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承嗣与婚约

28天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307章 承嗣与婚约

第307章 承嗣与婚约

荣国府,荣庆堂。

黛玉、探春、惜春等姊妹过来给贾母请安,正陪着说话。

外头婆子来报,说东府的敬老爷带着他兄弟,在二门外求见老太太。

黛玉等姊妹便退出堂中回避,只有探春心思机敏,隐约知道事情和三哥有关,便躲在屏风后听动静。

自从都中盛传贾琮在辽东立下大功。

谋求贾琮承嗣宁国的贾敬和贾效,却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因为外头传言,贾琮这次军功,比上次的还要厉害许多,圣上极可能册爵酬功。

本来贾琮身为五品官,让他承嗣宁国就有些难办,要是他有了爵位,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就算贾母同意,连宫中都不会同意,一个勋爵承嗣别宗,丢的可是皇家的体面。

荣国府,东路院,迎松堂。

可是却架不住贾敬五十多的人,这么每日软磨硬泡的求告,贾母精神都快被他搞崩溃了。

贾敬因儿子丢了宁国爵位,已成了他的心病,对贾琮承嗣复爵,心中热切如同疯魔,万不愿错过这最后的时机。

但即便是子爵,那也是国朝贵勋,这么小年纪的子爵,那也是大周开国以来第一遭,照样是金贵无比。

为今之计,便是贾琮未册爵之前,就让他入嗣宁国,如此才能避免夜长梦多。

要是贾琮这次被封爵,荣国府就是一门双爵,那可是几辈子都等不到的荣耀,该是多大的体面啊!

虽然按照贾母的估算,贾琮才多大年纪,不过十四岁,就算立功封爵,也不过子爵一类。

但是随着外面传来消息,说贾琮这次的功劳,八成是要封爵的,再加上这些天,怎么多奇奇怪怪的人上门道贺。

贾母没好气的对贾敬说道:“敬哥儿,你的心思也清楚,罢了,罢了,我让人写好文牒,明日就送到宗人府。

贾母如今见到贾敬就脑袋疼,原本他已经同意贾琮承嗣宁国,毕竟这是恢复宁国爵位的唯一途径。

屏风后的探春听了这话,脸色一白,三哥哥是荣国府最有能为的子弟,在边关以命相搏,立下战功,这多不容易啊。

贾敬听了大喜:“老太太这么说,再没更好的了,只是如今琮哥儿越发出色,侄儿怕他自己会不会不愿。”

凭什么要像个物件一样,让旁人商量着就送出去承嗣,未免太过不公了!

她气得跺了跺脚,急急忙忙离了荣庆堂,去找园子里姊妹商量。

连太上皇后都给贾琮赐礼,几乎就已经是册爵的前兆了,贾母的心中便后悔,太早答应过继承嗣之事。

只怕到死都要被神京八房、金陵十二房的族亲戳脊梁骨了,心里也就妥协了。

和宗人府牒报琮哥儿承嗣之事,等他返回神京,我让他入祠堂祭祖,这事也就成了,这样你总满意了吧!”

这几日他早抛了他世外修道高人的矜持,几乎每日都到荣国府游说贾母。

她想到宁荣两府近百年同气连枝,如今是宁国府复爵的唯一机会,自己答应了再反悔,老脸也挂不住。

……

贾母虽然和贾琮不亲,可也清楚这小子眼下就是个金疙瘩,心中就不舍得这么丢出去了。

……

贾母听了这话眼睛一瞪,说道:“你这是什么话,就算他封了公爵,我也是他的祖母,孝道礼仪在那里,他也不能忤逆!”

最近孙绍祖来贾府拜访的次数,突然频繁起来。

其实贾赦如今看到他有几分头疼,因为收了人家五千两银子,本来想帮他在神京兵部谋实缺。

靠着贾家在吏部和兵部的人脉,帮他谋一个六七品的京畿小官,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没想到辽东战事频传捷报,近期上报到兵部晋升填缺的候选,一下子多了起来。

