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学习小组到来

25天前 作者: 磐石开花
第509章 学习小组到来

早饭之后,听到村里的广播声响起,周子文带着布置图,和陈家姐妹一起来到生产队。

今天的晒谷场显得很热闹。

因为今天是春耕的最后一天,今天忙完,大家就可以轻松许多。

“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上午,会有公社的领导过来视察工作。”

“这一次过来,主要是为了咱们的蘑菇种植基地做建设。”

“等今天之后,咱们的建设工作也要开始了,所以大家还不能放松下来……”

……

听到公社的领导干部们要来,生产队的社员们都很高兴。

因为吴书记说了,公社的领导干部是为了建设蘑菇种植基地来的。

至于说建设蘑菇种植基地会很辛苦,他们并不在乎。

都是铁打的汉子,怕什么苦。

现在苦一点,等蘑菇种植基地建成,他们的日子就要好起来了。

心中有了期盼,再苦再累,心也是甜的。

早会结束之后,周子文被留了下来。

“子文,刚才那几个生产队来信了,说人马上就到,你先等会吧,等会把人一起接过去。”

吴大刚开口说道。

“吴叔,他们这些来学习的,平时怎么吃饭啊?下工之后还回去吗?”

周子文问道。

“午饭嘛,他们自己会带来,到时候找个炉子,热一热就可以吃了。”

“至于回去的问题,距离近的会自己回去,距离远一点的,估计回去不了,不过也没事,到时候让他们出点钱,咱们给他们该两间就行了。”

吴大刚点燃烟斗,开口说道。

“哦,好的。”

周子文点到为止。

要是再继续说下去,这事说不定就落到他头上了。

既然吴叔已经有想法了,那他就不多嘴了。

“公社的领导干部什么时候来呢?”

周子文话音一转,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应该快了,说不定这会已经在路上了。”

吴大刚吧唧两口烟斗,不慌不忙的道。

“蘑菇种植基地的布置图我弄好了,吴叔要看一下吗?”

虽然是问话,但周子文还是把手中的图纸递了过去。

“哟,可以啊,这么快就弄好了。”

吴大刚夸奖了一声,急忙起身接过布置图。

周子文画的图不难懂,上面形象的把蘑菇种植基地各个位置的用处画了出来,就算是个不懂看图的普通人也能看懂。

吴大刚看得很仔细,也看得很入神。

虽然之前周子文还和他们商量过,但那毕竟只是嘴上说的,听在耳中,也没个具体概念。

但现在这布置图一出,整个蘑菇种植基地就一目了然。

那宽大和形象的布局,虽然还没亲眼看到,但他已经能想象到,等蘑菇种植基地建成之后,会是多么漂亮了。

“好,这布置漂亮,比我想象的还要漂亮。”

看了一阵,吴大刚大声叫好。

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没离开图纸。

“老吴,什么好啊?外面老远就听到你的声音了。”

这时,大队长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哈哈,我在说子文画的布置图呢!你快过来看,这布置图太漂亮了,等咱们的蘑菇种植基地建成,绝对能把其他生产队羡慕死。”

吴大刚大声笑道。

“哦?我看看。”

大队长走进来后,几步来到吴大刚面前,接过布置图看了起来。

这一看,大队长也看入神了。

“这就是咱们的蘑菇种植基地?”

良久之后,大队长回过神来,脸上充满激动。

“你看,这里一共五个蘑菇培养房,每一个都有半个晒谷场那么大,这要是全都种了蘑菇,那得有多少斤啊?”

吴大刚也激动的附和。

“那得多少斤啊?”大队长也有同样的疑问。

于是俩人的目光看向周子文,希望他能给个答案。

布置图是周子文画的,对于蘑菇种植基地的产量,周子文当然有数。

“这布置图,我是按照蘑菇房十倍面积画的,刚开始的时候,产量肯定没这么高,我的计划是二十万斤。”

周子文说了个数。

“二十万?”

“真能种这么多?”

听到这话,吴大刚和大队长纷纷激动起来。

“这只是最低产量,如果满负荷运转,这个产量还能提高一倍。”

周子文淡笑道。

“四十万?”

大队长惊呼出声。

“四十万太多了,估计公社都不一定能吃得下。”周子文开口解释。

“那怎么办?”大队长心痛的问道。

“我觉得,保险起见,先种二十万斤,试试公社的能量。”

周子文想了一下,然后开口。

公社能吃下多少蘑菇,不是光凭嘴巴说的。

鲜蘑菇的存放时间并不长,保存好一点,也就半个月左右。

“我觉得可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要是公社那边吃不下这么多,那咱们可就白忙活了。”

吴大刚赞同的点了点头。

“行,那就先这样吧!”

大队长也点头同意。

“对了,老周,你那边忙完了?”

吴大刚掏出烟袋,往烟杆里面装烟叶。

“哎哟,糟了,其他生产队的人还在外面等着,你看我,这一忙起来,事情就给忘了。”

大队长一拍脑门,有些懊悔的道。

“其他生产队的人来啦?”

周子文惊讶的问道。

“是啊,就在外面,先别说了,出去再说。”

大队长急忙起身,吴大刚的烟叶也不装了。

“这事弄的。”

跟在大队长和吴大刚身后,周子文无奈苦笑。

很明显,之所以闹这乌龙,估计也是大队长打心底里不待见他们。

要真重视,也不会忙着忙着就把他们忘了。

生产队外面的晒谷场上,一群人站在一起,粗略一数,大概二三十人。

这些人三五成群的待在一起,有的一脸期待,有的不是很耐烦。

他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受气的。

他们人都来了,结果来了却没人管他们,一些人的脸色不太好看。

他们都是每个生产队精挑细选选出来的。

在村里,那也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年轻人,自有傲气,这大坝子村明显不待见他们,他们又何苦来这里受罪?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