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敞篷船

1个月前 作者: 狸猫换银子
第392章 敞篷船

第392章 敞篷船

崔宝章见陈凡还是选择要造快艇,也不再多说,让人拿来厚厚的一迭图纸、铺在一张大桌子上。

陈凡画的图不少,不过用的都是自己裁开的a3大小的纸,这种半开的图纸还是第一次用。

他拿起铅笔,先在画纸的边角上写了几个字,“软顶敞篷冲锋艇”,熟悉了纸和笔的软硬度,便开始作画。

虽然他可以不借用任何工具,就能用手画出标准的设计图纸,不过他已经过了喜欢人前显圣的年龄,很自然地选择了低调。

一手拿着尺子、顺便按住图纸,另一手拿着铅笔迅速作画。

整体图、三维透视图、零件图、零件拼装示意图、……

一个小时后,几张完整的冲锋艇设计图便跃然纸上。

只不过,他画的效果图与普通冲锋艇大相庭径,与其说是冲锋艇,还不如说是木质游艇。

(类似这种,没他的奢华帅气)

画完之后,陈凡直起身来,对着崔宝章笑道,“崔厂长,麻烦你帮忙看看,这个好不好做。”

崔宝章这才回过神来,低头看着一丝不苟的设计图。

这是一个小时能画出来的?

难怪陈老师在机械方面的技术这么高,单凭这手画图的本事,恐怕整个地委就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

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崔宝章再将注意力放在图纸上。

一般来说,冲锋舟的长度在3米8到4米之间,为了提升速度,小艇的宽度控制在1米5以内,形成狭长的形状,方便破开风浪。

而且整个船体单薄,不会安装太多别的东西,顶多就是两排椅子,再用缆绳做一圈扶手,防止因船速过快、风浪颠簸,把人甩出去。

而陈凡画的这艘快艇……,好吧,崔宝章觉得这个已经不能叫快艇,或者说是微型客船还更合适一些。

整艘船呈水滴形,前宽后窄,最宽处竟然接近3米,最窄的是后面安置发动机的地方,也有1米3的宽度。

船舱往下凹陷,竟然也有一米多的深度,几乎快赶上大船的舱深。

而且舱室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前面是两个座椅的驾驶舱,后半部分是两条对坐的直列条椅。

在驾驶台下面有两扇小门,打开后就是前舱甲板下的空间,可以用来存放物品。

由于前舱宽大,里面的空间也不小,储物量非常可观。

这个还不是关键。

整个舱室部分都被一圈挡板围住,前挡板尺度最高,足足有80公分,然后依次往后面延伸,高度逐渐降低,最后只有50公分。

如果封顶的话,就是一个封闭式的冲锋艇,但是由于舱底比较深,完全不影响人的进出、以及在里面活动,

另外,这些挡板由一个个不同规格的格子组成,全部格子都只有一个边框,图纸上标有注释,“此处镶嵌玻璃,并用塑胶条密封防水”。

崔宝章转头看着陈凡,“你知道船用玻璃有多贵么?”

陈凡轻轻点头,“放心,我已经做好心里准备,只要不太过离谱,都能接受。”

崔宝章嘿嘿一笑,“倒是不至于太离谱,也就比普通玻璃一平米贵4块钱。”

陈凡微微一愣,“哦,那还行。”

他不是觉得贵了,而是感觉好便宜。

船用玻璃可能比汽车玻璃的要求还要高一些,因为需要防震、抗风浪,坐过客轮的人都知道,客舱里的玻璃就要比普通玻璃厚几倍。

如果一平米只贵4块钱,不是便宜是什么?!

而且船用玻璃可不好买,几乎只有跟船舶制造、修理相关的单位才能申请买到,没有水运公司修理厂,陈凡的玻璃窗游艇就造不出来。

崔宝章笑道,“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有钱人。”

陈凡赶紧说道,“造完这艘小划子,就该欠债了。”

听到这话,旁边卢家湾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张文良犯起了嘀咕,“这话怎么感觉有点耳熟?”

杨兴秀小声说道,“忘了吗?上次建完房子,他就是这么说的!”

周围其他人顿时恍然大悟,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看向陈凡。

这算不算惯犯?

可惜崔宝章不知道陈老师的光荣历史,只是笑着说道,“你这个可不是小划子,除了尺寸不大,处处都对照大船的工艺,龙骨、隔板、甲板都要用上好的木料,稍次一点的都不行。

而且你还用船用玻璃做了采光,……”

说到这里,他低头去看图纸,“你没有画舱顶,写的名字又是软顶敞篷,所以挡板上固定的一横一竖两条木杠,是用来做顶蓬支撑的?”

陈凡点头笑道,“如果能有钢管就最好不过。”

他指着图纸说道,“舱室前方有半米会做密封,密封板上方留十公分的空间,油布收起来的时候可以放在这里,需要关上时,将油布拉开,周围做一圈铁钩,可以挂在挡板的铁环上固定住,就能防风防雨。

顶部再装两台船用探照灯,电源可以固定在驾驶台里面,连上发动机供电。”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崔宝章,笑道,“好弄么?”

