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1个月前 作者: 猫不糖
第173章

第173章

捅不死,但若是割头发绝对足够。

顾幽双腿一软,抓着那女官的手才没摔倒,她头丝散乱地披着,一双隐于发间的眼睛阴狠地盯着穆王。

可恶的穆王,还有那可恶的夏静月,最好别落在她顾幽手上!

万昭仪懒洋洋地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如秋带着宫女上来给万昭仪梳洗,并回禀道:“娘娘,早上顾女官投了帖子要来求见。”

万昭仪漱了口后,问:“何事?”

如秋把宫门前的事告之万昭仪,“听说顾女官被吓哭了,皇后娘娘请她到长春宫去了。娘娘,您要见见顾女官吗?穆王殿下那儿,您得管管了,不然被皇上知道……”

万昭仪拿起黛笔,对着铜镜画着眉毛,习以为常说道:“皇上知道了再关他几个月呗。”

“顾女官求见估计是想求娘娘说说情。”

“本宫为何要替她说情?”万昭仪放下眉笔,站了起来,伸手让宫女穿衣过来,“不过是个喜欢打雁的人罢了。”

如秋不明白这意思。

万昭仪睡了饱饱的一觉,心情甚好,说道:“终日打雁,反被雁啄。有些人哪,那么喜欢把穆王当枪使,偶尔被枪伤着了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不打雁,那雁啄你作什么?

啄瞎了眼才好呢。

顾幽在长春宫等着万昭仪召见,不想直到中午长春宫那边才来人说万昭仪身体不适,不见客。

宫里没有秘密,穆王差点剃了顾幽的头这件事很快地大家都知道了,然而却没人敢把这件事说到皇帝面前,因为这几天,皇帝的心情越来越暴躁了。

改革之事极为不顺,几个被皇帝委以重任的皇子不仅没把事情办妥,反而把事情弄得更是一团糟糕,反而要皇帝替他们收拾烂摊子。

“气死朕了!不过是几个小改革而已,一个个地跟朕唱反调,这帮该死的臣子!”

皇帝愤怒地在御书房中走来走去,钱公公与一众太监都敛气屏息,生恐被波及了。

顾幽拿着一卷刚抄好的文书进来,见此,上前垂眸低头行了一礼,说道:“皇上息怒,说到改革,下官倒有一个好人选,她一定有办法。”

“什么人?”皇帝停下脚步,立即问道。

顾幽抬起头,缓缓一笑,说:“夏女官。皇上别忘了,药盟的改革如此顺利,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下官听闻其中夏女官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想必对于改革之事,夏女官甚有经验。”

皇帝听之有理,他要推行的这个改革还是因药盟起的心,朝钱公公问道:“夏静月在哪儿?朕怎么好一段时间没看到她了。”

钱公公上前回道:“听说在准备给穆王殿下减肥的事。”

“那件小事先放一边,让她赶紧过来说说改革的事。”

顾幽慢慢地退到一边,唇边隐下一缕冷笑。

夏静月害得她如此狼狈,想置身事外?

想得倒美!

夏静月在去御膳房的路上意外遇到了明王妃。

每初逢一、五,是王妃进宫向后妃请安的日子,见到明王妃,夏静月才记起今天是十一月二十一了,再过几天就是皇帝的寿辰。

因去年办了万寿节,今年国库没钱,皇帝就不打算办万寿节了。

在去御膳房的路上,有一处地方种了两棵腊梅树,这时候,两棵腊梅已经开花了。从梅下经过,闻到淡淡的梅香,点点黄梅盛开争芳,给人在寒冷而萧条的冬季带来愉快的心情。

“夏女官。”明王妃免了夏静月的礼,从梅树下走来,笑道:“倒是巧了,在这儿碰到了夏女官。”

夏静月向明王妃请安之后,悄悄打量了几眼。

明王妃长得脸如圆月,杏眼柳眉,与广平侯夫人有些相像。说起来,广平侯夫人正是明王妃的大姐,大了明王妃十岁有余。

因广平侯贪墨兵饷的事情被爆了出来,已经被削了爵位,曾经在京城显赫一时的广平侯一家都成了庶人。

“夏女官这是要去御膳房吗?”

