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朝堂辩论

2020-03-05 作者: 掰玉米
第78章 朝堂辩论

这个头让她开,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现在,长孙家在朝廷的实力如日中天,整个后宫都以皇后马首是瞻。

自己提拔皇后,估计没有几个人敢提反对意见。

要是反对的话,也只能是长孙无忌了。

可,那毕竟是他的亲妹妹,只要自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必说服他,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第二日早朝。

上次,外务部的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但这次,交通建设部,可就不一样了。

并不是因为皇后要出任部长,李二陛下,还未提到皇后之时,提议就已经被否决了。

“陛下,我大唐经过几场大战,虽说不上国库空虚,但,也需要休养生息,这个时候,不宜大兴土木。”房玄龄道。

“如何叫大兴土木?朕建设铁路,正是为了我大唐着想,有了铁路,我大唐南北东西交通时间,将会大幅缩短,对于我大唐民生,由百利而无一害。”李二陛下道。

“陛下,您觉得,万里长城如何?”房玄龄问道。

“乃是我华夏民族壮举,有了长城,极大的限制了外族对我华夏的侵袭。”李二陛下道。

“没错,陛下说的对,可,秦始皇修建长城时,长城上,死了十万民夫。”房玄龄弯腰拱手道。

一句话,让李二陛下怔在了当场。

房玄龄这小子,原来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那陛下,又如何评价大运河呢?”房玄龄又问道。

这次,李二陛下没说话。

自己要是说好处,房玄龄就一定会说隋炀帝暴政,才会导致大隋朝灭亡。

要是自己说坏处,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这帮朝臣,还真不好对付。

“陛下,您为大唐谋福利的心,臣等都理解,可是,现在外有强敌,实在不易大兴土木啊,而且,这铁路还只是陛下的推想,还不知是否可行,贸然动工,恐竹篮打水一场空啊。”房玄龄道。

听到这,李二陛下也就明白了。

这些人,是质疑自己。

“也罢,今天,就让你们开开眼界!”

“来人,把张悠之给朕叫过来,让他带上蒸汽机!”

“是。”太监应了一声,然后,就出了大殿。

这时,群臣们便议论纷纷了起来。

蒸汽机为何物?闻所未闻。

差不多过了小半个时辰,小太监便带着张悠之进来了。

在张悠之的身后,两个工部的工人费力的抬着蒸汽机,走进大殿后,就把它放在了地上。

“苦吃!苦吃!”

蒸汽机转动发出的声响,很快的就吸引了朝臣们的注意力。

一个个就像看到天外之物一样,一脸惊奇的看着眼前的机器。

“陛下,这,是何物啊?”房玄龄一脸诧异的问道。

“这,便是蒸汽机,众卿们,能否看出什么门道啊。”李二陛下倾下身子,笑问了一句。

朝臣们左看看,又看看,接着,便议论纷纷了起来。

“陛下,若是将这蒸汽机,放到车上,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马了?”杜如晦问道。

“嗯!不错,有眼光!”

李二陛下高兴的赞赏。

看来,自己的朝堂,也不是那么迂腐。

“只要气缸里有足够的温度,这机器,就能一直不停的动下去,而且,速度,会根据热量的增长而增长,如果用好了,要比马车块多了。”

“而且,马匹力量再大,也不过驼一车货物而已,但是如果用蒸汽机改良出的机车做牵引,一个机车,便可以顶十余辆马车!”

李二陛下说的一脸激动,武将们,也是颇有兴趣。

不过,文臣,可是一点笑容都没有。

尤其是魏征。

“陛下,有了这东西,是不是,马力就省了?”魏征问道。

“当然,有了它,我还用马车干什么。”李二陛下一愣,魏征,挺聪明的一人,怎么问出了这么没水平的问题?

“陛下,臣以为,这,是摧残人心的奇技淫巧,应当立即销毁!”魏征正色道。

“什么!?销毁!?”

李二陛下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这魏征,脑子没问题吧?

好东西不用,还要销毁?这什么逻辑?

“陛下,马力省,人力,自然会省。人不干活,自然会产生惰性,惰性一起,我整个大唐,就会失去活力。”

“这是其一,其二,如果这机车正式使用,那将会有一大批人,失去赖以生存的活计,这时,便会产生内忧!”

“所以,臣请求,销毁此等物件!以正我大唐民风!”

魏征说的慷慨激昂,朝廷许多大臣,都纷纷支持。

这时,李二陛下才反应过来,古人,讲究的是愚民政策。

他们可不管社会会不会向前发展,他们想的只是,维护故有阶级的统治。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弊端!

而这,也正是华夏会在清朝末期,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原因。

魏征,是一代名臣,不过,所处时代,决定了他的格局。

在封建时代,他是个好官,可,放在工业时代,他,就太落后了。

“魏相,朕,不同意你的观点。”

“既有了更好的办法,为什么还要因循守旧呢?推行机车铁路,我大唐的劳动力,就可以被解放出来,这些人,便可以为我大唐,创造更大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我大唐,最近新兴了一批大型作坊,这些作坊,都需要人啊,朕这么做,只是把他们,从可以替代的岗位,换到了另一个岗位而已,怎么会让他们产生惰性呢?”

“而且,东北地区的钢铁厂,正要投建,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正好,可以把这些闲置的劳动力,派往东北!人数多了,便可以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让他们成为我大唐的一份子,边疆,便不会起战事!”

“这,乃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众爱卿,你们觉得呢?”李二陛下笑问道。

朝臣们点了点头。

魏相说的有道理,但陛下,说的更有道理。

“陛下,我大唐,向来以农业为本,如此弃农从工,岂不是舍本逐末的行为?”魏征不死心,继续争辩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