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江湖风波起

2018-04-15 作者: 孔二狗
第1章:江湖风波起

这次与对方火拼,赵红兵组织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赵红兵、沈公子及丁小虎、大耳朵等人带领的二十多个西郊混子。这属于赵红兵的嫡系,战斗力极强,防弹防砍装备先进,只不过枪支弹药少了些,冷兵器居多。另外,王亮自从李四跑路以后和赵红兵走得也比较近,他也带着十来个人参与了。

第二类是张岳的手下,也有二十几个人。这些都是职业的混子,手头都挺硬,要枪有枪,要胆有胆。他们都希望自己也能像张岳一样成名,一听说现在有了这大场面,个个摩拳擦掌,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扬名的好机会,也是见证历史的机会,要是不让他们参与,他们肯定挺失落。

第三类是张岳召集的各路豪杰。这些英雄好汉都是来自于当地不同行业的混子,老大都或多或少和张岳有些交情,大概有一百多人,这些人多数都是被张岳赶鸭子上架的,真正开起火来他们肯定作鸟兽散。但是这些人毕竟人数众多,站在赵红兵和张岳的小弟身后,能壮壮声势,最起码也能起到个粉丝团的作用。

第这“三军总指挥”当然是赵红兵.

“走,上山!”和以往总开战前讨论会不同,在这次大战前,赵红兵等人根本没做任何讨论。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场已经可以称之为“战争”的恶战前,制定任何战术都是扯淡。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只能随机应变。

车队浩浩荡荡向南山进发。

和省城黑社会一水儿的黑色桑塔纳相比,当地混子的车队五花八门。高档的有沈公子的凯迪拉克,低档的有快报废的夏利;车队中不但掺杂着几辆挤满了人的白色面包车,还跟着七八台出租车。红车、白车、黑车、绿车,什么颜色的都有,好不热闹。

据说当天当地混子的各式枪支一共约50把,双管猎枪、口径、手枪、喷子,要什么有什么,简直就是个武器展览会。

当地郊区的南山有两大特色:一是高耸的白色人民英雄纪念碑,二是常年绿的松树。除了偶尔被积雪覆盖,远眺南山总是郁郁葱葱的景象。

南山的正面游人比较多,夏天的黄昏三四百人总是有的,尤其是热恋中的男女经常去南山公园搞对象。而南山的背面搞破鞋打“野战”的比较多,每晚十几对总是有的。虽然不排除在南山正面搞对象的男女一时情难自禁直接奔向后山的可能,但是毕竟不是谁都有气魄有胆量去的。所以,南山的正面人多,南山背面的人少。南山的正面有石头的台阶上山,南山的背面只有搞破鞋的人踩出来的土路。

坑,挖在南山后山的半山腰处。

也就是说,张岳叫人把坑挖在了胜地。这个地方,以前一直很黄,当天将会很暴力。

这天下着绵绵细雨,南山上全是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虽然才五点多,但是天已经灰蒙蒙的了。

赵红兵等人把车停好后,从正面上了山。尽管赵红兵年轻的时候可能也没在这里野战过,但毫无疑问,生于斯、长于斯的赵红兵对这南山上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

游人看见这些气势汹汹而且一看就是地痞的浩浩荡荡的大部队,纷纷让开。

很快,到了山顶,他们又走到了被雨水冲刷得雪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二十几年前,赵红兵、张岳、小纪、费四等人都曾在这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系着红领巾庄严宣誓:准备着,为实现**的伟大理想而奋斗!时刻准备着!朝气蓬勃的他们在呼喊这句口号时,胸口都有一团呼之欲出的火焰。如今,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几个大字仍在,并没有因为过去二十几年风雨的洗礼有任何更改,但他们的人生却似乎越来越没方向。

赵红兵站在泥泞的小路上,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些小兄弟们。那些二十出头的孩子虽然刚才一个个都在豪言壮语,现在却全安静了。那些孩子们的面部表情都很僵硬,喉结紧张得不停地上下抽搐,手不断地哆嗦,腿也在抖,没人说话。

参加过此战的丁小虎后来回忆说:在等待省城的黑社会上山时,几乎所有人的神经都快崩断了。

这世上,即使混黑社会的,又有几个人经历过这样的阵势?在这场即将开始的接近战争的斗殴开始前,又有谁能不紧张?看着眼前这个象征着“生死状”的大泥坑,谁的心都会一哆嗦。

“过来了!”赵红兵说得很轻松。

省城的黑社会也是从正面上山,然后从山顶的小路走下来。

看着那一百多人从山顶走下来,大家反而不紧张了。只见吴老板也在人丛中,而且走在最前面。他们这些人多数也都是廉价T恤,牛仔裤。看来,

无论哪里,混黑社会的小弟都没几个钱。

路滑,而且是下坡,吴老板他们走得并不快。天又下起来小雨,看不见太阳,天是灰白色的。

吴老板看见了站在松树林里的赵红兵、张岳,看见了他们身后头戴钢盔的二十几个兄弟和松林里站着的数不清的人。

看到这些,吴老板脚下一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跌坐在了泥泞的小路上,十分狼狈。

据说赵红兵忍不住笑了。他知道,吴老板是怕了,吓得腿软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