“回王妃的话,御膳房那边送来几样新鲜的食材,最近皇太后娘娘胃口不佳,下官去瞧瞧能不能做些新鲜的吃食给皇太后娘娘送去。”

“本妃听说,夏女官常在皇祖母处用膳?”

“不多,偶尔皇太后娘娘食欲不佳,就陪着吃了一些。”

“皇祖母对夏女官真好,三天两头可以与皇祖母一道用膳。本妃身为孙媳,一年之中见皇祖母的次数也不超过三次,今年眼看又要过年了,也只是八月十五那天随着母后一起拜见过皇祖母。”明王妃的话中透着淡淡的酸意。

夏静月讶然,莫非明王妃守在这里就是为了表示一下羡慕嫉妒恨?“下官还要去御膳房忙着,先行告辞了。”

明王妃叫住了夏静月,笑容可亲,“午膳刚过,离晚膳还早得很呢,夏女官也不必急于一时,不如咱们找个地方坐一坐,聊一聊体己话?”

夏静月不知明王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件的想法,正琢磨着找个什么法子不伤脸面地拒了,恰好后宫中又走出一队人来。

那走在最前面的女人,雍容华贵,一身紫色的锦袍显得气势非凡。

见到来人,众人纷纷见礼:“参见太子妃殿下!”

“免礼吧。”

夏静月这才知道这位是太子妃,上前行了一个官礼。身为御前女官有一点好处是不用动不动就下跪,可以行官礼作个揖就行了。

太子妃笑吟吟地走上来,目光在明王妃与夏静月身上打转了一圈,“皇嫂与夏女官在说什么呢?”

明王妃随意说道:“刚好巧遇了夏女官,说了几句家常话罢了。太子妃怎么也往这边过来了,不是正在母后那边说话吗?”

“母后说是这儿有两棵腊梅开了,本宫喜欢热闹,就过来瞧瞧,赏赏花。”

“本妃记得御花园北面有一处梅园,那儿也有腊梅,应该也开花了,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太子妃要赏花应去那儿才是。”

“这儿离长春宫近嘛。”

夏静月站在一边,看着两位皇妃都带着一脸的笑容,话中却打着机锋。她微垂下头,状似不感兴趣,暗暗地却竖起耳朵来听着她们话里暗藏的机锋。

多听,多看,就是她此趟进宫的目的。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看着宫里的是是非非,将来有一天进入这局中后,也有些底儿。

然而,没令夏静月旁观多久,战火很快就烧到她头上了。

太子妃转身向夏静月走来,态度亲昵了许多:“夏女官,母后说你做的几样药膳口味不错,不知本宫可否向夏女官请教一二?过些日子就是父皇的寿辰了,虽说今年不办万寿节,可身为儿媳总得尽尽孝心,这药膳本宫看着既新颖又养身,最适合送父皇不过了。”

这不是什么难事,夏静月应下了,说:“下官会整理一份药膳单子给太子妃娘娘送去。”

除了她最近制的茯苓糕,夏静月再根据皇帝的口味,整理一下宫廷常用的药膳方子送去便行,不用花费多少的时间,而且这些药膳都是宫廷常用的,也不怕惹出什么麻烦来。

太子妃先是谢了夏静月了一番,又说道:“如此就多谢夏女官了。本宫见夏女官事务不多,不如抽个空来东宫一趟,教本宫做药膳如何?本宫第一次下厨做药膳,心里总没个底儿。”

夏静月态度恭敬地先赞了太子妃的孝道,然后表示太子妃不懂尽可来问,只是要请她去东宫的话,太子妃得去皇上那儿请旨批准了她才能过去。

御前女官,是为皇帝做事的,哪怕是东宫太子,也不在她的服务范围之内。

夏静月虽然才做不久的女官,但打起官腔来也不比一些老油条官员逊色,不管对方说什么,表面上什么都答应了,但实际上什么都没答应。

当明王妃也参与过来,让夏静月也教她做药膳时,小娄子匆匆过来了,“夏女官,皇上有宣!”

