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除涉易经

2018-06-02 作者: 张敬坤
第4章 除涉易经

寒假里的大部分时间我都用在了看书上,但看的书不是什么圣贤之书,而是被很多人冠以邪门歪道的《易经》。当我抱着一本白话易经坐在火炉边看时,总是担心邻居或外人看到。记得有一次我在看白话易经时,被本村的一个人看到。他当即伸出手让我给他算命。我当时就愣了好久,半响才从嘴里挤出一句,我不会算。没想到那人哈哈大笑说,不会算你看这书干什么?就这道行还想吃这碗饭?我不知道那人是故意在嘲笑我,还是看我不给他算而觉的丢面子才嘲笑我,总之从那以后我就躲着外人看这些书。毕竟《易经》给人们留下的误会太多了。

据很多资料记载,易经起源的时代最早可以追溯到伏羲时期。当伏羲为天下王时,人们虽然已经知道了四季更替,也有了年月日的概念,可是他们始终无法揭露这表象之下隐藏的更深刻更具普遍意义的东西。

一日伏羲在黄河边思考时,突然从河里跃出一匹背部画有图案的龙马。伏羲看到此马突然处于一种强烈的震撼之中,他马上记下了龙马身上的图案,发现这图案恰好与自己仰视天文、俯察万物之像的心得暗合。这图案后来被称为“河图”,而依据河图所演化出来的八卦图形,则被称为先天文王八卦。

到了大禹为天下王时,天下洪灾泛滥,大禹为解洪灾之难三过家门而不入,却始终没有治退大水。有一日大禹来到洛河,突然看到从河里爬出一只五彩神龟,龟背上刻有一个奇怪的突然。于是大禹记下这个图案并加以演化,从而找到了治理洪水的要领。而这个图案就是我们所说的“洛书”。

河图、洛书出现以后的很多年里,先后出现了《连山》、《归藏》两部易书。所不同的是,《连山》是以山为主,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而《归藏》则是以地为主,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到了商朝末年,周文王在监狱里演化易经,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周易》,它象征着“天地之间,天人之际”。可惜的是前两本书已经失传,不过这三本书依然被后人所提起,并归为三易。

在后来的发展中,孔子等人先后对周易进行了研究并写有很多著作。如今的易经不仅包括了六十四卦,而且还包括了系辞上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内容,这些内容被统称为易经。当然也有人说成周易,也不算过。只是周易有点太单一笼统而已。

因此易经的形成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才逐渐成形的。当然我也不能说易经最早多用于占卜只用,并且至今也被很多人用作占卜。但是我心里却一直认为,人们不应该用这种眼光去看待易经。但我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去为它辩解。

如今反对迷信的思想在大家的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但凡一提预测两个字,大家就很容易和算命联系在一起。只要有人一看易经,就有人伸出手去让你给他看看命运如何。再加上之前的很多年里有些人为了骗钱,打着算命的幌子招摇撞骗,害了不少人家。这就更加加深了人们对易经的误解。假如对一个人说“阴阳“,他可能认为这是在和他谈论迷信。如果说”矛盾”,那他有可能是认为这是在和他谈论哲学。殊不知,阴阳和矛盾只是叫法不一样,但意义上却有非常相同的地方。《三韬六略》、《鬼谷子》以及《黄帝内经》等书中君提到过阴阳二字,而在这些书中,阴阳却属于一个哲学的范畴来看待。

所以当我看《易经》的时候,就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却不知道依然会受到很多人的误会。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我的目的在于预测,所以我不得不又重新将它和占卜联系起来。

《易经》真的可以告知我们的未来吗?

当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父亲时,父亲不太肯定的说,这个还真难说。这么多年,这么多的人去研究它,终归是有它的道理的。当我准备去问孟庆叔时,父亲说,你最好别去问。他一定会说肯定能告诉你未来,只是我们没有掌握方法而已。我看你不如自己去摸索,说不定还真能找到答案呢。

父亲的话点醒了我,于是我决定从《易经》开始,遍访高人,寻找预测未来的证据。

但是证据何在?又该去何处寻呢?

