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改革创

2019-06-09 作者: 帝君无忧
第二百三十三章,改革创

龙袍的身上还绣着的八条赤红色的龙,至于为什么是八条而不是九条,那是因为,在古人的眼中,能够当上皇帝的,都是真龙天子,所以皇帝本身就是一条龙,就在君豪想着龙袍颜色变更史的时候。

一个內侍突然高呼道:“皇上驾到!”

君豪听到这里,立马座子上站了起来,对着走来的刘辩躬身行礼道:“臣,恭迎圣驾!”

众人看到君豪这个样子,立马就反应过来,齐声道:“恭迎圣驾!”

就在这时,刘辩已经在护卫和侍从的拥护下慢慢的走了进来,看着除君豪和其部下外,那些前朝老臣居然都跪在了地上,刘辩看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后就反应了过来,他几步就走到了龙座之前,转身坐下,看着那还叩拜在地的前朝老臣,说了一句:“众爱卿平身!”

刘辩的声音很有磁性,虽然不够浑厚,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不易了,众人听到这里,再次拜谢后,才慢慢起身,刘辩看着已经起身站在原地的众人,心中是一阵无奈,只好再次说道:“众爱卿,入座吧。”

君豪听了刘辩的话后,第一个坐回了座位,随后是君豪的下属,然后是卢植等人,那些前朝老臣看到卢植都已经入座了,他们也放下了最后的矜持,纷纷的座了下去,众人坐下来后,不由的一阵的感慨,居然能坐着跟皇帝商谈朝廷大事,这是他们这一辈子都没有想到的。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君豪想出来的,心里也不由的对君豪产生了好感,既然众人都已经入座了,那朝会也就开始了,刘辩将就在这时,君豪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手中已经多出了一本奏章,对着刘辩拱手道:“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刘辩一听,心里不由的有些好奇,于是,他对君豪说道:“皇兄不知有何本要奏?”

君豪此时已经拿出了一个奏章,说道:“回陛下,臣发现,如今,我大汉的官员等级划分十分混浊,各方官员的名号更是复杂难记,而在我大汉官员中,有很多官员都是身兼多职,军政,民生一手抓,一个人做多个人的事,有的人善于内政,而他却偏偏还要管理一窍不通的军政。

如此现象,很容易被有心之人给钻了空子,从中安插自己的势力,长此以往,便会架空了自己的上司,最后只是空有虚名,却无实权,导致了自己一家独大的状态。

以至于把大汉给搞得是乌烟瘴气,所以,臣最最近草拟了一套方案,此方案虽不完美,却也能将大汉现状给变得更明朗,陛下请看。”

君豪说着,便将手中的奏章交给了身边的一个內侍,內侍将奏章放到了刘辩的御案之前,对于君豪的奏章,刘辩心中也是好奇心大起,接过奏章打开一看,许久之后,刘辩顿时是眼前一亮,然后就是一拍卓案,大呼道:“好!”

众人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刘辩这么高兴,心中有些不解,但都不敢问,这时,刘辩还在那里看的津津有味,哪有功夫来解释,于是,君豪却是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解释道:“众所周知,现如今,我大汉朝廷无非是对国家进行管理。我们大汉的官职,皆是三公九卿,而官员名号更是司徒、太尉,太傅之类,虽然我们懂。

但是这些称呼对于没读过多少书,连大字不都不时几个的平民百姓来说,无意于是对牛弹琴,所以本王干脆把朝廷设立成农、礼、工、商、刑、兵、吏、户八个专职部门,来分门别类的管理百姓和朝廷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这八个部门都不相统属,各部主管的官员地位,也都相同,若是有矛盾则有丞相来调停,当然,最后结果要经过陛下同意!”