兵部掌控的实缺名额是有限的,而这次报上来的候选,大部分都是参与实战甚至立下功勋之人。

还有就是前任晋升之后,接任之人的筛选,基本也是从在职的将校中选拔。

如今辽东大胜,相关将校升迁转任,都是众目睽睽关注之事,谁也不管在这个关口营私舞弊,不然就是在刀口前找死。

像孙绍祖这种闲置空职的,又没有资历功勋,首先就被排除在外。

而且兵部尚书顾延魁正在九边巡查,在大同镇发现军中舞弊违禁之举,还在军中查获实证和人犯。

眼下在兵部的视野中,大同军方关联之人都显忌讳,孙绍祖既是空职,还是大同世袭之后。

贾赦结识的人脉也不愿去触这种霉头,对贾赦请托之事,自然推脱得干净。

所以,孙绍祖请托之事,贾赦注定是无法做到了,这种情况之下,他自然是少见对方为妙,以免尴尬。

而且他还收了对方五千两银子,这两年他往北边贩卖禁品,虽然赚了不少银子,但完全不是那种日进斗金的状态。

至少和贾琮那间年银五万两的香铺相比,那是远远不如的。

再说贾赦这两年手头有了些银子,花销起来更是不手软,连小妾都娶了几房,其实手头也没太多积蓄银子。

所以孙绍祖那五千两银子,对贾赦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这会子事情没给人办成,贾赦本来想把银子还给人家,可他这人生性贪鄙,一贯只进不出,实在舍不得还这笔银子。

本以为少见面就躲过去,可最近这小子偏老上门,贾赦私下以为,孙绍祖定是知道谋缺的事无望,想过来讨还银子的。

……

不过这倒是贾赦揣测过度了,虽然孙绍祖已从其他渠道,得知贾赦帮自己谋缺无望,也有些心疼那五千两银子。

但他最近老上门,却不是为了讨还银子,而是另有原因。

自从辽东传来贾琮一战扫平女真的消息,神京到处风传,说贾琮此次立下如此大功,圣上必定要下旨册封爵勋。

这个消息让孙绍祖听的心头火热,他知道荣国府的爵位是由贾赦承袭,如今贾赦便是一等将军之爵。

原先孙绍祖心底还是有些看不上贾赦,因他知道贾赦虽然袭爵,但没有袭府,贾家的家产他可沾不了多少。

可如今他出了贾琮这样的儿子,那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贾琮也因功封爵,那就是一门双爵,父子同贵,找遍整个大周都没有第二家的,那是何等荣耀。

而且听说那贾琮才十四五的年纪,听说已考了恩科的解元,文事方面也非常出众。

如今又立军功,文韬武略,当真是不得了的人物,这等年纪就能封爵,再大些年纪,只怕还能再上一层楼。

这样的人物要是陪上关系,他孙绍祖以后在神京,可就有了大靠山了。

从那天开始,他就为了如何和贾赦贾琮牵连上关系,费尽心思,所以最近频繁拜访贾赦,不过是寻摸机缘。

进出贾家的之时,他还花了不少银子,交好东路院的管事秦显,结果这两天,还真给他打听到了有用的消息。

据那秦显透露,贾赦有一庶女,是荣国府的二小姐,现已过及笄之年,目前正在议亲。

本来孙绍祖是世袭军职世家的嫡子,按道理是不会娶庶女为正妻。

但是,一来贾家的门第高于他们孙家,二来他想攀附贾家和贾琮的富贵权势,也就没那么多穷讲究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听那秦显说道,贾琮和这位二小姐是一父同胞,姐弟情谊甚笃,贾琮对这位姐姐最是爱惜看重。

如今自己能娶这位二小姐为妻,和贾琮的关系那就是再亲近不过了,以后要在神京立足为官,还有什么难的呢。

贾赦见到孙绍祖今天又过来,也知道躲不过去了。

便硬着头皮说道:“贤侄啊,伱那兵部谋缺之事,最近只怕有些难办了……。”

孙绍祖陪笑道:“世伯不必为难,我听说最近辽东大胜,兵部丢出去不少实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却怪不得世伯。”

贾赦见孙绍祖如此懂事,心中高兴:“贤侄如此明白就好,等过了这段关口,老夫在帮贤侄筹谋筹谋。”

孙绍祖笑道:“谋缺之事倒也不急于一时,小侄到了神京多日,外头对荣国贾家多有赞誉,小侄很钦慕荣国世勋清贵。”

贾赦见孙绍祖欲言又止的样子,眉头微微一皱,问道:“贤侄有何话说,可以尽管直言,孙家和贾家是世交,不需见外。”

“既然如此,小侄见厚颜直说了,小侄眼下尚未婚配,甚为倾慕世伯膝下二小姐,想求为佳偶。

如世伯能予以成全,小侄定请高媒,三礼六证,聘为正室。”

贾赦一听这话便呆了,他再没想到孙绍祖竟然想娶迎春……。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