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侠刘海柱

2018-04-15 作者: 孔二狗
十九、大侠刘海柱

要找小北京麻烦的刘海柱究竟是什么人?因为刘海柱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是个重要的人物,所以必须要对他作一番介绍。

暂且不说刘海柱的那些事迹,光刘海柱的造型就够让人景仰的了。先从身材五官介绍此人——

当时他约三十三四岁,但看起来像是四十几岁,不是一般的沧桑;一米七八左右的身高,体重顶多110 斤,这还是“毛重”。他究竟有多瘦呢?二狗记得上初中一年级第一次打电子游戏“名将”的时候,选中了那个拿着双刀的木乃伊,二狗身边的一个同学惊呼:“这他妈的不是刘海柱吗?”可见刘海柱有多瘦。

此人的脸是长条的,根本没有什么肉,鼻子又高又挺、嘴唇薄薄、下巴尖尖。他的眉眼究竟是什么样的,全市也没几个人见过,因为此人无论春夏秋冬,都戴着一个斗笠!二狗活了26 年,唯一见过一个活的戴着斗笠的人就是他。他戴的斗笠极大,完全遮住了眼睛和眉毛,看起来十分阴冷:他能看见别人的眼睛,别人却看不见他的眼睛。他的这个斗笠,二狗曾经在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天涯明月刀》中见过,那个叫燕南飞的人总戴这样一个斗笠。二狗至今不知他这个斗笠是从哪弄来的,反正全东北应该仅此一顶。

他还与众不同地留了山羊胡子,虽然不是刻意修剪,但是十分有型。要知道,在20 世纪80 年代,全中国的男人都把胡子剃得干干净净。

他每天蹬着一双黄胶鞋,穿着一条蓝色帆布的七分裤或者说是九分裤。具体是几分裤二狗不清楚,反正从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流行的七分裤,人家刘海柱在80 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穿了,绝对领先潮流。他夏天通常不穿上衣,光着个膀子露出一身排骨,冬天的时候里面穿一件军棉袄,外面披一件披风。

他的坐骑也是一辆二八大卡自行车,但是这个“二八大卡”已经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地步:没有车踢子、没有瓦盖、没有后架、没有链盒子、没有车闸,连脚蹬子都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棒子。他骑在胯下,就像是骑着两个光秃秃的车轱辘。

可以想象,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头戴斗笠,光着膀子,肋条根根清晰可见,穿着一条七分裤,脸上唯一清晰可见的部分就是那些稀疏的山羊胡子,骑着一辆几乎只剩下两个车轱辘的“二八大卡”从你身边飞驰,你能不牢牢记住他?他肯定不是全市最有名、最厉害的混子,但他一定是全市最有型的混子。记得二狗上初中时,美术老师要求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画,基本上全班同学都是以刘海柱的形象为原型画出了那个“蓑笠翁”,可见此人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印象的确相当深刻。

二狗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刘海柱的情景。那时赵红兵尚未携高欢私奔,偶尔还带二狗去看电影,那天看的电影是《南北少林》。

那天二狗去的是市中心的文化影院,文化影院前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这个广场的一个作用就是法院经常来这里开公审大会,因此,还竖着一根旗杆。这根旗杆就在这个广场的正中央。

当时市里比较出名的有四个疯子和两个傻子,在两个傻子中有一个傻子非常有名,他姓白,大家都叫他白傻子。这个傻子什么都不懂,但是唱歌唱得非常好。他唱歌时的台风像杨坤,表情像孙楠,穿着像庞龙,嗓音像刀郎。一唱起来中气十足,从不跑调。白傻子的特点是表演欲特别强,哪里人多他去哪。20 世纪80 年代,人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18 英寸的彩电没几家有,而且即使有了也没几个台可看。因此,有了新电影,几乎全市的人都会去看。白傻子一听说“彩色宽银幕武打故事片”——《南北少林》即将在文化影院上映,第一时间就去了那里“走穴赶场”。那里真是人山人海,有点现在春运的样子。上世纪80 年代时,咱中国遍地都是彩旗,这个广场更不例外,广场内外彩旗飘飘,再配上6 幅《南北少林》的宣传画和大红的仿宋体字介绍,真有点节日的气氛。

“白兄弟,唱一个!”有小混混起哄。

“唱什么?”白傻子乐了。

“《霍元甲》!”大家都喜欢听这歌。

“昏睡百年……”白傻子陶醉地开唱了。

“好!”他的“粉丝”们鼓起掌来。

“国人渐已醒……”白傻子唱得真不错。

“……岂能让国土再糟践踏,这睡狮渐已醒!”二狗从来没听过哪个东北人把粤语歌唱得如此标准——正因为白傻子不识字,才不受字幕干扰,只是学着歌里面的发音。看来,有时候正常人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学起东西来反倒不如傻子。

“好!”掌声经久不息。

“白兄弟,还会唱什么?”

