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1个月前 作者: 猫不糖
第158章

第158章

有了皇帝的这一番话,以后谁还敢跟她争抢才女之名?

正当顾幽又激动又高兴之时,一道长笑声传来,朝阳郡主走了过来,与顾幽笑道:“恭喜了,贺喜了,以后你就是顾女官了。”

“谢郡主之喜。”顾幽落落大方地回答道。

然而,朝阳郡主接下来的一番话,让顾幽脸色都变了。

“错了,你该谢的人不是本郡主,而是夏静月,你若不是托了她的福,哪来的女官可当的。借了人家的光,还不赶快给人家磕几个头谢谢人家。”朝阳郡主笑得极为热情地说道。

章节目录第359章挖坑

朝阳郡主的这一番话如一盆冰水浇灭了顾幽的满腔欢喜,她僵着身子,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

如顾幽这般心高气傲的人,如何受得了这样的话?

托了夏静月的福?借了夏静月的光?

又是夏静月!

怎么如此的阴魂不散!

顾幽这会儿一点也不喜欢做御前女官,若不是她还有理智存在,她早就直接回绝了这个该死的御前女官。

众目睽睽之下,顾幽在顾太傅十几年的教养下,心头翻腾不休,脸上仍然能维持着得体合宜的微笑。她不答朝阳郡主的话,反而温文尔雅地把问题抛给夏静月,“夏女官的确是洪福齐天,不仅在药盟得了威望,还得了全京人的赞赏,甚至令天下人都信服,真可谓是承天得运呀。”

夏静月眉头微扬,看着众人的目光古怪地落在她身上,尤其是皇帝眸中的不喜。

什么鬼的洪福齐天,什么鬼的承天得运,这些话全天下除了皇帝谁受得起?

顾幽这意思是她要造反?

真会给她拉仇恨的。

夏静月满脸疑惑地盯着顾幽看,纳闷地问道:“顾幽小姐,你是不是眼神有问题?若是眼神有问题,今儿来的大夫多,不如让他们给你诊断一下吧。”

朝阳郡主不明白夏静月话中的意思,问道:“顾幽的眼神怎么不好了?”

夏静月恭敬地朝皇帝与皇太后一福,说:“郡主您看,陛下与太后娘娘的福气比天大,运道如日中天,这么大的福,如此明耀的天运顾幽小姐都看不到,这不是眼神不好是什么?”

此时刚过午时,正是太阳极猛的时候,皇帝陛下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站在日头底下,整个人都仿佛被阳光镀了一层金子般,亮得令人眼睛都睁不开来。

皇帝站在那里,就像一个发光发热体,加上太后头上华贵的凤钗折射着阳光,闪闪发光,可不就是明耀如日嘛。

要说最会拍马屁的,最会看人脸色的,莫过于商人。庞道元立即瞪大了眼睛,露出敬畏与膜拜的眼神,“陛下不愧为天子!天之子!你们看,陛下和太后娘娘像不像画像中的天神?简直比庙里供奉的佛祖还要神威不凡!”

皇帝背后的官员突然跪下,大声直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话一喊出来,众人纷纷跪下,连连呼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看着又跪了一片片的人,再见自己身上与太后身上,的确是够亮够光的,再见那些人脸上的虔诚不似作假,皇帝的心情好到极点。“都平身吧。”

顾幽暗中欲吐血,本想给夏静月挖一个坑,没想到被夏静月借机拍了皇帝一记大马屁。

真是失策!太失策了!

暗暗内伤之余,她对夏静月总算正视起来,不敢再造次。

脑海中想到祖父的话,慢慢地静下心来。

她的确是太急躁了!对夏静月的嫉恨冲昏了头,竟然使了这昏招。

然而朝阳郡主却不依不饶地说道:“顾幽,你果然是眼神不好使呢,还没有升官上任呢,这眼睛就坏了,还是找御医来给你瞧瞧吧。”

顾幽心头恼极了朝阳郡主,也不知道这朝阳郡主怎么回事,这几年来总是喜欢找她的麻烦,尤其是喜欢看她的笑话,可恶之极。

但她方才的话没坑到夏静月,反把自己坑进去了,顾幽也是非常果断的人,立即朝皇帝与太后跪下,急得眼泪直掉:“顾幽有罪,因猛然受封为女官,皇恩浩荡之下太过激动,不想激动得一时语无伦次了,求陛下与太后娘娘恕罪……”

