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2020-02-27 作者: 秦时明
第112章

高慧儿脑子轰的一下没了睡意,直接尖叫出声:“啊!”

黑影正帮她盖被子的手一僵,飞快的在她脖颈下方点了一下阻止了她继续尖叫招来人的可能。

动作不减的帮她盖好被子,说道:“不是说好今天还去烤鱼吗?”

原来是他啊。

高慧儿松了口气,示意他帮自己解开穴道。

黑影想了一下,就帮她解开了穴道。

高慧儿深呼了一口气,对他翻了个白眼:“原来是你啊!”

这家伙,大晚上神出鬼没的,吓死她了。

“还去烤鱼吗?”黑影问道。

高慧儿直接起身去穿鞋,说道:“去吧。”反正被他这一吓也没睡意了,不如起来去吃点夜宵。

“去哪?”

和之前一样,她还是被揽着腰,黑影也细心的替她遮去了外界的凉风。

“山上吧,要不你放我下来,我们走着去吧,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处很好的地方。”

她之前来山上下网抓鱼的时候,把这附近摸了个遍,知道哪里最适合生火烤鱼。

“天黑看不见,你指路,我带你去。”黑影没有放她下来的意思。

“好吧……”高慧儿撇撇嘴,指这路让他往左边拐:“走那边,那边河里的鱼多,而且还有小黄鱼,边上有岩石,在上面生火方便。”

“小黄鱼?”黑影微微挑眉,疑惑的说道。

“嗯,就比手掌大一点点,很不好逮,不过很好吃,就看你能不能逮到了。”

高慧儿笑着说道,知道他是用剑叉鱼的,话语中有些挑衅的意思。

这里没有渔网,之前高慧儿也知道里面有小黄鱼,只是因为渔网是自制的,只能逮到大鱼,小黄鱼压根逮不到,钓鱼的话她也没有那个时间,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吃到。

如果他真的能逮到小黄鱼,那她今天就真的有口福了。

第190章:作坊开业

以前,她就很喜欢吃烤的小黄鱼,在这里一次还没吃过,现在想想还真有些想念了。

“……”

丫头想吃小鱼?池塘里没有,还很不好逮。

黑影没有说话,按照高慧儿指的路线去了她说的地方。

和昨天一样,到地方之后,高慧儿坐着,黑影去捡柴火,回来生好火就开始去叉鱼。

事实证明,他绝对是个武功高手,而且还是眼力很好的那种。

巴掌大的小鱼,他很快就叉了一顿。

不过这次不是用剑叉的,而是用木棍。

并且被他叉上来的每个小鱼都是活的,只有尾巴被用木棍叉住。

高慧儿看得直乍舌,忽然说道:“艾成,你教我武功吧,我也要学。”

黑影愣了一下,嘴角缓缓翘起,没有说话。

黑影处理鱼,清洗干净,高慧儿往上面洒调料,再由黑影把洒好调料的鱼串到一根棍子上,拿着烤。

烤的小黄鱼很好吃,又是河里野生的,肉质很鲜嫩,巴掌大的小鱼,高慧儿连着吃了五六条。

黑影一直等着她吃饱了,自己才开始吃。

一直到很晚,黑影才送了高慧儿回去。

高慧儿站在二楼的平台上,看着黑影消失在夜空中,有些失神。

他到底为什么带着面具,又哄骗她,说他离开了。

也才十四岁而已,到底背负了什么。

他不说,高慧儿也不问,反正知道是他就好。

高慧儿看了眼屋后水家的方向,幽幽的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屋里。

第二天一早,高慧儿是被小九的尖叫声吵起来的。

“小姐,你昨晚干什么去了,上哪里逮的这么多小鱼?”

高慧儿猛的坐起来:“鱼?什么鱼?”

出来一看,却见二楼的平台上放了整整齐齐十个大缸,每个缸里都是密密麻麻的小黄鱼。

高慧儿恍然想起她昨晚说的话,扶了扶额,嘴角有些抽搐,对小九说道:

“让张大开在池塘边上挖一个小点的池塘,把这些鱼养起来吧。”

“哦。”

小九领命下去,临走还是疑惑的看那些鱼缸。

昨儿团圆节,高慧儿担任圣女的事情彻底传开了。

今天,十里八村不少好奇的人都来葫芦村凑热闹,看那传说中的的荆棘墙以及高家还有高慧儿。

当看到那高足足有五米高的一圈荆棘墙,再看看大片大片气派的牧场和大片的鱼塘,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葫芦村什么样,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因为葫芦村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是很穷的,很多人家连吃饱饭都做不到。

可现在,虽然那大片的牧场是高家的,但是葫芦村的人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啊。

更重要的是,听说那鱼塘还有村里人的分红。

而且他们还听说高家要办饼干作坊。

这作坊一办起来,招人自然是要招葫芦村的人的,葫芦村这是真的要翻身了啊。

葫芦村为什么叫葫芦村,就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环境,三面绝地,一面出口,可不就像个葫芦。

平常都没有外人来葫芦村,连路过的人都没有。

葫芦村是过去不是山就是沟,连个村子都没有,谁要经过?

