉头一皱,这些都是俗家姑娘的衣服裙钗,静慧一个出家人,怎么会用这些东西。

一直到五年前父母去世,她在这世上的亲情恩义便被断绝了,这之后才是真正的常伴青灯古佛。

花瓶旁边摆着两个憨态可掬的惠山泥塑福娃,香案正中放着一个精致的首饰盒,里面装着女儿家用的钗簪鬓花。

虽然静慧并不用这些东西。

争奈相思无拘检,一片冰心到卿卿。

只是往后又只剩下自己陪着师傅,想到这些妙玉有些怅然若失,静慧塞她嘴里那块甄儿糕,原本该是香甜如酥,却似寡淡无味。

静慧听了脸上一红。

当年妙玉年幼多病,没办法才投身佛庵消灾,那时她的父母还在世,她虽然长居尼庵,父母却常来看望自己,每次都带很多衣物吃食。

一定是那人买了这些物件送给静慧,整天变着法子讨她欢喜,就想鼓捣着把她带走。

突然看见床边案几上,放着一幅新写的字,笔意淋漓,字体古拙俊雅,逸趣神飞,好出众的一笔书法。

那人怎么疼爱静慧,师妹跟了他去,或许也是个好去处。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但是这般整齐的放着,可见也是动心的。

入山投谒寻旧情,求教上师说因明。

静慧好好一间禅房,如今都快变成胭脂香浓的女儿闺房了。

妙玉转念一想,今早英莲不是就拎了这么个食盒进内院,一定是那人大早出去买的,为了哄静慧,他也是费尽心机了。

两年前师傅救了静慧,她终于有一个同龄的师妹相伴,日子才重新有了一抹亮光,可如今眼看着她也要离去了。

妙玉好奇问道:“看着像乐余街老店刚出笼的,大早上怎么有这东西?”

凳子上整齐叠放一件雪蓝缎绣交领长袄,一条白棉布绣梅竹叶马面裙,一双水红刺绣花鞋,都十分精致清研。

其中便有她从小爱吃的甄儿糕,所以她虽从小出家,但过得依旧是千金小姐衣食无忧的日子。

静慧见妙玉进来,打开一个精致的食盒,笑道:“师姐,新鲜的甄儿糕,要不要尝一尝,你不是也喜欢吃吗?”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上次贾琮见静慧如今能读诗词,便写了这幅字送她,但这首短诗中有绵绵之意,静慧不好意思挂出来,只是平时拿出来赏读。

妙玉神思恍惚,只觉那一字一句似能叩动心弦。

她因贾琮要带走静慧,而对他心生嫌隙,其实不过身世飘零,心有块垒,怅然若失。

师傅常说,缘法生灭,皆为天定,而我,嗔痴未尽,欲空未空。

但,天道不仁,哪里会有什么双全之法。

……

日头渐西沉,贾琮返回住处时,正遇上住在对过院子的邢岫烟。

她比英莲还小了一岁,虽衣裳敝旧,但生得眉清目秀,自有一股清雅可人。

贾琮见她手上拿着朵精致的粉绸鬓花,笑道:“这绢花真漂亮。”

邢岫烟笑道:“就是从那个货郎那里买的,可是个好人,我身上只有七文钱,他也愿意卖我。”

贾琮回头一看,见一个头戴毡帽的货郎,正挑着担子离去,眉头微微一皱。

这种粉绸鬓花他买过送静慧,要二十文一朵,那货郎怎么会七文钱就买给邢岫烟?

贾琮笑道:“这鬓花看着可不便宜。”

邢岫烟一笑:“谁说不是,上次我和娘在城南的胭脂店看到过,要二十文一朵,说起来还亏了贾少爷的词好。”

邢家家境窘迫,不然后来也不会入神京投靠邢夫人。

邢岫烟一个小姑娘本买不起这么贵的鬓花,如今竟莫名其妙得了,多少有些意外之喜。

贾琮愕然:“这和我的词有什么关系?”

“刚才我在寺里内院读书,英莲正在临摹你那首满江红,我回来嘴上还在背着呢,正巧遇上那货郎。

我本来要瞧他的鬓花,他却说这词好,问我可认识写词的人,还卖了我这朵鬓花,我就告诉他啦,可不是亏了你的词写的好。”

贾琮心中一惊,一个货郎也懂诗词雅趣,二十文的鬓花,七文钱就卖了,也就是小姑娘不懂深浅,才会懵然不觉。

那日他带着英莲去乐余街,曾察觉到被一个戴毡帽的男子窥探,当时他就觉得那人有些脸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回来后才想起,那日他去濯江楼赴宴,这人就坐在留都礼部员外郎阮洪铖身边,当时他应付阮洪铖的出言刁难,所以对这个人没太注意。

散宴之后,杨宏斌告诉他,这人是金陵卫所经历司崔博望,而他的兄弟崔博亮是邹怀义的心腹百户,当初在邹府因拘捕,被他当场击毙。

这崔博望和自己有杀弟之仇,当时杨宏斌提醒过自己要留意他。

如今自己到了姑苏,这人也在姑苏出现,贾琮可不认为这是什么巧合。

金陵水监司大案,牵连甚广,被锒铛入狱者为数众多。

但漏网之鱼也不少,总有些人通过各种渠道,提前收到信息,畏罪而逃,推事院和锦衣卫,至今都在江南各州搜捕扫尾。

这一晚贾琮有些不安,屋里的烛火亮了大半夜未熄灭,临睡前将随身的弯刀,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一直到了五更已尽,屋内烛火燃尽而灭,将他惊醒过来。

看到火盆中竹炭燃尽,屋里变的冰冷,便起身去填竹炭。

就听得院子中响起一声轻缓的踩雪声,甚至不仔细听都很难察觉。

以往这个时候,只有静慧才会来院子,因为她习惯早起,好几次都是这个时候送竹炭过来。

但这个小心翼翼的脚步声,很明显不是静慧。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