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个月前 作者: 猫不糖
第131章

第131章

所以要想知道哪个秋试讨论会最有影响力,看君子社的动向就知道了。

马六子与田九应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去。”

“也不用急于这一刻。”夏静月问陶掌柜,“掌柜的,你身上还有余钱吗?”

“大钱没小,但小钱,一两百银子还是能凑出来的。”陶掌柜往柜台上的银箱走去,打开银箱,问夏静月要多少钱。

夏静月说:“给马六子与田九一些碎银,他们去打探消息多少需要费点银子。”

陶掌柜给了两人每人五两散银和几百个铜钱,让他们不必省钱,银子花完了再回来拿,只要把夏静月交代的事办好就行了。

众人闲话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盆上的药汁也慢慢凝固成膏,成为正宗的龟苓膏。

陶掌柜摸了盆边,终于凉了,又端起盆子晃了晃,黑黑的一盆膏体极为结实。他又是紧张,又是激动地朝夏静月喊道:“夏姑娘,快来!成膏了!成了!”

夏静月放下笔走了过去,拿起旁边一把洗干净的长刀过来,先用刀面在龟苓膏上按了一按。见之不散后,用刀在膏中纵横划了几刀。

“拿勺子和碗过来。”

“来了!”陶子阳不仅从厨房端了碗和勺子过来,还把放凉的糖水一道带了出来。

众人目光灼灼地看着夏静月的一举一动,屏住呼吸,盯着夏静月把一块块黑色的膏体分在几个小碗中。

陈老首先按捺不住,端起碗,拿勺子弄了一口尝下。

立即皱起眉头吐了出来:“苦!这么苦的东西谁爱吃!”

夏静月不禁一笑,没想到这老头子这么馋,“干吃它当然苦了,得放糖调味。所以这就是我为何要让你们把糖得浓一点,甜一点。等明儿弄了牛奶过来,炼成炼奶配上这龟苓膏味道绝对不一样。”

陶子阳连忙勺了一半勺的糖水放在陈老的碗上,“师傅,徒儿给你加糖。”

龟苓膏加了糖之后,味道果然好多了,陈老尝了一口,这甜中透着微苦的感觉,极为清爽。更难得的是,吃着虽苦,但吃完后,那股苦味就变化为微甘在舌间萦绕着。

其他人见素来挑嘴的陈老都吃了,纷纷端起碗,加上了糖尝起来。

夏静月接过初雪递来的龟苓膏,吃了一口,纯野生药材做的,比种植药材做的好吃太多了。嫩嫩滑滑的,入口即化,清爽无比,令人开胃极了。尤其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来一碗,就太享受了。

“好吃!”蓝玉青一口气就把一碗的龟苓膏吃完了,“没想到土茯苓跟龟板一起搭配后,能做出这么好的东西来,以前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陶掌柜尝了几口,点评道:“甜中透着清苦,反倒使得风味独特,两相搭配,甜而不腻,能让人食欲大增,若是六月炎夏中将其冰镇一下再吃就更妙了。”

陈老吃完一碗后,意犹未尽地问夏静月:“你说加了牛奶味道更好?”

夏静月点头说:“是炼奶,它跟龟苓膏配起来就是绝配。”

陶子阳非常上道,马上说:“我这就去买半桶牛奶回来。”

“算你小子识相。”陈老满意地放下碗说道。

夏静月尝过龟苓膏后,又回去写写画画。

龟苓膏能解毒、解暑、解疮,滋阴补肾,养颜提神。

其中的主要材料龟板,能滋肾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陶掌柜凑过来看夏静月在写什么,见夏静月把功效写得极为详细,并写了数十张。问:“夏姑娘写这些功效出来有何用意?还有,为什么还要编故事?”

夏静月回答道:“这叫雅俗共赏。”

陶掌柜一愣:“何为雅?何为俗?”

