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传世诗词《将进酒》

2019-04-07 作者: 帝君无忧
第三十三章,传世诗词《将进酒》

君豪看着他那高高在上的表情,心里就是一阵的不爽,搞的好像制纸的好像是他一样,不知道的人,这时,又有一人说:“好像就是孔大人家中这桌椅火锅也都是出自公子之手吧,我等生受了!”

说完对君豪一礼。君豪赶忙避开,对着席上诸位拱手行礼道:“诸位先生皆是当世大才,小子年幼无知,偶然所为,实在不值一提。”

“哼!”这时,有个年约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冷哼道:“年幼偶得?”那个中年人对着君豪说道:“你可知那纸与我等读书人有多大益处?虚伪!莫不是你以为,我等都是那嫉贤妒能之小人乎?”

君豪一看这哥们那倨傲的脸,小小的眼睛,一副毒舌像,眼中金光闪过,顿时笑道:“这位,莫不是孔伯父至交,有颜回不死之称的,祢衡祢正平?!”

祢衡惊诧道:“小子识得我?”

“不认识!”君豪很老实的回答道。

这让那哥们儿顿时是一阵的尴尬,君豪看着他那不知所措的表情,心里暗爽,沉吟了一会后。

又微笑道:“能够与孔伯父为友的,又岂能是庸才,在下虽不知在座各位各是何人,但是遇人便是一口毒舌,却能和孔伯父互为知己的,唯有祢衡祢正平了!”

“哈哈!”祢衡愕然了一下,然后就是放声大笑道:“不愧是名满幽州的少年天才,甚合我意。”“以后你祢伯父就不再对你使用那条毒舌了,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祢伯父言重了,若是小子以后有何疏漏,还望诸位多加提点,小子不胜感激!”君豪谦虚道。

“得!”祢衡说:“还有找挨骂的!”

“你就得了便宜还卖乖吧!”孔融对祢衡笑骂道。然后孔融说:“贤侄,我来给你介绍下!”

这时,上的一位站了起来说道:“何须文举来介绍,我等自报家门即可!我乃平原管宁字幼安!”

说完对我拱手行礼。然后在管宁身边的一位站了起来笑着说:“幼安所言有理,我乃北海邴原字根矩!见过贤侄!”

他刚说完,又有一位站起来说:“我乃平原华歆,华子鱼!”

这三位一报家门,君豪就知道他们是谁了,问道:“三位莫不是有一条龙之称的,龙头管宁,龙腹邴原,龙尾华歆?”

管宁道:“一条龙之称莫在提起!”

听管宁这么一说,君豪心中了然,必是管宁与华歆已经割席断义了。此时的华歆脸上却是一片无奈。不过还好,在坐的就这三位比较大头了。其他的都是北海当地的士绅,虽然说有才,不过可没有这一条龙来的惊人。

孔融看着都众人介绍完了,于是就对着仆人说道:“开席!”

这孔府的酒席可是让君豪长见识了。就看酒宴的气氛是十分的融洽。诗词歌赋,时政要论甚至是醇酒美人,无所不谈,无所不言。而君豪也凭借着在内天地学来的知识。

在酒宴上也是妙语连珠,说的这些文人一起大叫:“妙也!”

酒至半酣,孔融对众人说道:“老夫久闻幽州天才君豪,今日一见,果然不是浪得虚名,而且贤侄无论诗词歌赋,还是发明创造,都是一绝,贤侄不如赋诗一首,以助酒兴?”

