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还在上学,应该是大二的时候。在此之前我对于未卜先知这种情况,只是略知,并没有做过什么深入的研究,更不感兴趣。因为甚多事情在我们还没有亲眼看见的时候,我们是不会相信它们的存在。而在如今,就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也不敢确定事情的真实性。因为现在科技的手段太多了,我就曾亲眼看见过有人用气功将一个啤酒瓶弄碎,并以此来骗人钱财。
大二那年冬天,学校刚刚考完试。想着回家还早,就决定留在学校找份兼职的工作干干,等到大年三十的时候在回家也不晚。于是我和几个同学相互约定好,并给家里打了电话。起初家人还很爽快的答应了,并说这是好事,应该出去锻炼锻炼。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凌晨五点,父亲的电话就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电话那头的父亲有些支支吾吾的问我,能不能赶在立春之前回来。我当时觉的很奇怪,毕竟这件事情是父亲事先同意的,而且我还和同学都约定好了,中途食言让同学们以后怎么看我呢?于是我就以工作已经找好为由将父亲搪塞过去。虽然父亲极不情愿的将电话挂断,但至少我可以继续留下来找工作了。
起床后我刻意查了一下日历,那年的立春是在春节之前,而距离立春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我在春节前赶回去,我就可以赚一个月的工钱,而立春前赶回去呢,我最多只能赚十几天的钱。对此我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年前找促销工作非常容易,一是正处于商家的销售旺季,二来很多人都忙着回家过年了,也就不在乎赚这一个月的钱。而对于我们在校生而言,这时是找工作的最好时机,当然只要肯吃苦卖力。
工作了四五天后,父亲的电话又一次打来。他先是问了问我最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然后就提到先前的那个话题,问我在立春之前能不能赶回来。我感到非常奇怪,就问究竟。但父亲却回答的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有让我明白为什么要立春之前赶回家中。
我对父亲说,如果现在离开的话,我这几天就算白干了。可父亲却不在意的说,白干就白干,咱又不缺那点钱。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赚钱以后有的是机会等等。好不容易说服父亲,我又匆忙的走上了促销岗位。
说实在的,年前的促销工作的确很忙。要卖货、上货,还要填一些表格什么的。每天忙的晕头转向的我,很快就忘了立春之前赶回去的话题。但是我忘了并不代表着父亲也忘了,大约每隔三五天,他就打电话过来提起这事。我就觉得奇怪,平日里父亲连个电话都懒得打,而且每次都不超过三分钟。但这几次却跟以前大不一样,每隔三五天打电话不说,还一说就是半个小时。大有不说服我不罢休的样子。
经不住父亲的软磨硬泡,我终于答应父亲在立春之前赶回家,并现在就向公司递交辞职报告。父亲听后说话的语气顿时轻松起来,简短的说了句让我注意身体的话后,就将电话挂断了。这次我看了看表,从我答应到电话挂断才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真不知道父亲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辞职报告递交之后,公司并没有马上让我离开,毕竟整个程序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打声招呼就可以结账走人。公司有公司的制度,我只有等公司正式通知下来之后才能离开,而在这段时间里,我继续留在公司里上班。
大约三两天之后,家里的电话打了过来,这次不是父亲而是母亲。电话里母亲有点为难的说,父亲害怕老给你说这事你会烦,就让我给你打个电话。他想问问你公司的事情办的如何了?立春之前能赶回来吗?
我将这边的情况向母亲说了一遍之后,母亲才松了口气说:你父亲天天看日历数日子,天天念叨着你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最近这是着了什么魔,想儿子也不能想成这样。我问母亲,父亲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母亲说她也说不清楚,只知道那次去了一趟孟村,回来后就成这样了。
孟村?我心里嘀咕了一下。孟村是我亲戚住的地方,逢年过节父亲和我都会去孟村走一趟。但是在平时,父亲很少往孟村走。这次他去孟村,又是为了什么呢?看来只有等我回去以后,才能知道确切的答案。
当我从公司里走出来的时候,心里突然感到有几分不舒服。一方面是眼看就要干完一个月了,却在中途放弃,心里有点想不通。还有就是同学的责怪,毕竟这是我最先提议的,而我中途又最先一个离开,他们的责怪也是很能理解的。
刚刚坐上火车,父亲的电话就打来了。他着急的问我上车没有。我说已经坐上了火车,估计明天早上七点钟到。父亲才说,上车就好,回来就好。
这一次我一晚没有睡,窗外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列车在黑暗中奔驰着,只有快到站的时候才能看到灯火人烟。为了打发旅途的时间,我和对面的一位老先生聊了起来。他从上车起就一直在看一本叫《坛经》的书,这本书我听说过,是佛学的一部经典之作。但是我对宗教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从来没有看过。但老先生却很有意思,他给我讲佛经的时候,总能深入浅出,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后来当我问他是不是俗家弟子时,老先生笑笑说,我是儒家弟子。我奇怪的问,儒家又为何看佛学呢?老先生反问我一句,天下的文章有门派限制吗?
这一次交谈让我受益匪浅,当我到站准备下车的时候就要下了老先生的联系方式。冥冥之中我感到以后应该还会在和这位老先生见面的,而且还是刻意去见的面。
走出车站,父亲就在人群中就找到了。我对他说,我知道回家里的路,不用这么麻烦来接我。父亲却不在意的说,没啥,平安回来就好。路上我向父亲问起了立春之前回来的原因,父亲却始终闭口不提此事。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他不想说的话,就是撬都撬不出半个字来。我只好就此打住不问什么。
回家后母亲早已准备了饭菜,并不停的问寒问暖。父亲则在一边抽着烟,一声不响。当看到我吃完饭后,父亲才开口说,立春之前你就不要出门了。等立春之后你在出门去看望同学朋友。看着父亲认真的样子,我全都答应了下来。
剩下的日子里,我就是在家度过的。而且每次出门之前都会向父亲汇报我的去向,直到父亲感到完全放心,我才能出门。这段日子里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被监管起来的犯人一样,出了上厕所不用汇报外,只要出门都要向父亲汇报。
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那一天我记的很清楚。
当时我刚去镇上买了一些东西,就在往家返的时候,邻居家的孩子正好骑着三轮车也往回走。看到我后,他就让我坐在车里。当时我什么也没有想就上了车,没想到当车走到村口时,我就感到整个人和车都往一旁一侧,就全都翻到了沟里。当我快速的起来时,三轮车已经变了形,而我和邻居家的孩子却完好无损。我当时非常庆幸沟里落满了厚厚的落叶,倘若在其他季节,估计我们都会受到一些伤害。
当我们费劲的将车子从沟里推出来后,就匆忙的往家赶,父亲是个修车的好手。在破损的车子到他手里也都变的好用。
父亲看到变了形的车子后,很紧张的问了问我们有没有受伤。当确定我们没有一点损伤时,他放下心来,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还边说,好事,这是好事。
看着父亲的样子,我当时就一头雾水,问为什么是好事。父亲却乐呵呵的准备工具开始收拾车子。父亲的放心让我的心却纠结起来,为什么我出事了反倒成了好事呢?经不住我的纠缠,父亲修好车后对我说,明天我带你到孟村去一趟,有人会告诉你答案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艰难的度过了那一天,就是在晚上的时候,我也不能安心入睡。我不知道父亲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学会了卖关子。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