可现在,尤其是团圆节之后。

葫芦村一天来的人比往年一年甚至几年来的外人都多。

附近村民有脑子灵活的就在自家门口设个水铺,去高家看荆棘墙口渴的就来喝口水,还能挣两个零花。

高慧儿看了,又给出了注意,让去山上采了新鲜的野菊花,或者婆婆丁泡进去,清热解渴。

这样的喝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连葫芦村的人也都喜欢上了这种口味,小孩子就去山上采了菊花和婆婆丁,回家自己晒了泡茶喝。

附近村里的人毕竟有限,葫芦村热闹了几天,就渐渐恢复了往日里的平静。

高慧儿也终于松了口气。

不然再这么下去,她都不敢出门了,这几天,她一出门,所有人的目光就像是探照灯一样,总能精准的找到她。

熟悉的就和她热情的打招呼,不熟悉的就又好的对着她笑,好奇的看她。

“慧儿丫头去地里啊。”

“慧儿丫头,来我家坐坐吧,刚泡了菊花茶给你尝尝。”

“慧儿丫头,饼干作坊什么时候开始招工呀。”

……

高慧儿是准备去大棚的,可刚走到村里,人们热情的招呼声就包围了她。

高慧儿笑着一一回应。

“明天吧,明天就开始招工。”

现在这样已经好很多了,之前刚从平安寺回来的那两天,她出门村里的人都不喊她慧儿丫头,而是喊‘圣女’。

现在这样还是她再三强调,说了好几遍之后的结果。

到自家大棚地里的时候,高慧儿都已经有些口干舌燥了。

王大伯正忙着移栽西红柿苗和花菜,抬头就看到高慧儿端着桌子上的茶杯猛灌水的样子,笑着打招呼。

“慧儿丫头,这是又被围攻了?哈哈哈,你现在可是这十里八村的大名人了,以后出门多带个人。”

喝了水,高慧儿这次觉得缓过神来了。

“唉,早知道就不当什么圣女了,现在好了,出了门都不能好好的了。”

“你呀,多少人羡慕你呢,你倒是嫌弃上了。”王大伯笑着说道。

高慧儿翻了个白眼,这或许就是有得有失吧。

“王大伯,移栽的怎么样了?”高慧儿转移话题,然后就抱着洒水壶开始洒水。

不过,这洒水壶却不是系统出品的,而是她找贺伟做的。

系统出品的洒水壶洒出来都是灵泉水,生命力太强,会大大缩短这些作物的生长时间,容易让人看出破绽。

她就做了个一模一样的洒水壶,混淆视听的同时也正好可以用这个稀释了灵泉水再浇水。

“还别说,你在哪里弄来的这些菜苗,长的特别好,你看这些西红柿,刚刚移栽的,就好像活过来了一样,压根就看不出来移栽过。”

说起大棚里的菜,王大伯很是兴奋。

这些菜长的好,他们家也能跟着挣钱,而且还都是从来都没见过的稀罕菜。

“也可能是温度的原因,而且在这大棚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长的好一些也是应该的。”高慧儿笑着睁眼说瞎话。

事实上,这些系统出品的极品菜种,就是把它们种到沙漠上,高慧儿都不怀疑它们的成活率,更别说是在大棚里天天有灵泉水灌浇着了。

“哈哈哈,要我说啊,这菜也和人一样,生活的舒服了,就能长的好。”王大伯开心的说着。

高慧儿笑了笑,浇了一会水,就把水壶递给了和王大伯一起看大棚的王丰收,让他继续浇水,自己则往里面走去看长在里面的小青菜和空心菜。

这些菜长的都很好,已经能吃了,高慧儿直接一样采了一把,打算回去炒着吃。

路过桃林的时候,高慧儿特意去了一趟桃林,给他们浇了些灵泉水才回去。

中午炒了青菜和空心菜,一家人吃着这从来没见过的菜,都很是满足开心。

下午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贺伟。

他早都想来找高慧儿了,只是不知道高慧儿家在哪里。

这次庙会之后,高慧儿名声大涨,他这才知道,高慧儿竟然是平安寺的圣女,直到今天才鼓足勇气找过来。

和他同行的是贺婆婆。

贺婆婆一过来,看着高家气派的院子,以及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牧场和鱼塘,惊得嘴巴都差点掉下来。