君豪虽然是酒喝了不少,但是这点酒还灌不到他,君豪看着孔融,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此时他是满脸通红(吃火锅热的),端着酒爵摇摇晃晃的(装喝多了)对着众位说道:“既然孔伯父叫小侄来助各位酒兴,那么各位就……”

君豪沉吟了下,就决定盗用一下后世唐朝李白老大的将进酒,虽说凡是穿越的哥们没几个不盗版这诗的,不过这将进酒当真是喝酒人的心声。当然你要是穿越到李白扬名后,那是你倒霉。

君豪当即大声道:“诸位,将进酒,杯莫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君豪的诗吟到这停顿了下,而众人在听到君豪把《将进酒》吟诵道一半的时候,看着在坐的各位都在回味着这诗的慷慨豪迈,而孔融和管宁拿着酒爵有点傻,君豪手托着酒樽微微一举。

向二人示意道:“孔伯父,幼安兄!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秦皇昔时宴咸阳,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干!”

把《将进酒》的诗词全部吟诵完毕后,君豪一举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下,而就在这时,四周的灵气开始汇聚,最后变成了一个个白色的字,组成一行,众人看去,这一行字正是《将进酒》诗句中的第一句,随着时间越来越久。

一行行白色《将进酒》的诗句,浮现在众人面前,当《将进酒》的诗句全部浮现完毕后,众人都是纷纷像君豪道喜,要知道,在这个高武的世界,不但是有以武入道的武道修真者,更是有以文入道的文士,他们靠的可不是武力。

凭借着自己的文章和修炼出来的文采,靠着那些学来的文章,或是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来攻击敌人,那才是真正的口诛笔伐,而他们的等级也是不同的,凭借着自己的文采和对于知识的理解。

划分出了,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大儒,半圣,圣人,九个境界

每个境界都有不同的能力,

童生,明眸夜视。

秀才,墨不沾肤、文字共鸣。

举人,出口成章、舌绽春雷。

进士,唇枪舌剑、纸上谈兵。

翰林,身不染尘、神来之笔。

大学士平,平步青云、口含天言、满口生香(大儒前兆)。

大儒,余音绕梁、字墨成骨、微言大义、舌剑巨化(半圣前兆)

半圣,三缄其口、天花乱坠、舌剑巨化。

圣人,未知。

相传,孔融的先祖孔夫子便是以文入道,步入了圣人的级别,他在文人心中的地位,等同于道家的三清,而当一位文士创作出来的一首诗能够汇聚天地灵气的话,那就证明他的文采已经到这个世界法则的认同,而这些文士创作出来的文章诗句。

也有等级的划分,分别是,白色的出县、黄色的达府、银色的鸣州、金色的镇国、彩色的传世,五个级别,光是名州级别的文章和诗句,便已经可以名扬天下了,而金色镇国也更是寥寥无几,至于那传说中的传世,只有那些历史名人。

才能创作出来,而近代中比较有名的人,便是那西汉时的汉武帝时期大才子司马相如创作出的凤求凰,和汉武帝晚年发出的《轮台罪己诏》了,但是这两首篇文章被创作出来后,也只是金色的镇国级别,在经过了数百年的沉淀后。

才变成了传世级别,而在这时候,众人也开始看着天空中的诗句字体的颜色变化,那半空中白色的《将进酒》的诗句颜色开始迅速的转变,先是黄色,然后是银白色,接着是金色,这已经是镇国级别了,但是颜色还没有停下。

金色的表面多出了一层五颜六色的色彩,直到字体完全变成了彩色才停了下来,而就在这时候,四周的天地灵气犹如龙卷风一般,朝着那彩色的诗句汇聚,而原本半虚半实的字体开始变得实体化,最后变的晶莹剔透。

诗句也变成了一张紫金色的卷轴,在变成卷轴的一刹那,孔府上空瞬间响起了一阵阵犹如一般的乐器奏鸣,还有各种各样,颜色不同的花落下,与此同时,在孔府词堂的地方,孔夫子的塑像突然金光一闪,一到白色的流光飞出。

直奔着《将进酒》形成的卷轴而去,瞬间融合了起来,待到白色的流光和卷轴融合之后,卷轴的表面也多出了一层银白色的云纹,这时,卷轴也开始慢慢的卷了起来,直到完全卷起后,那犹如的乐器声才渐渐地消失不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