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宫闱赐凤恩

28天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333章 宫闱赐凤恩

第333章 宫闱赐凤恩

改进型红衣大炮试射成功,又添一军国利器,让嘉昭帝龙颜大悦。

让内侍摆驾麟德殿,给贾琮及参加火炮演练的臣子赐宴。

等到一行人走出火器校场,赵王李重瑁对着嘉昭帝说了几句,却慢了几步,站在那里等着随后而来的贾琮。

贾琮看到赵王停下脚步,对着自己含笑而立,便知道他是冲着自己来的,

等到贾琮走到近前,赵王微笑道:“小王早闻贾玉章不仅书词文名轰传天下,辽东鸦符关、清元集二次大捷,诛绝女真,武略胜于三军。

心中早仰慕已久,今日得见,风姿卓绝,公业精研,更胜闻名,不胜钦佩。”

贾琮知道嘉昭帝对火器之事,一向慎重,今天新型火炮试演,关系军国机密,凡是获准伴君之人,都是心腹肱骨之人。

这位赵王作为唯一参与的皇子,可知他在圣驾心中的位置,外头传言赵王为王储之言,只怕也是错不了的。

面对这样的人,他心中自然不会怠慢,更不敢过于轻心。

贾琮曾和嘉顺王交好,嘉顺王虽是当今圣上王弟,但世人都知,嘉顺王是个雅好诗文的闲散王爷,和这样的王族交往再深,都不至于非议。

大周宫城,凤藻宫。

赵王哈哈一笑:“贾大人太过谦了,你我都有兵事之好,以后还要多些交益切磋,今日初会,仓卒无敬贺之物。”

但是,这位赵王李重瑁就不同了,这位光芒过于耀眼,朝野内外都言必为储君之相。

说着解下随身佩刀,说道:“此乃察罕部峪王随身宝刀,据说是西域钐城名匠所铸,权作相识之礼。”

贾琮于辽东数战,不过占据地利,多了些运气罢了。”

回去好好写一幅字,平了这档子人情便是。

宁王李重瑞和贾琮在金陵也曾有同僚之谊,上次贾琮生母灵位难入宗祠,宁王还特意送来拜祭之礼,但毕竟事出有因,细论也无指谛之处。

他和这样的人初次见面,对方就以随身宝刀相赠,怎么听着都有些刺耳。

贾琮回道:“王爷既有雅趣,乃是贾琮的荣幸,必定提笔铺纸,相送斧正。”

赵王爽朗一笑,气度轩朗英武,这卖相的确比他兄弟宁王,是要好上许多。

很多事过犹不及,反而会让人觉得,半大小子心思过于深沉,生出枭士之忧。

这位赵王不仅文武俱全,圣上倚重,城府气度也有些不凡,闲烧冷灶,攀交俊好,对这种皇家翘楚来说,只是惯常手段。

连忙谦逊道:“此乃王爷的战胜之物,名器贵重,贾琮不敢轻受。”

贾琮见这把长刀样式精美,刀首镶块鸽卵般的红宝石,刀鞘上也嵌宝琢玉,宝光灿烂,看起来十分名贵。

贾琮心中却有几分明白,自己少年即被加恩封爵,今天又因新研火炮,得皇帝御赐蟒袍,谁都看出圣眷日隆。

……

贾琮回道:“王爷谬赞,去岁王爷于河州破残元察罕部数万精锐,斩杀峪王帖木儿,才是武略鼎盛之役。

贾琮也是含笑接过宝刀,客套过了,推辞过了,再蘑菇下去也就着了痕迹。

落下口实,便有投机站势之嫌,那位疑心病重的皇帝会怎么想……。

赵王笑道:“玉章多虑了,小王久闻玉章书法已入宗匠之境,一张宝贴千金难求,如能得赠,可比这刀枪把玩之物,贵重许多。”