“《海灯法师》,范无病那个。”

“这样吧,你唱得这么好,干脆爬旗杆上去唱。你爬旗杆上去唱,下来我给你买三毛钱的瓜子。”几个小混混存心耍白傻子。

“大哥,真的?”

“真的!”

那天二狗才知道,白傻子不但唱歌不错,而且爬杆子也不比猴子差!

只见白傻子“刷刷”几下就爬到了旗杆的顶上,开始唱。一曲唱罢,下面又是掌声一片。

“大哥,给我买瓜子。”白傻子下来以后,傻了吧唧地跟人家要瓜子。

“谁说给你买瓜子了?我没说啊。”那几个小混混开始耍赖了。

“你说的呀。”

“谁听见了?”

这时那个小混混听见“啪”的一声,然后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一阵剧痛——他被人扇了一耳光。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刘海柱。

“柱子哥,怎么了?”小混混被吓得不轻。

“给白傻子买瓜子去!”刘海柱瘦归瘦,打人的力气可不小,这一耳光把小混混扇得眼冒金星。

“我逗白傻子玩呢!”那个小混混说。

“人家本来就傻,你还逗人家!”刘海柱力气不小,嗓门也够吓人的。

“傻子不就是被人逗着玩的吗?”那个小混混觉得很冤枉。

“**!傻子就不是人?傻子就不是爹妈养的?傻子就活该让你们逗着玩?”刘海柱真是讲理。

“柱子哥,我们错了!”

“麻利点,快点给白傻子买瓜子去,给他买6 毛钱的!”刘海柱一声令下,那个小混混赶紧去给白傻子买了6 毛钱的瓜子。

“什么玩意儿!抠皮子,挂‘马子’,追疯子,操傻子。你们这帮小逼崽子还有啥不能干?再欺负白傻子,我把你们全给剁喽!”刘海柱人很仗义,绝对是大侠的派头。

从那天开始,二狗崇拜死了刘海柱,而且后来听说,刘海柱打架,10次有8 次是因为打抱不平。

如果当地历史上有一个大侠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刘海柱。

因为他人仗义,爱打抱不平,所以有很多兄弟跟着他。上世纪80年代的混子没那么功利,打架都是谁下手狠谁说了算,图的都是个名声。所以在80 年代中后期,刘海柱的名字绝对是响当当的。直到现在,认识他的人也不少。

刘海柱并不是职业混子,他不偷不抢,当时的职业是修自行车。他修车又快又好,很少有返修的,在他那修自行车的用户对他都是交口称赞。有的时候他因为打架斗殴被拘留了,还真的有老主顾宁愿不骑自行车,也要等他放出来再修。当时修自行车的旁边都放一个气管子,别的修自行车的每打一次气,都收5 分钱,但刘海柱当年一分钱都没收过。

就是这个大侠刘海柱,现在要去找小北京的麻烦。

据说刘海柱被兄弟找去收拾小北京的那天,颇有小说中众多高手决战的意味:天正下着雷阵雨,轰隆隆的雷声伴着瓢泼大雨,虽然只是下午五六点,但是天已经黑了,什么都看不见。电闪雷鸣中,光着膀子戴着斗笠的刘海柱孤身一人站在那里,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手里提着的,是一把豁了刃的破菜刀。

“谁姓申?出来!”

“找小爷什么事儿?”小北京笑嘻嘻地走了出来。

“你打了我兄弟!你凭什么打我兄弟?”刘海柱一向讲理。

“他们要去我的旅馆里面找人。”

“住在你们旅馆的人骗走了我兄弟的女朋友!”

“他们的事儿我不知道,也管不了。但只要住在我的旅馆,谁也别想动他一根汗毛。”

“你怎么就那么牛逼?”

“我去你家里打人你乐意啊?”

“我当然也不乐意。但那潘大庆就是该打!凭什么勾引人家的对象?”

“打,可以。走出我旅馆的门一步,你就可以打。有耐心,你就可以在这里等着。”

“好,这件事算你有理,但你把我几个兄弟都打进医院了,怎么说?”

“他们违反了规矩,我就是要打,再来一次我还打。”

“嗯……你小子挺牛逼啊。”刘海柱最讲理,听了小北京这番话觉得没什么不妥,确实人家说得有道理。

“呵呵,我牛逼习惯了!”小北京已经跃跃欲试想动手了,以为说完这句话刘海柱会动手。

“你小子还算是条汉子!我走了,姓潘那小子什么时候从你们旅馆出来,你告诉我一声,我在十四中门口修自行车,我非废了他不可!”刘海柱居然转身走了。他肯定不是怕小北京,只是他的确讲道理,他觉得小北京说的话在理,而且人也不像是那些路边普通的小混子。

“呵呵,您走好!”

后来,小北京和刘海柱成了好朋友,颇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