皇太后见顾幽哭了,心中不忍,连忙说道:“这孩子,怎么哭了,你也没说什么呀,起来吧。”

亲自扶了顾幽起来后,皇太后又朝阳郡主嗔怪道:“朝阳,你看你,又调皮了,要不是你瞎说话,怎么会好好地把顾幽弄哭了。”

朝阳郡主笑嘻嘻地挽着皇太后的手臂说:“皇伯母,方才您那般夸她却不夸我一句,侄女心里不高兴嘛。”

皇太后好气又好笑,“你都多大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

朝阳郡主撒娇道:“我再大,在皇伯母眼中也是个孩子嘛。”

皇帝与皇太后被朝阳郡主给逗笑了,两人不轻不重地说了朝阳郡主几句后,又对药盟的人勉励几句,便打道回宫了。

皇帝与皇太后离开之后,药盟的人总算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又难掩狂喜之色。

斗医大赛不仅办得成功,又得到两位大靖最尊贵的人捧场,并得到他们的肯定,还有什么荣耀比得上这个?

他们又纷纷向夏静月恭喜升官之喜,再三言明若是摆宴席定要请他们过去,还希望三天后的药盟医会夏静月能抽空前来。

夏静月一一应了,这会儿她正头大得很,莫名其妙地做官了,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呢。

对前途,对将来,她极为迷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做了,这完完全全打乱了她的人生规划。

这时候她无比想见韩潇,想与他讨论一下局势和将来。

可她被道喜的人团团围住,不得不应酬,好不容易挣脱圈子,那夏哲翰已一脸兴奋地等着她,不容分说地将她拉上马车,说要回府准备摆大宴邀请亲朋好友以及朝中官员。

“不用这么夸张吧?”夏静月拒绝说道:“不就是一个正六品的女官,至于吗?家里人吃一顿饭就行了!”

夏哲翰哪里愿意,这是大靖第一个御前女官,还是在皇帝身边行走了,更别提多有脸面了。

若换了平时,夏哲翰肯定要训斥夏静月一顿,可这一会儿,这个女儿给他争了大光,他正激动兴奋着呢,脾气也好了许多,有耐心给夏静月分析说:“在朝为官,这人情往来就必须得先做起来。请他们吃顿饭,再说几句场面话,表明告诉他们你也要做官了,大家以后都是同僚了,互相帮衬帮衬。”

夏静月纳闷说:“我不是只负责给皇帝与皇太后做药膳吗?又不用上朝的,算什么同僚……”

夏哲翰又给夏静月说了大通,总而言之,说是酒宴,就是相当于宣告会,相当于新人新入职,请老同事吃一顿饭,告诉大家我要加入你们的大家族,以后互相关照等等。

夏静月听明白了,便让夏哲翰帮着她张罗吧,既然躲不开了,那就只好慢慢地去学了。夏哲翰在官场上没有什么作为,但他一直在礼部做官,最懂这些东西,交给他来办也不怕逾越,更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妥的。

夏静月很想得开,既然无力改变的事实,那么就认真地面对,好好地做下去,争取得到最大的实处。

不过也仅此而已,其他的,譬如夏哲翰说什么以后对皇帝要死心塌地,对皇太后多加奉承之类,她听听就算了。

最关心她的老太太不懂官场的事,如今她唯一能找一个商量的人只有韩潇了。

下一步该怎么办,她急需与韩潇通通气。

突然从天而降的御前女官之位,夏静月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名堂,即使她这些日子名气大了些,可以前顾幽的名气更大,身份更高,为何不让顾幽做女官,反倒最先落到她头上了。

可这一天过去了,韩潇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把夏静月急得不行。

皇帝突然封了两个御前女官,此事像一阵风一般,迅速吹遍了整个京城。还有昨天斗医赛的精彩也被人绘声绘色地讨论了起来,一夜之间,夏静月的名气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同时,另一个御前女官顾幽也被人们提了起来,将她与夏静月相互比较起来。

顾幽成名太久,拥趸者甚多,夏静月虽然扬名时间短,但一桩桩的事,风头一天比一天盛,拥趸者竟不比顾幽少。只不过,顾幽的拥趸者以女人居多,而夏静月的拥趸者以男人为多,尤其是文人才子。

左清羽本来要去找夏静月道喜的,可他昨天带着君子社的人画下的斗医场面,特别是关于夏静月的画全都不翼而飞了。

“什么时候丢的?”