崔宝章捏着下巴,想了想说道,“没问题。”

他随即看着陈凡,笑着说道,“伱这条船看着不大,做工要求却很高,倒是对长木的需求量不大,可以大量使用短木材,这方面能节省不少钱。”

造船对木材的长度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龙骨木,只能用一整条树干,拼接起来的绝对不能用,所以陈凡这条船虽然复杂,可由于尺寸不大,在木材方面反而能节省不少钱。

陈凡在图纸上已经对需要的木料做了统计,崔宝章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计算得非常精确,他再习惯性地加了百分之十的损耗,然后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阵打。

片刻后,他直起身来说道,“连玻璃、木料带工费,不算机器的钱,这条船的造价最少也要400多,我可以给你把零头抹掉,一共400块,有没有问题?”

400?

这个数字确实让杨书记他们有些吃惊。

造一条小划子,连木料带人工,100多块钱也就差不多了,最多不超过150块,没想到这条船就大了一圈,竟然就贵了这么多?

不过这木料用量是陈凡自己算出来的,而且建造工艺要求,他们也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一分钱一分货,人家崔厂长确实没有报高价。

他们几个相视一眼,暗暗点了点头,抢在陈凡说话之前,杨书记便说道,“好,400就400。”

陈凡转头看向杨书记,正准备说这个钱自己出,或者出一半也行,没想到杨书记竟然会直接答应?

崔宝章笑了笑,继续说道,“400只是造船的钱,你想要操舟机,哪怕是买旧机器,一套也要1200到1500块,如果是新机器的话,估计最少也要2000块。”

他说着摇了摇头,“不过新机器不太可能,看看能不能找到旧货,万一不行,也只能安装挂桨机。

挂桨机倒是便宜,除了柴油机贵一点,其他配件加起来也就100多块。”

这回杨书记不敢吱声了。

总共2000多块钱,他倒不是不舍得,现在11家店每天都能给卢家湾大队带来两三万的收入,这点钱连零头都算不上。

可是账不能这么算。

大城市那么多单位,那些工程师做出的贡献有多大?他们拿到手的奖金能有多少?

做出重大突出贡献的,也就是50、100,人家把卫星送上天,都只有这么点奖金,今天敢给陈凡奖励两千块,明天就有人敢往外捅。

到时候好事变坏事,那是害了他。

而且就这400块钱,他还要跟崔宝章好好掰扯掰扯。

等陈凡一口答应这个价钱,杨书记便上前两步,对着他笑道,“崔厂长,我们队里还有不少上等的木料,如果我们自己出木料的话?”

崔厂长饶有深意地看了看他,笑道,“可以啊,连工费带玻璃,150块够了。”

卢家湾还有上等木料?

呵呵,上次汪师傅可不是这么说的哦。而且据他了解,为了造那艘10米的新木船,上等的好料子几乎都拿出来用掉了,现在还哪来的好木料?

不过他也不在意,像今天这个单,还有卢家湾定制的大船,其实都是修理厂接的“私单”,这笔收入会进入单位的小金库,而不会出现在经营记录里面。 所以处理方式可以很灵活,包工包料能做,来料加工也能做,无非是看在陈老师帮忙修好了那台推进器,挽回几千块损失的份上,多给点优惠而已。

对了,那台推进器也进了小金库的账,至于之前买的两套配件,大不了再找点旧货销账便是。

现在还不是十年后,这年头的单位领导,你让他把钱装自己兜里,绝大部分人都不肯干。

但是给单位攒小金库,再铁面无私的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只要不影响上级下达的任务,能够为单位、为职工多争取一些福利,何乐而不为呢?!

而杨书记他们也很开心,修理厂这边只需要一百多块,与之前的预期相符,也不会给陈凡带来任何麻烦。

至于木料,卢家湾是没了,可白浪湖、甘家村、红星、胜利这几个大队还凑不出几根好木头来?

到时候将木头钱夹在鸡鸭鹅的钱里一起支付,神不知鬼不觉,屁事都没有。

杨书记满怀感慨地看了看陈凡,为了留住这个宝贝,他们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否则的话,对普通社员哪有这么上心。

不过,好像其他社员也没有谁能做出陈老师这样的成绩啊?!

交代完建造游艇的事,卢家湾一行人便从修理厂出来,去了一趟水运公司,找田书记了解了一些“学员们”的学习情况。

结果是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坏,驾船也是门技术活,哪怕师父肯教,也要看徒弟的悟性如何。

卢家湾派来的几个学员便属于中人之姿,天赋不够、努力来补,也就只能这样。

幸运的是,这几个人都足够努力,再有半个月应该就能独立驾船,虽说赶不上国庆,却也没有晚太多。

……

回到大队部,陈凡带着自己的背包便准备回家。

这时候安全突然将他叫住,“等等,这个带回去。”

陈凡回头一看,顿时两眼放光,“手风琴?”