敬德皇后年近四旬,但保养精致,依然容丰貌美,风姿不俗,举止之间尽显母仪天下的凤仪。

她是嘉昭帝潜邸时正妃,陪伴当今度过潜龙时的平淡寂寞,也陪着他走过御极时的刀光血影。

夫妇患难与共,相敬如宾,如今统领后六宫,处事严明公正,颇有贤名。

并且也非常懂得中和之道,帮着皇帝融和与太上皇、太上皇后的关系。

当初嘉昭帝为生母建寺安灵,朝前引发礼仪之争,但后宫之内却并无掀起风波,几乎默认了皇帝的主张。

全赖敬德皇后和两位太上居中斡旋,其中功德并不为外人所知,但嘉昭帝却是心知肚明,所以对自己的皇后甚为信服。

但对敬德皇后来讲,她一生最得意的东西,除了登上九五之尊的夫君,就是眼前这位入宫问安的爱子:赵王李重瑁。

自己这个儿子是圣上唯一的嫡出元子,更难得的是自小天资聪颖,文武双得,整个皇室都很难找出第二个这样的。

这个儿子是敬德皇后最大的骄傲,也是她稳居后位的最大依靠。

而且,就像朝堂内外暗议风传一般,敬德皇后也认定,自己的儿子将来必定登上大宝。

因为,自己儿子不管是血脉嫡系,还是文武才略,皇子之中都是不二人选。

只是赵王满十五岁后,便被封王出宫立府,虽然也时常入宫问安,毕竟不像小时那样,日日养在身边。

虽然赵王每次入宫问安,敬德皇后的心情总是很好。

她一边让心腹的贾女史,去准备赵王喜欢的吃食佳肴,准备好好款待一下儿子。

一边说道:”圣上赐宴是为恩遇朝臣,母后看你必也放不开,圣上今日难得有兴致,却不知因何赐宴?”

赵王笑道:“那些朝臣不过沾了贾家威远伯的光,他在火器工坊造出新型火炮,父皇亲临校场观看演练。

因这新型火炮威力惊人,父皇龙颜大悦,兴之所至,才给贾琮和参演的朝臣赐宴。”

这时,一个女官走入大殿,后面跟着几个端着盘盏的宫女。

这女官身形高挑苗条,穿红绫合领对襟大袖袍衫,下身一条素色百褶裙,头戴一顶精美瞿冠,娇容蕴含书卷之气,举止皆存娴雅静美。

她刚才入殿时,正好听到赵王说到贾琮的事情,一双明眸中闪过意外和惊喜。

赵王看到这女官指点宫女设菜摆桌,对敬德皇后说道:“母后,儿臣要是记得没错,贾女史便是荣国府嫡女,和威武伯是同辈之亲吧?”

敬德皇后笑道:“他们的父亲是一母同胞手足,可是至亲的堂姐弟。

元春,本宫记得,前两年你还见过伱那弟弟一面。”

元春微笑道:“琮弟那次被圣上加封八品官身,入宫谢恩之时,蒙娘娘恩典,赐我姐弟见过一面。”

敬德皇后道:“这两年你那弟弟,也曾被圣上传入宫中几次奏对,不过本宫也是时候得知,不然倒是可让你姐弟多见几次。”

赵王目光一转,笑道:“母后,玉章研制火炮建功,父皇赐三品蟒袍,赐宴完毕之后,便被召去尚衣局量衣,如今还在宫中。”

敬德皇后笑道:“如此倒也便利,便让抱琴带了本宫银牌,将他召来让你们姐弟一见。

都说你那弟弟,是神京贵勋子弟中无双得意之人,本宫还给他赐过衣袜,却没见过他人,今日也见见稀罕。”

元春听了这话,一脸惊喜,她久居深宫多年,历来很难见到家人,那年见过贾琮这弟弟,一直难忘,如今又能姐弟相见,自然欢喜。

连忙跪下向敬德皇后谢恩。

皇后摆了摆手笑道:“这也不值当什么,你入宫为官多年,平时难见家人,你这弟弟还未成年,出入宫禁也不用忌讳,能见就多见几面。

等他再大几岁,便要再见反而不易了。”

元春还是执礼谢过恩,不过她心中也很清楚,为何皇后和赵王会对自己优容,让自己姐弟能在宫中相见。

其实,自从贾琮在辽东屡次建功,最后还被册封世袭罔替伯爵,连带着自己这个堂长姐,在宫中也水涨船高。

自己这个弟弟,不仅文华惊世,还能驰骋沙场,斩将平乱,十四封爵,可知圣上对他的看重。

皇后这段时间已赏了她几次,都是些极名贵的钗簪衣裙,皇后帮皇帝笼络得力干臣,这也是应有之义。

这次又如此顾及到姐弟亲恩,当元春再看那位承欢膝下的赵王。

心中便能品出更多的意蕴,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担忧。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