“一物只要有补肾壮阳的功效,男人都会喜欢;一物只要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女人也都会喜欢。龟苓膏的功效这以上两种都有,只要把这功效宣传出去,不愁销路,这就是俗。”

“雅就是一种格调,一种高雅。当吃一种食物变成一种优雅与内涵时,那么它就能经久不衰,受人追棒。”

所以给龟苓膏编一个故事,一个传说,就相当于给了它安排了一个贵族的出身。那些自命风雅的人就会觉得吃了它脸上有光,吃了它就代表着身份,吃了它后自我感觉就超然于人了。

陶掌柜这会儿彻底地服了夏静月,这小姑娘年轻小小的,怎么就有这么多古灵精怪的主意呢?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还有,陶掌柜先给我准备好几斤芝麻,到时我有用。”

四月二十五的这一天,经过太阳晒了几天后,人们也初初感受到了夏天的那份炎热。

以君子社牵头,在楚河边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望楚论文赛,邀请众多京城举人前来谈书论文。

君子社模仿秋试出题,众多举子来答题,然后决出前三名。

这是一次极好的模拟试,凡是受到邀请的举人都来了,没有收到邀请帖子的,也有不少人过来凑热闹。

第一天是初试日,前来答题的举子足有百人。他们坐在水杉树林下,面前是书案纸墨,眼前是楚河风光,另有一番别致雅意。

夏静月坐在远处的一处山坡上,望着下面众举子答题,与初晴说道:“跟子阳他们说好了吗?待我们这边给信号,他们就炒芝麻。”

初晴示了示手中的红旗,“都说好了,我们这边一看他们收卷,就挥旗让他们开始。”

要说做什么吃食最香?最引诱人却又不觉得俗气?

自然是炒芝麻了!

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勾人食欲。

当然了,要不是考虑到这些才子举人的心理感受,夏静月还想让人摆一个烧烤摊呢,那绝对是香飘数里。

赛场中,举人们写好了卷子,纷纷交了上去。

今天来主持论文赛的,是楚国公世子薛明烨。收完卷子后,薛明烨走上讲台,正要发表讲话,鼻间突然闻到一股浓郁的芝麻香气。

场中举人们一大早就过来了,这时候早就饥肠辘辘,猛然闻到香气,一个个肚子叫得更响了。

旁边在协助的君子社成员见此,打了个眼色,让下人过去查看是哪个不长眼的。

不一会儿,下人急急走来,与君子社的人低语几句,并送上几张纸。

君子社的人看完,等薛明烨讲完话下台后,告诉于他。薛明烨看了那几张纸后,走了出去。

杏林堂摆的摊档在论文赛的上风口,摊口摆得极大,上面不仅挂着许多字画,还有一幅超长超大的八仙献膏图。

那字写得雄强伟壮,收放自如,那画画得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令人一眼看去就移不开目光。

这个摊位摆得极其风雅,若不是他们说,经过的人只道是哪位大儒在卖字画。

陶子阳见君子社的人来了,不慌不忙地迎了上去,长长一揖:“在下杏林堂陶子阳,见过诸位龙章凤姿的公子。”

薛明烨抬头望着那众多胸中藏丘壑、笔底气韵生的书画,暗生惊叹。

从刚刚的那几张纸中,他就认出了那正是今年京城文人最为向往的颜体书法。这一书法,常人得一便已属罕有,没想到这里竟然摆了这么多,还摆得这么随便。

“这书画,是夏姑娘所作吧。”薛明烨与左清羽交好,自然知道此字体最先传出来的人是夏静月,也就是左清羽的弟子。

陶子阳含笑点头说:“的确是,夏姑娘不仅擅于书画,还擅于美食。她在我们杏林堂制出了这龟苓膏,口感绝妙,回味无穷。秋闱将至,众举子埋头苦读,多为辛苦,此物最是解暑除烦,提神清心,最适合举人心闷时所服用。听闻君子社在此举行了望楚论文赛,夏姑娘便让我们来免费赠送于诸位举人才子品尝,祝愿今年众举子文思泉涌,金榜题名。”

“免费送与我们品尝?”薛明烨与友人面面相觑,这世上有这么好的事?

“对!往后两天的论文赛,我们杏林堂都会免费赞助各位才子龟苓膏,只要持有君子社邀请函的都可以免费领一碗。”陶子是笑眯眯地说完,又送上一份功效说明,“不过,东西虽好,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有以下情况的,我们不建议食用。”

说明书上,除了写明龟苓膏的功效,还有禁忌事项,罗列详细。

且不提纸上内容,就凭这字,这一张纸就很有收藏价值。外面流传出来的颜体例字非常少,有些人想学都找不到字样,这一张纸上的字数甚多,可以收藏又可以用来临摹字体。

薛明烨小心地将说明书收好了。

一旁的马六子与田九早就伶俐地去打了龟苓膏过来,淋上一勺炼奶,送给薛明烨等人品尝。

碗中黑糊糊的龟苓膏被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淋了淡黄色的甜炼奶,看上去清爽极了。

薛明烨身份尊贵,还没有在外面小摊吃过吃食呢,小厮见此连忙说让他试吃。

薛明烨却拒绝了,亲自尝了一口,苦中带甜,入口即化,爽口极了,是他从不曾吃过的东西。既新颖又美味,一下子就吃完了一碗。

吃完后,口中还回味着属于药材的甘味,浑身清爽。“好东西!这东西叫什么来着?”