一只黑色的皮质琴匣,打开后,里面是一具闪烁着光泽的黑色手风琴。

(pigini手风琴)

陈凡抱着手风琴,颇有些爱不释手。

这个时代的生活太单调了,除了骑马打猎遛狗放隼,竟然只能在家里喝茶睡觉看书听收音机,好不容易学了几手乐器活吧,还只有口琴、笛子、二胡这几种乐器。

实在是太单调了!

现在有了这架手风琴,就可以给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丢丢色彩。

他拉了一小段,这才想到安全,当即问道,“你不是说你同学没买吗?”

安全嘿嘿笑道,“当然必须是买到了之后,我才会跟你说啊,要不然等我问你的意见,再给他回电报,时间过去两三天,早就不知道被什么人买走。这种乐器在旧货店很走俏的好吧,我会那么蠢?”

他指了指手风琴,继续说道,“呐,230块,别忘了给钱啊。”

陈凡又是一愣,“不是250吗?”

安全当即咧着嘴直笑,“你非要250也行啊。”

听到这话,陈凡哪还不知道被涮了,当即嘴角一撇,将手风琴收进琴匣里,同时说道,“明天带钱来给你。”

安全也不客气,“行,别忘了啊,我只给了同学两百,他还给我垫了30块,得尽快还给他。”

陈凡笑道,“明天我给你拿300块,多的也寄给他,要是看到有其他的好乐器,也帮我买一下。”

安全打了个手势,“没问题。”

这时张文良突然凑了过来,对着陈凡小声问道,“请教你一个问题。”

陈凡看了看他,“什么?”

张文良搓了搓手指,“你到底有多少钱呢?1000多的操舟机说要就要,现在还给安哥钱买乐器,难道你……”

陈凡立刻义正辞严地说道,“没有,全部都是谣言,我没钱,只有上次卖兔子的钱,多的一分都没有!”

杨书记抽着烟走过来,好奇地问道,“要是你只有那1000,现在给了安全300,手里只有700,到时候怎么跟修理厂结账?”

陈凡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连声音也低了不少,“差的先挂账,等哪天他们的机器修不好,我再过去给他们维修抵账。”

这话一出,杨书记他们又是一阵失神。

还能这样干?

是不是不厚道啊?

陈凡见他们没注意自己,赶紧抱着手风琴走人。

……

骑着马儿回到家,姜丽丽她们已经下工回来,正在厨房忙着做饭。

黄莺在厨房里跑进跑出,看见陈凡拎着箱子回来,当即说道,“陈老师我们刚回来,等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

目光却落在他手里的箱子上,心里想着,这是个什么东西?

陈凡却不解释,只是微微一笑,进了自己房间。

再出来时,怀里抱着手风琴,手里拎着一把椅子。

然后就这么坐在门前的空地上,拉出一段悠扬的琴声。

听到动静,厨房里的四个姑娘迅速跑了出来,在旁边站成一排,目不转睛地盯着手风琴。

陈凡熟悉了这架琴之后,便拉出一首歌的旋律,“志在宝岛创新业”。

这个宝岛不是东边的宝岛,而是南边的海南岛。

如果不知道这个时代什么歌可以唱、什么歌不能唱,那就去翻一本书,《战地新歌》。

这里面的歌曲,全部都是可以唱的,陈凡拉的就是第一册中的一首曲子。

不一会儿,等最后一个音符消失,四个女生立刻拍手鼓掌。

杨菊俏脸通红,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拉得真好听!”

刘丹满脸激动,双手啪啪啪拍个不停,“陈老师好厉害!”

黄莺双手捧在胸前,“陈老师,能教我们音乐吗?”

姜丽丽虽然没有什么动作,可眼里满是迷醉,连掩饰情绪都忘了。

陈凡又拉了一个音,对着她们笑道,“教音乐当然没问题,不过,你们再不去厨房,菜就要糊咯。”

一听这话,四个女生顿时大惊失色,转身就往厨房跑去。

今天的菜式还行。

鲫鱼豆腐汤、酸辣鸡杂、榨胡椒焖杂鱼、茄子豆角,最后再来一大盆南瓜。

饭菜摆好,陈凡首先就舀了一大勺南瓜堆在饭上,再用筷子搅拌几下,便大口开吃。

这里的南瓜特别多,而且又大又甜,可是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几乎都不爱吃这东西。

因为那几年的时候,粮食不够吃,许多人几乎天天都在吃大南瓜。

不仅天天吃,而且只有南瓜吃,吃得多了,有些人看见南瓜就反胃。

可是当南瓜摆上桌,他们又不自觉地会挑几块到碗里。同时为了以防万一,每年都在疯狂地种南瓜,也算是那几年留给卢家湾的后遗症之一。

反倒是年轻人都挺爱吃这个东西,尤其是南瓜拌饭,米饭混合着南瓜汁,可谓香甜可口,陈凡一顿饭能造三大碗。

先吃了一大碗,他才看了看几人,轻声说道,“你们不提我也要教你们音乐,不过不是从乐器开始,而是先学唱歌。”

黄莺停下筷子,奇怪地看着他,“为什么呢?”

陈凡笑道,“因为十一有节目表演,我和安哥都会上,你们当然也不能落下。”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