夏静月与两位王妃告辞后,悄悄问小娄子皇帝找她有什么事?这几天皇帝心情不佳,她有多远就闪多远,免得遭受池鱼之殃。

听到小娄子说顾幽去了御书房,夏静月猜测又是顾幽在搞鬼。

果不其然,夏静月去了御书房后皇帝劈头就问她改革的事。

夏静月毫不掩饰她的错愕:“下官一介女子,不懂朝堂事务,是谁跟陛下推荐来问下官的?这学富五车的百官都毫无头绪,下官怎么会懂得?皇上,您莫不是被人给蒙骗了吧?”

顾幽在皇帝发怒之前站了出来,问道:“夏女官这是在藏私吗?”

“顾女官何出此言?”

“皇上推行的改革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业,如今想借鉴一下药盟的改革,你推三阻四的,不是在藏私是什么?”

夏静月落落大方地与皇帝说道:“药盟的改革下官只是提了一些意见,但详细的推行,以及具体的实施,全都是药盟中人在做。下官只是动了动嘴皮子,不敢居功。”

夏静月又说“有一句话叫做术有专攻,业有所长,陛下若是问下官与医药有关的问题,下官还能娓娓道来,可与政事有关的事情,下官实在是不敢妄言,以免误国误民。”

见皇帝神色不佳,夏静月一笑,说道:“下官虽然不懂朝政,但天下之事,相通之处不少,陛下不妨从精通改革的人中寻找人才。”

皇帝脑海中掠过一个人选,难道必须用他不成?

顾幽察颜观色,见皇帝似有所想,与夏静月笑道:“夏女官果然是精通此事,看来倒是没有找错人了。”

夏静月从容回答道:“陛下如此英明,必然早就心里有数了,只是暂时还没有眉目罢了。其实最怕的就是遇到顾女官这样的人,胡乱推荐人才,不是以专业和本领来推荐人才,而是随口胡诌,此举容易混淆了陛下英明的决定,顾女官往后还是谨慎建议为好。”

顾幽不甘示弱回答道:“然而夏女官的一番见解,显然于陛下有益,说明本官推荐的并没有错。”

“那是顾女官这次运气好,遇到我这么一个诚实的人,倘若是一个不懂装懂的,指不准为了升官发达怎么糊弄皇上呢。下次顾女官还是少插手朝政为好,囿于闺阁的女子,必然在见识上无法与可走四方的男儿相比,使得在见解上也过于狭隘。若是他事还好,错了也不大,还可弥补一二,但国家大事,还是少插手为好,以免祸害几代。”

顾幽不服此言,“既然我们是御前女官,也是朝中官员,为何不可言论?”

“顾女官别忘了,女官面前加了御前二字,而不是朝廷二字。为官之道,岂是这么好参与的?”御前女官,说到好听,最多是皇上的小秘书。

管理国家之事,哪是这么容易的?想现代那些做官的,先放到村上、镇上,再升到县,然后到市和省,一步步地从基层上去,里面学问可多了。

而顾幽,连米是多少钱一斤、包子多少钱一个都不知道,不知民间疾苦,如何敢放言去管朝中之事,国家大事?

还是那祖宗老话:术有专攻,业有所长,管理国家可不是作作诗,写写文章就能成就的。

皇帝伸手止住两个女官的争执,“以后顾女官专管文书之事,其余的不必理会了。”

皇帝此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显然不喜欢女子插手国家大事之中。之前听了顾幽的话,也是一时着急了才让人去找夏静月过来,现在醒神过来,才知道不妥。

这回神过来,皇帝多疑的毛病又生出来了,觉得顾幽管过头了……

对于改革的事,皇帝不是没有主意,也不是没有人选,只是他不想而已。

如今看来,他想在位期间有所作为,想在史册上留下光辉的一笔,不得不请这个儿子出来了。

好在,以他的身体状况,无法对他的帝位产生威胁。

五日一休沐,夏静月又熬过了五天之后,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天了。

这一天放衙后,夏静月立即往家里赶。大冷的天气,吃火锅是最好不过了。昨天晚上她就吩咐了初雪,让她留在家里准备火锅的食材。

夏静月趁着天色还早,去了菜市那边,买了不少新鲜的食材。

回到夏府,将食材给了下人后,听到松鹤堂那边传来阵阵笑语,间隔还有两道年轻男子的说话声,夏静月脚步又快了一点。

香桃见夏静月回来了,迎上来笑道:“小姐,今儿家里来客人了。”

“哪家的客人?”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