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天网不疏漏

28天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281章 天网不疏漏

第281章 天网不疏漏

辽东镇,鸦符关。

这里是辽东镇三大关口之一,原先是关外女真人、赫哲人、鄂伦春人进出关内的必经之路。

他们带来了关外裘皮、药材、山珍、木材、马匹等,换取关内的粮米、食盐、茶叶、铁器。

这里曾是辽东边境最繁华的市镇,但自从大周与女真交战,鸦符关对关外完全封闭。

鸦符关市镇也因此萧条了不少,但这种萧条也只是某种程度上的,并没有让它因战事而完全败落。

虽然关外特产无法入关,却有许多其他渠道,绕远路进入市镇,这里依然聚集许多南来客商,收购各种关外奇珍。

更不用说来自高丽的野参、东瀛的刀剑、罗刹的煤石等洋货。

镇中心有一家鸿北酒楼,更是南来北往客商汇集之地。

由于边镇的特殊性,酒楼老板除了做基本的酒菜生意,兼做打听消息,转卖货物,中介客商等杂事。

据辽东镇探马深入关外两百余里查探,近半月以来,天气酷寒之下,女真各部被斩尽后路,愈发生计窘迫,各部相互联结合势,恐有举动。

兵堡中剩余军粮全部就地焚烧,省得运回途中有被女真快骑抢掠的可能,反正辽东镇现在有的是粮草物资,不缺这一点。

“老板,我要的那种绳子有了吗。”

梁成宗和手下将领商量过相关细节,并在宁远城外亲眼见识了佛朗机炮三发连射的巨大威力。

半月前,他可是亲眼看到,这少年跟着辽东镇梁总兵,带兵进入鸦符关,麾下还有数百的火枪兵护卫。

而这一系列做法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那老板殷勤招呼道:“贾监正,今日是除夕夜,小店所有菜品都打八折,你要不要试一试。”

那店老板看到贾琮过来,连忙殷勤招呼,拿出一圈成一团,拇指粗的麻绳。

而从放弃五大兵堡之后,梁成宗又严令边镇各关隘严守以待。

这也让这家酒楼来往人流愈发兴旺,酒楼的生意比镇上其他酒楼起码好上三层。

自从那日贾琮提出撤回兵站驻兵,坚壁清野,让女真人无粮可抢的计策。

边境东西四百里范围内,所有遗漏缺口之处,皆坚壁清野,或派重兵把守,让女真各部无一丝可乘之机。

……

这样的人物,店老板自然不会怠慢的。

“原来是贾监正,你要的绳子昨天刚送来,按你定的尺寸,一共一百步长,用上等的丝麻搓的,保证结实。”

店老板知道这位少年可是辽东军中的要紧人物。

边镇各关隘都在严阵以待,而贾琮定制了这种百米的麻绳,便是用于火器攻伐测算之用。

各种迹象表明,陷于绝境的女真各部,可能会孤注一掷,近期极可能有大的战事发生。

第二天一早就发出军令,将辽东镇五大兵堡驻兵全部撤回。

贾琮笑道:“也好,老板有新鲜的菜式,尽管上些过来,我和两位兄弟就在伱这店里过年了。”

这天下午,一个相貌俊美之极的少年公子,带着两个汉子进入酒楼。

贾琮对身边两个周兵笑道:“我也是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志贵、小四,你们大概和我一样吧。”

当日郭志贵和蒋小四,烧毁粮车之后,躲过女真快骑的追杀,顺利逃回来了鸦符关。

而顾延魁西去巡视蓟州镇、宣府镇两镇时,梁成宗以贾琮熟悉火器,求告顾延魁将他暂时留下,做辽东火器幕僚。

负责火器营日常训练,及辽东炮营的组建演练。

辽东镇共有三大关隘,其他两处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唯独鸦符关地势最为平坦,便于大部骑兵展开。

因此是女真来犯可能性最大的地方,以往大周与女真的数次大战,也都是在鸦符关附近展开。

所以,这次梁成宗将八门佛朗机炮都配置在鸦符关,大部分的瓷雷和火枪兵,也都配置在这里。

贾琮一到鸦符关,郭志贵便得到信息,带着蒋小四找到了他。

千里之外异乡,能遇到相熟之人,自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

三人正坐下吃饭,此时外面进来三人。

为首那人三十多岁年纪,穿件黑色裘皮披风,相貌普通,额下有一颗显眼的黑痣,手上还戴着扎眼的宝石戒指。

这些天贾琮在鸦符关,本来见多了这样装束的人物,一般都是南方来收购北货的客商。

但是一见到这人的样貌,立刻引起了贾琮的注意。

那人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一个是随行的小厮,手上还捧着一件东西,用麻布包裹着。

另外一个却是女子,身材高挑,肤色雪白晶莹,五官精致,一双眼睛中有海水之意,样貌不像中原之人。

头上缠着层层头巾,鬓角露出的头发却是棕黄色的,在阳光下闪着诡异的暗金色。

她的腰上还悬着一把样式古怪的长刀,刀身细长而带弧度,刀柄没有护手,纯铜的刀头是弯曲的,雕刻成鹰头形状。

贾琮自己也是个练刀之人,他一看那女人手握刀柄的姿势,就知道那把刀绝不是什么装饰品。

最古怪的地方,是那女子穿着一件皮质坎肩,上面雕着线条奇异的花纹,一头浑身雪白带着黑点的怪鸟停在上面。

随着女子走动,那怪鸟停在她的肩膀上纹丝不动,神态高傲,一双淡金色鸟眼似乎在打量店堂中的人。

而店堂中的人,对这女子的怪异形状似乎见怪不怪,想来是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

贾琮却认出那怪鸟是辽东特有的海东青,能被驯养的如此神异,可见这女子是个驯鹰的高手。

但是贾琮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那个穿黑色裘皮披风的人身上。

只见他走到一张桌子前坐下,那张桌子已事先坐了两人,看样子是和这男子事先约好的。

“陈老板,我要的货带来了吗?”

那穿黑色裘皮披风的人一笑,让身边的小厮将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

然后他解开包裹着的麻布,露出一卷锦绣灿烂的布匹,似乎闪着一层毫光,店堂里不少人都发出惊叹声。

这样富丽华美的布匹,在粗犷简陋的辽东之地,的确不多见。

那买货之人眼中露出满意的目光:“不知陈老板作价几何?”

“十两!”

“好,陈老板爽快,十两就十两,你有多少货我都要了!”

“赵老板且慢,我说的是一尺十两,这卷布一共十尺,就是一百两!”

贾琮一见这匹布就认了出来,当初他在金陵就见过,英莲头上的抹额就是用这种布料做的,倭缎!

这种稀有的布料,哪怕是在金陵那样的大埠也不多见,却出现在这个荒僻粗粝的边塞市镇。

据英莲讲那个销声匿迹的周素卿,家中就囤积了不少这种珍惜的布料。

贾琮当初在金陵应天府,见过周素卿的画影图形。

所以他虽没见过周素卿本人,却是知道他的形容样貌。

所以这个人刚进店堂,贾琮就发现他的样貌,和周素卿的画像非常相似,特别是那颗黑痣的位置,和画像上一模一样。

他便开始注意这人的一举一动。

刘海北上沿路到处搜寻此人,都毫无线索。

贾琮开始还不太相信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但是等这人拿出那匹稀有的倭缎,贾琮便对自己的猜测肯定了八九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