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平定安南

2020-03-05 作者: 掰玉米
第120章 平定安南

安南国国君都能笑想到的问题,一代名将张士贵怎么能想不到?

想以逸待劳坐收渔利?张士贵可不给他这个机会。

火油加火箭,一把大火就把安南国国君的幻想烧的灰飞烟灭。

作为主将,张士贵自然知道,这片密密的雨林意味着什么。

要是让士兵强行度过,风险太大。所以,干脆就一把火烧了它,这样,大唐与安南之间,便是一片坦途,想什么时候攻过去,就什么时候攻过去。

熊熊大火少了三天三夜,整个天空都被烟染成了灰色。

这要是放在现代,这张士贵如此这般破坏植被,估计就该被拉去枪毙了。

其实这么烧,张士贵这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毕竟,他不能用士兵的生命开玩笑。

这一把大火,把安南国国王都给烧懵了:仗,还能这么打的吗?

现在,安南国国王傻了,没了雨林,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跟唐军交战了。

就在愣神的时候,安南国国王便在热浪对面,看到了飘忽不定的大唐军队。

大唐军队被热浪折射,宛如鬼神一般呼啸而来。

大地的震颤随之传来,安南国的战马,都已经吓得嘶鸣起来。

而就在安南国国君对是战是降举棋不定时,漫天的箭矢,便从天上落了下来。

安南国大军抬头,看到此场面,解释惊恐的瞪大了眼睛,接着,便是被一箭穿心,摔落于马下。

仅仅是一瞬间,安南国便伤亡了近万人。

安南国国王被当场射死,大王阵亡,剩下的士兵百年没了主心骨,树倒猢狲散,便都狼狈的逃离了战场。

双方还未接战,唐军,便已完胜。

这个结果,还真是出乎了张士贵的预料。

原本以为,他还要跟安南国军队厮杀一番的,谁能想到,一轮箭雨,便将他们杀的溃不成军。

看到了远处安南王的尸体,张士贵策马而动,提刀斩下国君的头颅后,便将它悬挂与旌旗之上。

有了安南国君的头颅,后面的仗,就好打多了。

虽然安南国国君被射杀,但,安南国的政治并没有乱。

国内,还有王子把持着朝政。

这位王子可不像他父亲那般酒囊饭袋,在前线军溃败之后,这位王子便马上命令溃败之军退守后方城池。

在城池前设陷阱,挖通护城河,妄图凭借地理优势,与大唐打一场持久战。

不仅如此,还派去使者,给大唐送信,承认错误,将一切罪责,都扣在老国王的头上。

这位王子还是挺厉害的,这两手下去,还真是让张士贵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安南国城下,陷阱密布,还有一道宽阔的护城河。

要是强攻,也能打下,只不过,伤亡会有些大。

毕竟,张士贵的部队,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火器兵种,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十几门火铳,百余之突火枪,剩下的,便都是火箭。

看了看高高的城头,张士贵忍不住骂娘。

皇帝这个偏心眼的,把好东西都给东北军了,他这西南军,真是穷的叮当响!

要是有薛仁贵部队的那些武器装备,他张士贵,同样也能打个漂亮仗!

不过,抱怨也没用,时机情况就在这摆着。

张士贵也没有冒进,而是给李二陛下送去了一封战报,报告了这的情况。

几天后,李二陛下便看到了这封战报。

当下,也是沉思了起来。

凭借安南国少主一系列的行为,李二陛下也就能断定,这,不是等闲之辈。

能在最快的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反应,这,是一位明主之举。

就算是强攻把安南国攻破,那又能如何?不好需要拥立一位新的国王?

再拥立一个不懂事的,还不如让着为懂事的少主继任。

只是,李二陛下有一个担心,毕竟,这小子的父亲,是死在大唐的手中,他若日后报复,难免会成为麻烦。

自己,得想一个两全之策。

想了一会后,李二陛下便决定,占领一部分安南领土。

在安南领土,修建防御工事,就这么,两国,隔着护城河相望。

大唐,留五万兵马驻守,只要安南国有动静,立刻出击!

张士贵接到命令后,便在护城河对岸,建立起了防御工事,留下副将与五万大军后,便率领剩余的五万大军返回原驻地。

毕竟,相比于安南,吐谷浑才是更为棘手的敌人。

吐谷浑位于大唐与吐蕃之间,别看国土面积小,但这个国家的战力可是异常强横。

保持了很多原始人习俗的他们耐力一场惊人,即便身上中箭后,也能拔出箭矢,继续拼死。

凶猛,野蛮,是大唐军队对他们的评价。

而且,他们占着地利之便,战斗时,是呈俯冲之势。

而大唐要是想对他们作战,便是仰攻,士气上,自然就会低上一些。

还好,之前大唐大败吐蕃之后,吐谷浑惧怕于大唐强悍的军事实力,暂时表现的很安稳,要不然,大唐就又要陷于两线作战的尴尬场面了。

这还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大唐在吐蕃设立了宣政院,现在,吐蕃已经是大唐的一个省份了。

万一大唐对吐谷浑起心思,一个从下往上打,一个从上往下打,那,吐谷浑就真的是被包饺子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敌对的两国中,大唐从西南抽调了十万大军后,吐谷浑还不敢擅动的原因。

安南国的事情很快得到了处理,新任安南国国王对大唐很友好,并没有因为父仇而跟大唐敌对。

他们同意年年朝贡,岁岁称臣,并送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希望平息大唐的怒火。

虽然大唐已经没有了进攻之势,但这位新任国王可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这次,他们能挺住,是因为大唐的精锐没来,如果把李二陛下惹急了,从东北把薛仁贵的部队抽调过来,那,就是他们有十倍的兵力,也抵挡不住。

虽然他人在安南,但,百济那边的战事,他也是知道的。

两军交战,大唐仅仅付出了千余人的代价,就歼灭了百济,二十万的军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