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何谓猛将如云?

2020-02-27 作者: 掰玉米
第2章 何谓猛将如云?

李二陛下正在揣摩这个系统的用处,是不是吐蕃国相提出这个,系统就会出现选择题?不过意料中的选择题并没有来临。

沉吟了片刻。

此时,朝中百官各个面容愤慨,不过李二陛下还没有发话,因此其各位也不僭越,未有人发声。

李世明想了想,扫视在座,最终面色落在一个面容儒雅,但是眉间有一股肃杀之气的男子,出声道:“李尚书,谈谈你的看法。”

兵部尚书李绩当下拱手长揖,出声道:“臣请领兵五万,自去前线,三月之内,必横扫吐蕃,给陛下,给大唐一个交代。”

吐蕃国相的面色微微一变。

什么鬼,皇帝还没发话,你就请领兵开打了?

“叮,询问朝臣是是一个咸鱼皇帝最根本的素质,宿主已然领会咸鱼真谛,奖励咸鱼点+5!”

果然。

难不成还能理解错了咸鱼的意思?

李世明点了点头,出声道:“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众位卿家,可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既然吐蕃国相已然到了太极殿上,自然是要听听我大唐百官之言的!”

“嘿嘿,陛下,某老程许久没有活动过筋骨了。李尚书率先请战,占了陛下询问之尤,自请统帅,简直不当人子!某不服,我看这攻打吐蕃之战,需由某老程亲率,让吐蕃蛮夷,领略我大唐天威!”

说话的是一个身形挺拔的大汉,皮肤黝黑,凶相毕露。

正是卢国公程咬金!

当年瓦岗豪雄,后跟随李二陛下立下赫赫功劳,自是一员猛将!

吐蕃国相此时面色已经黑下来了,这什么鬼?皇帝让你们讨论打不打的事,这怎么就开始争夺统帅之位了,军国大策,怎能儿戏?

“咳咳……”

这时,一声淡淡的咳嗽又从殿内响彻。

一老臣缓缓上前,出声道:“陛下,李尚书和卢国公都是开国元勋,地位尊崇。区区吐蕃,那里劳两位前辈打架,某张亮自是右武卫大将军,自然要护卫大唐疆土。捍卫吐蕃之时,不如便让某来好了……”

殿内蠢蠢欲动的声音立刻多了起来,又一个人想出来,但是却被另外一个拽了回去,自己则冲出来,不等发话,程咬金一声冷喝,出声道:“一群不当人子的家伙,陛下调动你们驻防,一个个和懒牛一般,怎滴说道攻攘域外,一个个都撒欢了起来?”

那官员没说出来话,被憋了回去,面上却明显委屈。

娘希匹,你不也一样?

李二陛下没有发话,但此时吐蕃国相面上已经黑了一坨。

好好的和亲之事,怎么变成这般模样?

实际上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世家文官,以及御史台官员此时脸上都有点不好看。和亲是国策,这些不闻政事的武将集团那里知道国库如何?为了备战高句丽,全国都是紧缩期,吐蕃好打,打仗不用钱啊?

但毕竟吐蕃国相进来之前,李二陛下已经确定了拒绝和亲的政治正确,御史台官员自然也不好弹劾。尤其是向来喜欢喝李二陛下唱反调的大臣,后世号称千古人镜的魏徽阁下竟闭目不言。

朝堂上下除了他,那个敢弹劾李二陛下的政治正确?

即便是现如今坐在朝堂上的李二陛下,也知道国库空虚的一批,打架必然是劳民伤财,但是还未发言,如此多的武将跃跃欲试,也是令他心头震动。

大唐毕竟是大唐,玄甲铁骑纵横无匹,大唐猛士六合无敌。这可不是吹出来的,别说吐蕃,即便是突厥轻骑来去如风,但正面对上大唐猛士,那也是有来无回的局面。天可汗的名头,正儿八经打出来的。

而且大唐前期首重军功,这些汉子巴不得有个开疆拓土的上好机会。

他们是真想打。

自然,脸上洋溢的激动也是真的。

“吐蕃国相,既然我朝内百官的意见如此统一,那再谈和亲之事。即便朕是一国之君,也不好忤逆朝内重臣统一的意见吧?否则……朕岂不是成了昏君!”

吐蕃国相一咬牙,朝着李世民揖手,出声道:“还希望大唐天子认真考虑。毕竟战争乃是劳民伤财之举,若真的拼死一战,恐怕谁都讨不来好处!”

话音落下,朝内一个臣子忽然拱手,出声道:“皇兄,吐蕃国相此语不无道理。”

说话的,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兄弟,亲王李孝恭。

李二陛下微微一笑,站了起来,直接无视了李孝恭的话。虎目朝着吐蕃国相看去,出声道:“吐蕃国相,既然话已至此,那朕与今日,便立我大唐又一国策!”

声音清朗,掷地有声。

此言一出,无论是房玄龄,长孙无忌,还是岑文本,魏徽这些人,一个个面色大变。毕竟国策之语,乃是经过政事堂细心决策之后才确定下来的东西。

盛唐,并非皇权极致时代,李世民,更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帝王。

有些话,也并不是皇帝开口说了,就一定算的。

然而这下,李世民却真的开口了。

“此国策为: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吾李唐后人,世代如此,永不更替!”

李二皇帝的话掷地有声的落了下来,原本已经面色愤怒的魏徽闻言一愣,止住了上前进谏的意思,奇怪的打量了李世民一眼,闭目不言了起来。

房玄龄和岑文本,长孙无忌等人面色却是大变,同时眼中惊骇流转。

嘴角的苦涩,也丝丝浮现。

不过这三人均不是无脑之人,此时吐蕃国相尚在殿上,一旦伏请李二陛下收回成命,必然有损大唐天威,因此一个个不言不语。

朝中其余文臣见议政阁大臣都默然,自然会意,一个个缄默下来。

吐蕃国相只感觉震耳发聩,瞠目结舌。

愣了许久之后,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出声道:“吾必然将大唐天子的话说给我吐蕃国赞普,希望吐蕃与大唐,仍然能永结友好,免除刀兵之祸。”

这就是场面话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