陶子阳见薛明烨爱吃,吊起的心总算归位了,笑容也轻松了几分。“此物名为龟苓膏。”

“这名字倒也雅,行,我现在过去跟他们说一声,凡是有帖子的可以来领一碗品尝。”

薛明烨尝过此物,的确与众不同,不说看在左清羽与夏静月的脸面上,仅这非同一般的吃食,就足以推荐给他人。

陶子阳大喜,又作了一长揖,郑重说道:“多谢世子关照。”

“不必客气。”薛明烨让下人去传他的话,他舍不得走,因为这摊上挂着的字画,幅幅都是精品,令人心中生爱。

摊上所写的一幅幅字,都是龟苓膏的功效,内容虽然说不上雅,但那字实则一绝。

更别提那一幅八仙献膏图了,足有五米长,一米高,八位仙人形态不一。或喜或笑或怒或嗔,衣着不一,身材高矮亦不一,无一相同。

除了八位仙人外,画中仙宫如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有仙鹤,有古松,还有牡丹盛放。

唯一有一处相同的是,八位仙人手中都捧着一份切得四四方方小块的龟苓膏。只是那盛放的器具不同,有的是银盘盛放着的,有的是金碗盛放的,有的是玉碟盛放的……

薛明烨与君子社的公子们被这副画吸引了所有注意力。

夏静月的字流传得比较多,皆因那天有十几位小姐作诗,夏静月抄了十几份,可以分到的人不少。那些人再临摹传出去,就更多了。但她画的遥安奔凡图却只有一幅,据说后来传着传着,不知被谁夺了去,以至后来的人想见都无缘得见,被列为一大憾事。

没想到眼前就有这么大一幅八仙献膏图,让他们尽管看个够,他们如何不欣喜?

下人传了薛明烨的话后,立即有交完卷子好奇过来的举人来尝这龟苓膏。

风雅的字画,美味的龟苓膏,很快就吸引许多人前来,将摆摊团团围住。

才子们围着或是学字,或是观画,或是尝膏,热闹非凡。

人一多,薛明烨等人看图就不方便了,不禁暗恼,生恐这好画被人给弄坏弄破了,更担心以后再也欣赏不到此等好画。

陶子阳机灵着,捧着一本画册送到薛时烨面前:“这是夏姑娘亲自写和画的成语故事,小人送一份给世子品鉴,望世子笑纳。”

“成语故事?”薛明烨伸手接过。

陶子阳回道:“是的,这是与龟苓膏有关的成语故事。”

还有这稀罕物?薛明烨稀奇了,翻开一看,画册不厚,只有几页,但上面的画画得异常精美,字也多。

这是一则名为孔融让膏的故事。

故事大概是:传闻有一姓孔的大家族,族中子弟无数。有一个叫孔融的四岁孩子,有一天他得到了一碗龟苓膏,他却舍不得吃,而是让给了他的兄弟,长辈知道后都夸他有谦让的高尚品德……

薛明烨看完之后,又问陶子阳:“还有此类画册吗?”

故事有趣,最为重要的是里面有许多的字。

没错,就是字。

这么一本画册足可当成字帖来临,又因是夏静月亲笔写和画的,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陶子阳呵呵笑道:“明天我们会挂上另几则故事,有囫囵吞膏,望膏止渴等故事,可供各位才子观看欣赏。至于这么小的画册,数量有限,夏姑娘说了,就等到论文赛的第三天做为奖品,送给进阶到第三天的参赛举子。”

望楚论文赛是淘汰制,第一天有近百人参加,经过文章淘汰后,只有一半人能参加明天的论文赛;第二天再淘汰一半,到第三天,就仅留下二十名举子了。

为了准备这二十多本画册,险些没把夏静月给累坏。

陶子阳又对一脸惋惜的薛明灿说道:“这一副八仙献膏图是夏姑娘费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画好的,我们会小心地将它保存好,待三天论文赛结束后,将它送给君子社的各位君子。到时,请诸位君子点评批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