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改革科举

2020-03-06 作者: 掰玉米
第287章 改革科举

而且,因为他站得高,所以,很骄傲,不会把任何人的意见放在眼里。

的确,作为一个臣子来说,长孙无忌,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个了。

自身,做到了文臣之首,而且,也算是文武兼备,毕竟,也是出征打过仗的。

文臣武将中,他都能插上话,而且,亲妹妹,还是当今皇后,亲侄子,还是太子,未来的帝王。

因为这些光环集于一身,就是同样权倾朝野的房玄龄,也不能跟他相比。

不过,李二陛下可不能让他这么一直得意下去,人要是太过得意,那是会飘的。

别人飘,那很好往下压,但是长孙无忌要是飘了,虽然不会造成什么致命的后果,但,也是很难处理的。

就像当时推行教育,长孙无忌跟房玄龄有了冲突一样,这次,两人因为世家大族的发展问题,也产生了冲突。

房玄龄认为,无论什么,都比不过皇权,为了世家大族的长久发展,应该顺应李二陛下的意思。

不过,长孙无忌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房玄龄是被李二陛下给吓破了胆,世家大族,就应该联合起来,给李二陛下压力,让李二陛下屈服。

结果,当然是房玄龄胜了。

毕竟,世家大族们,不是长孙家族,没有长孙家族那么硬实的底气,他们,终究还是不敢跟李二陛下硬碰硬。

当时,跟长孙无忌他们一起,完全是顺势而为,要是不联合起来对付李二陛下,那就显得有些不合群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房玄龄站出来了,他们,就有了另一个归属。

最开始,是三成,慢慢的,就到了四成五成,最后,几乎全部的世家大族都站到了房玄龄这边。

毕竟,道理在那摆着呢,而且,跟着李二陛下混,也未必会少赚多少钱。

长孙无忌房玄龄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啊!那卫生巾卖的,就连他们家丫鬟都备了一大堆,还有铅笔、拖鞋、暖水袋。

这些,可都是李二陛下给提供的买卖啊,这些买卖,可比他们的传统产业,赚的钱多的多了。

要说唯一的不平衡,就是他们干活,让李二陛下拿大头了,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东西都是人家提供的,他们,就只是负责生产与售卖。

别的无所谓,稳定最好,能跟皇帝的利益绑在一起,那,多多少少,心里都会安全一些。

毕竟,皇帝也不想赔钱,只要皇帝不赔钱,他们,就没事。

长孙无忌,算是彻底的孤立无援了,不过,他还是不服气。

毕竟,他跟别的世家大族不一样,别的世家大族,产业跟他可是没法比。

几乎长安城四分之一的买卖,都是长孙无忌的,他的传统产业的收益,可是不比新兴的商品经济的收益要少的。

虽然很不服气,但,毕竟他已经没有了支持者,就算反对,也不敢再朝堂上,多说些什么了。

朝堂上没动静,就只是在商场上,负隅顽抗而已。

长孙无忌还是很厉害的,毕竟,家族底蕴在那摆着呢,他真的开始认真的跟李二陛下的皇弟们竞争起来,皇弟们,可是稍稍有些吃不消的。

不过,这些对于李二陛下来说,都是小问题,你不投降,咱们就接着耗呗,朕还不信,满朝文武加上朕的力量,还斗不过你一个长孙无忌了!

商战,算是这么打了起来,虽然最开始,长孙无忌占到了一些便宜,但,很快就被皇弟们的联合给打败了。

酒馆歇业,旅社关门,原本的四分之一,就只剩下了不到一半在继续坚持。

不过,也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了,毕竟,李二陛下,也在全力的打压他。

长孙无忌还挺能撑的,不过,毕竟李二陛下这边的实力,更为强大,撑了半个月,就全部歇业了。

长孙无忌,是彻底的败了,不过,长孙家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还有卫生巾厂,与铅笔厂在顶着。

这两个厂的收益,已经顶上长孙家整体收益的三分之一了,其实,这已经很多了,要是长孙无忌一开始,就认真的弄这个的话,现在,也不至于这么难看。

长孙无忌,已经告病不上朝了,这,也算是他最后的抗议了,不过,这对李二陛下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没他一个长孙无忌,朝政,照常运行,六部,也不会有任何的异常。

李二陛下早已经把六部都独立了出去,虽然长孙无忌挂着尚书令的称号,不过,他真正能管的,也就只有吏部与礼部而已。

这两个部门,其实挺鸡肋的。

吏部就是官员的调动,现在朝政稳定,这吏部,就像是个清水衙门一样。

至于礼部,就更没什么意义了,就只是负责日常祭祀等礼仪问题。

真正有用的,是工部刑部户部兵部,但这些部门,李二陛下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

这些部门掌握在类容不下的手里,就算是长孙无忌想捣乱,他也没有办法。

一切,总算是稳定了,等张悠之的工部扩建完毕,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给世家大族以及皇亲国戚们,提供新的工具以及赚钱的法子了。

虽然,这样有些偏向,但,这也没办法,毕竟,民智未开,只能由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富强国家。

不过虽是如此,但,平民,也是可以翻身的,他们翻身的途径,一是搞发明创造,二,就是好好读书。

这读书,可并不是为了应付科举的。

虽然现在的科举,还是旧式科举,但,有朝一日,李二陛下,一定会把现在的科举制改掉的。

虽然,科举制确实会为大唐提供管理国家的人才,不过,还是有些局限。

李二陛下的设想是,科举制,不仅仅要提供从政的人才,还要提供从商的人才,从工的人才。

总之,要让这个科举制,为社会服务。

改革科举,就是现阶段,李二陛下需要想的问题了,如果改好了,那,就是国富民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