没想到高姑娘家里产业竟然这么多。

贺伟却没有在意这些,现在他一心都是他的雕刻作品。

今天正好是十一在门口守着,见到贺伟母子过来,他连忙就让人通报了高慧儿。

“贺婆婆,贺叔,你们怎么来了”高慧儿笑着打招呼,让他们坐下,又给石云介绍。

“娘,这是贺婆婆,这是贺叔,之前帮我做月饼拓子的,还有家里的洒水壶也全都是他做的。”

“高夫人。”

贺婆婆有些拘谨,之前不知道高慧儿的身份,她还能坦然以对。

但是现在,一想到她面对的是圣女,她就有些无措。

石云笑道:“叫什么高夫人啊,你比我大,按慧儿的叫法,我应该叫你一声大娘。”

石云和气的拉着贺婆婆说了会话,贺婆婆这才好了些。

“贺叔,你们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吗?”高慧儿笑着问贺伟。

贺伟也有些拘谨,见高慧儿问话,连忙就拿出了自己这次带来的木雕给高慧儿看。

“我自己按照你说的做了些木雕,可是总不得要领,就想着过来找你问问。”贺伟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

高慧儿看了一下他做的木雕,顿时就笑了:“贺叔,你这是还没有放开还在按照做家具的套路做。”

这些木雕的确很美,只是每个木雕都有腿,看着很奇怪。

贺伟不解的看她。

高慧儿想了一下,说道:“贺叔有没有看到过石雕,就是那些大户人家门口放的石狮子。”

贺伟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看到过。”

高慧儿笑道:“其实木雕和石雕差不多,只是一个用的是木头,一个用的是石头罢了,所以下面这些腿就不用了,咱们在做艺术品,不是家具。”

“不要腿。”

贺伟低头沉思,很快就有了思路。

“我还是太局限了。”

高慧儿没有再说什么,细节的东西她不懂,之所以能给贺伟指点一些,还是因为他现在思路没有开阔,还局限在做家具的时候。

因为农家都是土地,落灰多,还不好打理,所以一些大型的家具,柜子什么的都带有腿。

因为之前是做家具的,他一时半会没有转变过来,虽然上面变声了雕刻,但是下面却多了腿,看着四不像。

贺伟没见过木雕,只是觉得自己做的木雕怪怪的,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高慧儿见过啊,自然知道问题所在。

高慧儿和贺伟在这边讨论木雕,而石云则和贺婆婆在一边说话。

贺婆婆因为儿子,这些年可是愁白了头发,不怎么出门,和外人交流的也少,几乎没什么朋友。

今天来高家,和石云也说的开心,她心情也好了起来。

留了贺伟母子吃饭后,就由十一送他们回去了。

临走的时候,贺伟说道:“高姑娘,你说的手推车,我做了几个,等下让十一拉回来你试用一下看看合不合手,不合手我再改。”

高慧儿愣了一下,疑惑的看他,之前她有心让他做手推车,他拒绝了的,理由是手推车属于家具类。

贺伟憨憨的笑了笑,认真的说道:“手推车我不卖钱,所以不算。”

高慧儿笑笑,点头应了。

能这样想,说明他已经慢慢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了。

贺婆婆又有些激动了,看着儿子的样子,对高慧儿以及高家更加感激了,临走时还再三邀请石云,让她去镇上的话别忘了去他们家坐坐。

看着贺伟母子离开的身影,石云摇头叹了口气:“唉,都是可怜人啊。”

她和贺婆婆呆了一上午,对贺家的事情也知道了一些,对贺伟的遭遇很是同情。

十一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五个手推车,和高慧儿图纸上画的一模一样。

高慧儿笑了笑,再次感叹贺伟在这方面的天赋。

当时,那张图纸他只是看了一眼,后来他没答应,高慧儿就把图纸拿走了,没想到还是被他做出来了。

“饼干作坊开了,这些正好可以在作坊里用。”

第二天,饼干作坊开始招人。

和之前挖鱼塘招人一样,每家每户一个人,倒是没有排除哪家。

下午的时候,高慧儿定做的烤炉和木炭就送来了,面粉白糖之类的全部到位。

高慧儿带着方珍珍,小九,小七一头扎进了作坊,教授工人们做饼干的技慧。

作坊里招的大部分都是妇女,本就是围着锅台转的,和面什么的都很拿手,现在改成做饼干也学的很快。

奶和鸡蛋用的就是牧场里的,不用购买。

而且现在羊羔们都已经断奶,奶很充足。

两天之后,所有工人们就已经能上手了,小七和方珍珍一起在作坊里看着,石云也来作坊里帮忙。

高慧儿寻思了一下,干脆让石云当了个总调度,全面把关作坊的运营情况,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给她找个事做罢了。

石云刚开始的时候还挺紧张,害怕做不好,可几天下来,倒是越干越有劲,高慧儿也就放心了下来,把饼干做饭交给了石云和方珍珍两个去管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