在君豪解释的时候,刘辩也将奏章的内容给看完了,听到君豪这么解释,他立马发声道:“摄政王的话,正是朕心中所想。”

这段时间,刘辩也处理了很长时间的政务,他笑道:“朕和戏先生一起处理政务的时候就发现,大汉很多官员的职权是重叠的,摄政王是想把官员的职权划分的更加细致合理了,朕说的可对?”

“陛下圣明!”君豪赞许的看了一眼刘辩,说实话,君豪当初第一眼看到刘辩的时候,君豪就觉得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最少比野心勃勃的刘协要强出很多。现在君豪和他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君豪确是真的把他当作弟弟看。虽然这么说,有些好笑,但是在他心中。

刘辩就是一个弟弟,现在君豪看到刘辩慢慢的开始展示他的才华,心里也是真心的为他开心。刘辨被君豪一夸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他笑道:“皇兄还是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个部门具体的职责吧!我们洗耳恭听!”

君豪笑道:“既然如此,我就简单的为大家讲一下这些部门的大概职权!农部也可以称为民部,主要是管理农田、户籍方面的事,就好像以前的大司农,最要的任务还是对于农业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以此来提高百姓的种植水平,毕竟民以食为天!

礼部就是管理祭祀、礼仪的部门,我们大汉不但是一个泱泱大国,还是一个礼仪之邦,所以我们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朝廷的礼仪,宣传我汉人的礼制,若是有外国使节来访,就由礼部的人来接待,所以礼部还有一个职能就是外交,主管这国与国之间的接待和交际。

工部最好理解,主要就是探究器械的开发与研究,其实不光是器械,还有其他更高深的科学,比如说新式武器的制造、最新科技的研究和建筑,这些都需要由工部的人来做!而且,工部是我们大汉常规部门中,唯一一个需要严格控制的部门,绝对不能让其中的资料泄露!

至于刑部,主要就是行使廷尉的权利,本王决定在全国各个地方成立法院,而法院的主管叫做法官,他的任务就是对百姓的纠纷进行审理、调解,对于罪犯进行审判,然后给与相对应的判决,而一些罪行重大的死刑犯,一经核实后,将死刑犯报给刑部。

只有得到了刑部的批准后,才能执行死刑。说到刑部,就要兵部,我说的兵部,并不是管理士兵的,而是管理差役的部门。如果可以,我想叫他衙门或者是六扇门。

这个部门专门是负责侦缉的,比如说,洛阳发生了杀人案件,就由兵部来侦办,兵部的人员自然可以从退伍的老兵中挑选,当然兵部必须要在全国各个地,分别设置各级兵部才能运转,关于分设各级兵部的事,等以后再说。

吏部就是管理官员升迁和人才选拔的部门,还要对官员的清廉方面进行考核。

户部就是对国家运转所需要的费用进行管理、预算,比如说每年官员的俸禄、朝廷各项花销,都归户部计算,然后分配,而且税收方面也归户部调停。所以户部和刑部、兵部一样,都要逐级设立。

至于商部,自然就是管理国家商贸方面的事,这样大家明白了么?”

郭嘉问道:“主公,你这样划分是很细致,可若是真照你这样划分,县令、太守、刺史这一类的官员岂不是没有事做了?”

君豪回道:“怎么会没有事做?既然国家要出台新的法规、政策,那就需要这些人去宣传,还有民心民意也需要他们去调查,甚至各地的灾害情报都需要他们来申报,我只是把他们可以鱼肉百姓的权利给拿了出来!”

要知道,中国自古到清代,职权都很混杂。很多时候一个县令,民生、律法一把抓,常常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而导致同样的事件、同样的法条,在不同的地方判决不同。为了遏制这种事情继续发生,君豪干脆把后世类似于三权分立的东西拿出来。

也许思想不能在汉代用,但是这些方却是可以用的,戏志才,郭嘉他们都是智谋非凡之士,君豪只是稍稍一解释,他们就明白了个大概。其实君豪解释的已经很清楚了,只是原来叫做司空、司徒之类的名字,现在更直观而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