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袖的发明在当时非常的流行,但也非常的短命,以至于它的设计和制作工艺都失传了。后人也曾试着设计“乾坤袖”,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于是有人就写品论说,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乾坤袖这东西,也不会有人能够造出可以容纳万物而不影响行动的衣袖出来。我们所见的衣袖只能容纳一些小的,容易折叠而且轻巧的物品。至于说那种可以装下一整个箱子等等的说法,纯粹是谣传而已,不可信。所以也就再没有人去琢磨什么“乾坤袖”了。
其实“乾坤袖”根本没有失传,而是被鲁班的徒弟给隐瞒了起来。这些都是因为私心作怪的缘故吧。
“乾坤袖”在世间确实风靡了一段时间,但是鲁班的一位徒弟却感到一种危机的存在。他认为,乾坤袖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普及下去的话,会有很多人掌握它的制作方法,并成为他们的潜在对手。
为了能够占据足够的优势,鲁班的这位弟子就将其他的弟子召到一起,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合计,也确实如此。于是他们发誓,以后不将乾坤袖在内的十几种技艺传给外人,就是传也好传自己最得意的门生,而且只能传一个。如果违反规定,将会如何如何。
虽然大家意见非常一致,而且也发了毒誓。但是这位弟子还是觉的有些不妥,便仗着自己有点小势力开始监视其他弟子的行为。如果发现有人违反了当初的约定,就想办法将其给处置了。在这种高危的监视下,鲁班的其他弟子们再也不敢将手中的技艺轻易的传给外人。
再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那些拥有绝技的师傅们发现,如果把自己的技艺无私的全部交给别人的话,就等于让自己及早的进入棺材。因为学徒迟早会自立门户的,就是有九十九个徒弟都不如自己,也还是有一位徒弟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这种情况下,不给自己留一手的话,就只能等着自己教出来的徒弟过来抢饭碗了。如果徒弟心地善良的话,说不定会报滴水之恩,帮扶师傅一把。如果遇到个心地不咋地的,做师傅的只有饿死的份了。所以也就有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很多时候大家都评价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是因为做师傅的太过于小气了。最后把很多绝技宁愿带到坟墓里,也不传给下一代。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觉得有一技在身怎么会饿死自己呢?自从经历了这段时期后,我才慢慢体会到做师傅的难处。
首先师傅也是人,也有老的时候,也有干不动的时候。他如果没有丰厚的养老保障,只能继续****的老本行。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技艺、力气等都会有所退步,所做出的东西自然也就开始不受欢迎,客户也就慢慢减少。而徒弟不一样。他此时正处于年轻力壮的时候,技艺突飞猛进,如果会来事的话,自然会招揽很多客户,也就慢慢的把师傅的客户给招揽走了。这种情况下,师傅如果不留一手给自己,等老的动不了的时候,靠谁来养他呢?
其次呢,师傅也想把自己的绝技传下去,可是传给谁,何时传,成了一个非常费脑筋的问题,尤其是手下有几个徒弟的时候。传给谁都是个事,而且还无形中给自己树了几个竞争对手。所以做师傅的也只好一碗水端平,谁也不传,也不偏向谁。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