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皇帝的威严之所在

2020-02-27 作者: 掰玉米
第4章 皇帝的威严之所在

看到李二陛下的脸色黑了,旁边的高阳公主已经有点战战兢兢,忙出声道:“父皇,我忽然想起妹妹找我有点事,此事改日再说吧!”

说着,冲出御书房。

李二陛下颇为无奈。

“李君羡,去房相府上,宣房家次子房遗爱进来一趟!”

“喏!”

外头一位一直时候的白袍大剑御前侍卫当即应声。此人英武不凡,最特殊的是发丝飘着几丝银白之色,更显得姿态不凡。

也是一位名将啊!

等等,李君羡,那么……武媚娘呢?

摸着下巴的李二陛下面带思虑,贞观年间,这位功臣之后已经入选宫中,成为了自己宫内侍女,不过之前的李二陛下,貌似一直不太待见这个从小苦难颇多,因而心机深厚的小美女。

李二陛下当然不是什么好人,后宫关系乱的一沓糊涂,什么嫂子什么弟媳妇都是有的。

但此时袁天罡已经测算过武氏乱国的天象,故而李二陛下对武媚娘早有防范。虽然是功臣之后,不好直接一刀宰了,但是平时不管不顾,恐怕也有不少的小鞋穿。

不过现在却是不好去宠幸这位传说中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自家的几位妃子都了不得,家世背景庞大的很。

一代名帝,貌似也并不是特别好办。

一边思索一边喝茶,没多久的功夫之后,李君羡喊话说带着房家二公子来了。世家之后,但却从来没见过他李二陛下的,只有他家老大见过,还是生下来过百天的时候,李二陛下为了显得体恤朝臣,去看了一眼。

房家遗爱进来之后,李二便看了过去。

长相是不错的,一米六的身高,而且挺拔壮硕。据悉,这房家第二字颇为勇武,一直想到军中效力,但是为人却并没有多聪明。有点笨拙,房家宰辅世家,怎么可能愿意让房二去刀口舔血呢?

再说了,毕竟还小。

房二今年只有十来岁,但是比同龄人看起来更成熟一些。

不符合当代审美。

房遗爱显得很拘谨,恭敬的行礼之后,出声道:“草民房遗爱,见过陛下!”

“嗯,平身吧!”

“喏!”

平身之后,房遗爱就站在一边不说话,也不知道皇帝陛下要说什么。然而皇帝陛下只是看了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几眼之后,就略有郁闷了。

小屁孩啊!

“赏金一锭,下去吧!”

看了一眼之后,李二实在是没有了兴趣,朝着旁边的太监看了一眼。打赏之后,房遗爱一连的懵逼,最终恍惚的喊了一声:“喏!”

退了下去。

君心难测,虽然太监和李君羡都搞不清楚李二陛下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还是没有人多问,不等李君羡退下,李二陛下再次发话道:“长安各寺内去给我找一个叫辩机的年轻和尚,就说朕要他进宫商谈佛法。尔乃百骑,不必亲去,让下面的人去办就好。”

这个叫辩机的和尚,就是高阳公主偷的和尚。

按照上一世的说法,历史是有着一定惯性的,所以李二陛下也不多想。只是简单的想测试一下,这个辩机和尚是不是会和高阳公主一见钟情。

其实皇家的这种事,很难说的。

李二陛下还有个皇妹,叫房陵公主。这位就是婚后和小辈通奸,并且被捉奸在床,令人臊眉怂眼。

李二陛下现在是有个想法的。

唐贞观,现在这个年头里面。虽然说是盛世,但是和现代一比,那就是妥妥的贫困户,人民都吃不饱饭的时候。因此一百多个咸鱼点,他是想要兑换一些红薯啦,土豆种子什么的,年年高产,饭就能吃饱了。

但是不用想,一旦他拿出这种突破性的东西,别人不用想,那个魏徽肯定会弹劾他不务正业。这个千古人镜向来以骂他为本职工作。而确实,作为皇帝,是要推进国家进程,捋清楚大走向的,不可以在小细节上面指导。

毕竟人只有一个,李二陛下要是去训练军队了,谁来管政治?

也就在此时,太监缓缓的上前,出声道:“陛下,这是侯公递上来的加急战报,事关安西战事。”

嗯,作为皇帝,每天看看奏折是肯定的。

他缓缓将手中的奏折接过来,打开来看了看。同时咸鱼系统也显示了这个奏折的属性,所以,一眼看过去就了解了。

高昌国近日联合突厥铁骑,声威强大,屡屡骚扰我国边境。

剿灭高昌国,谁干的嘞?

忘记了。

不过这个高昌国貌似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家,根本惹不起人的关注。若不是联合了突厥,估计连被提一嘴的必要都没有。都是一些游牧民族,养养羊什么的。战斗力差的可怜。

“喊人,到议政厅讨论。”

李二陛下拍了拍腿起身,同时对身旁的太监说道。

太监微微一愣,这是个什么说法?喊人?喊谁?

不过还不等他发问,李二陛下就已经走入御书房前往议政厅去了,王德暗暗叫苦,领会精神,见李二陛下的去向,忙安排人道“请房相,岑相,长孙郎君和魏公议政厅议事!”

李二陛下来到议政厅没多久,四位宰辅大臣当即前来商议情况。李二陛下把奏折扔了出去,当然不能独断专行,要博采众长。

众人传阅了手上的奏折之后,李二陛下也淡淡发问道:“诸位怎么看?”

诸位对视了一眼,大概是都明了了各自内心的想法,想了想之后,岑文本首先开口道:“臣以为,高昌国力弱势,但如芒在背,剿灭之行,已然势不可挡。不如设立安西都护府,徐徐图之。”

“臣附议!”

“……”

三位没有任何异议,都附议。

这完全不是什么大事,但理论上,上升到国家和战争高度的事情,都应该由宰辅和皇帝陛下共同决定。

李二陛下的心里也很清楚,安西都护府,历史上好像有这么个地方。

沉吟片刻,李二陛下点头道:“既然这件事确定下来了,朕有另外一个提议,希望各位表达一下态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