“不知道,昨天人太多,带去的东西也太多,我记得明明是跟画板笔墨等一起放着的,可昨儿搬回君子社一翻开,却没有了。”

“昨天就丢了,你现在才告诉我?”左清羽被君子社的一群饭桶气得不轻,昨天画的是草稿,今天本来是准备润色填画的,没想到底稿却不见了。

聿怀小郡王问道:“会不会放在其他地方了?或者再派人去冠英楼问问,是不是落在那里了。”

左清羽连忙说道:“赶紧地,派人去冠英楼瞧瞧,谁若拣到了送过来,本世子重重有赏。”

左清羽一连派了几批人马去找,把冠英楼和君子社都翻了个遍,那一箱底草还是无处可寻。

最后,左清羽把昨天画画的人都召集过来,趁着记忆还鲜明着,再将当时的场面画出来。

这是左清羽准备送给夏静月的一份大礼,一份大惊喜。他要赶在夏静月升官上任前,将它们画好送给夏静月,讨夏静月的欢心。

早朝之后,当朝皇帝的一道告示天下的圣旨传了出来——改革!

这一道改革圣旨给京城以及大靖各州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赞同无数,反对者也数之不清,然而因药盟改革之事皇帝的表现,还有斗医的大宣传,使得这份改革遭遇的阻力并不大。尤其是文人们的支持,给了皇帝很大的底气,在舆论上站住了要点。

满城人都在讨论改革之事,斗医与药盟的事慢慢地就淡了,都在讨论这改革能带来利弊。

在皇帝一推出改革书时,韩潇就收到了一份。

不出他所料,这份改革文太温和了,说是改革,但力度太小,怪不得朝中反对不大。

他看了几眼后便放下了,问费引:“查出来了吗?”

皇帝与皇太后突然出现在斗医赛中,又出乎意料地封了夏静月为御前女官,大大地扰乱了韩潇之后的一系列安排。

他立即派人去调查此事,调查其中的原因。

然而原因来自于后宫,韩潇力量最弱的地方也在那儿,使得暗部的调查非常艰难,一天一夜了还没有消息传出来。

费引凝重地回答道:“再过半个时辰应该消息要传出来了。”

也是经过这一次,他们才发现在后宫的经营太少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韩潇自小离宫,也没有母亲在宫中帮衬着,而那后宫又是全天下最混乱最多势力交错的地方。韩潇发展的时间太短,不像明王等皇子那样有母族相助发展了十几二十年,为了掌控朝中动向,他只好把精力放在朝廷之上,后宫那边就疏忽了。

经此一事,韩潇觉得有必要分出一部分人手来渗入后宫之中。

半个时辰后,暗部传来了消息,费引连忙来禀韩潇:“查出来的消息,皇太后之所以出宫,是因为之前听的小曲。”

“什么小曲?”韩潇放下手中的笔,沉声问道。

“这一个多月来,药盟之事闹得沸沸扬扬,那些写曲的,说书的便将此事编成了一个个故事。正好皇太后身子硬朗了些,来了兴致听曲子,就点了这一首,然后又听了一些关于夏姑娘的事迹,一时兴起,便拉了皇上一起出宫去看斗医赛。”

“御前女官的事呢?”韩潇问道。

费引苦笑说:“殿下您忘了?太后娘娘最喜欢一些女子事迹编成的小曲和说书,前朝就有御前女官,这些事儿的戏曲太后可是听了不少。听说太后年轻时,当年还是皇后时就想给先帝弄几个御前女官的……”

“如此说来,纯属巧合?”韩潇眉头深皱,站了起来,在书房中踱来踱去。

费引回答道:“看着像是巧合。”

韩潇站定,冷笑道:“本王可不信样样都这般巧合。你再派人去查,太后病才好,哪来的精神去听曲儿?查是谁提议让太后听小曲的?然后去查那唱小曲的人,有没有受人指使。”

费引立即去细查,可没想到,暗部的人才去查,那唱小曲的角儿竟然不小心掉到湖里淹死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