大年初二一过,就是走亲戚的时候。家里人对走亲戚非常重视,不管远近,也不管风雪,都要派一两个人过去转转。

我家的祖坟位于住所大约四十多里的地方,而中国人也非常重视祖坟。所谓一坟二宅三八字,这一坟说得就是祖坟。人常说祖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子孙的未来,所以从古至今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都非常重视自家的祖坟。一是这是祖辈们安息的地方,二是它们直接关系到自家今后的兴衰。而这个好坏,指的就是祖坟风水的好坏。

提到祖坟风水,我曾听父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说是古时候一个看风水的老头,他看风水特别的准,但从来不给人间看准。因为看风水是有讲究的,如果看准了,就会泄露天机,而泄露了天机则会得到天谴——多以瞎了双眼作为惩戒。对于看风水的人来说,瞎了双眼那就等于断了自己的饭碗。

有一天有个非常有钱的人家找到老头,希望老头给他家找一个好的地方作为祖上长眠之所。虽然老头答应了,但这有钱人是明白看风水的规矩的,于是拍着胸脯说,倘若你因为此时成为残疾,我们家来养活你,并保证你每顿两荤两素一壶好酒。说吧还当场立下了字据,按下了手印。老人看这家如此有诚意,并且考虑到自己一直孤身一人,老了后还有人来养活,就全部答应了下了。几个月后老人看准了一块风水宝地,并定下吉日。当有钱人家祖辈的骸骨下葬的那天,老人的眼睛也就从此瞎了。

老人瞎了以后就住在有钱人家里,开始人家还好吃好喝按照约定行事。但随着家中事业越来越兴旺,而且所生的三个儿子也分别在京城做官,自然也就开始瞧不起那瞎眼的老头。每顿所提供的伙食也由两荤两素一壶酒改为一荤一素一壶酒,后来甚至连猪狗不吃的饭拿来让老头吃。老头忍耐不下这样的生活,只好离开这背信弃义的人家,在街上乞讨为生。

就在老人乞讨的过程中,他偶然遇见了自己的一个徒弟。那徒弟见师父成了这般摸样,就问缘由。当老人说完事情的经过后,徒弟当时就想找那户人家评理,可是老人却拉住他说,人家家大势大,你去评理只能吃亏。只要你按照我说得去做,他们家自然也就不会长久。

于是徒弟按老人所说的那样,在一个月圆之夜来到了有钱人家的祖坟旁等候。当子时一到,就见那坟包自动向两边开启,从里面走出大队大队的人马。有举旗子的,有拿刀的,有骑马,有使枪的,还有坐轿的。那阵势估计有上百人不止。徒弟何时见过如此阵势,再说此时就他一个人,纵使手中提着刀,也不可能敌得过这么多人呀。于是他慌忙跑了回来。

当老人问他为何跑回来时,徒弟上气不接下气的将情况说了一下。老人笑笑说,你只管上前杀,那些人你不用怕,全当是一根根木头。徒弟听后准备杀回去,却被师父叫住。因为今日时辰已过,好在一个月里有两个月圆之夜,那意味着明日还有一次机会。

第二日徒弟早早守护在那里,当子时一到,大队人马从坟里出来的时候,徒弟提着刀砍杀上去。你还别说,那些人果然跟木头一样,只知道往前走,却从不会还手。徒弟越杀越有劲,直到将所有人杀尽,坟包才合并在一起,并且从坟里长出一直白色的莲花。徒弟提刀砍下莲花之后,就快速的返回住所。老人将莲花里的水往眼睛上一抹,双眼有能看见东西了。

而那户有钱人家命运却开始发生转变,首先是三个儿子分别在外遇害,自家的生意开始一落千丈,最后他们家人只好变卖家产流落街头。当他们再次想起那个老头时,师徒两个早已不知去向。

这个故事不仅告诉我们要言而有信外,还透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祖坟风水的重要性。在殡葬改革之前,人们对于祖坟的选择依然非常讲究。如今我依然奇怪,有的人可以把看《易经》的人说成是迷信,却从来没有觉的自己请人看祖坟的风水也是在迷信。所以很多事情一旦变换了角度,就有了非常合理的解释。殊不知这风水学和《易经》也是一脉相承下来的。

那么风水真的可以改变一家人的未来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