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凯旋

2020-03-06 作者: 掰玉米
第391章 凯旋

他们不敢打了。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十八万俄军冲出去,冲回来的,居然是一大批唐军,他们也就能猜到,那十八万俄军,应该是全军覆没了。

十八万俄军都不是唐军的对手,就更不用说,是他们这两万惊弓之鸟了。

守城,必死无疑,投降,尚有一线生机。

他们也不傻,当然选择投降。

这次投降,没有一个人有异议,他们可是被大唐给打怕了。

李恪也接受他们的投降,战争已经胜利了,这些人杀不杀,已经没有意义了。

守城的俄军统帅表示,想要归入大唐治下,成为大唐多民族的一员,愿为大唐,永戍西伯利亚。

他们还是真心的,因为他们知道,就这么回去,沙皇,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与其回去等死,还不如投诚唐军,唐军如果愿意,他们,就能在西伯利亚地区生存下去。

不过,李恪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李恪深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二陛下废了好打的劲,才把漠北的若干民族,都弄到澳洲去,这样,才算永久的解决了北漠之患。

敢赶走一匹狼,怎么能又引进一批呢?

虽然,李恪打胜了,但,他也并未因此而小看俄国人,如果,这次不是他用计,而是真刀真枪的跟俄国人干,那,损失可是很大的。

他们现在表示臣服大唐,愿成为大唐的子民,但,一旦他们成长起来,在此地建立新兴国家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要是反叛,大唐可不好处理了。

所以,哪来回哪去,两国,就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为界,我不去骚扰你,但同时,你也别来惹我。

剩下的俄军也没办法,既然大唐不要他们,那就只能原路返回了。

不过,回到俄国后,他们可不敢把实情禀告给沙皇。

二十万人,几乎让对面十万人全歼,这事要是让沙皇知道了,那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死,都是享受的事情了。

他们说,唐军远征他们,出动了五十万兵力,在他们的浴血奋战下,斩杀唐军三十万人,但终究因为敌众我寡,导致城破,主将战死,只有他们,拼死突围了出来。

明明是战败方,但,却把自己塑造的跟英雄一样。不是他们脸皮厚,他们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就只能,这样保住自己的性命了。

他们说的,有些夸张了,唐军出动五十万,他们居然能有这种战力,根本不可能。

虽然沙皇有些自大,但是,自己的军队几斤几两他是很清楚的。

他也知道,这些人,就是在吹牛,实际上,不一定让人家打的多惨呢,但即便知道,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是面子问题。

他不能让自己的臣民知道,他的二十万大军,被大唐近乎全军覆没了啊!

虽然大唐很强,但是,他们也不能弱,虽然阵亡了十八万,但,唐军的阵亡数量,也巨憝不能小于二十万。

这样,双方阵亡比差不多,面子上,也就过的去了。

实质上,唐军连一万人都没有阵亡,就是在拼刺的时候,阵亡了几千人而已。

这个,他们是不敢说的。

沙皇虽然也知道,他们是这场战斗的耻辱,不过,也还是把他们当做英雄一样包装了起来,而且大书特书,把这个消息,散了出去。

几乎周边所有的国家,都知道沙俄跟大唐,进行了一张大战,

虽然这个结果有些夸张,但,谁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这下,对沙俄,这些国家都忌惮了起来,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沙俄强势崛起,万一,真有他们说的那种本事呢?

沙俄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们不求战无不胜,只求现在,别的国家别来趁机捞一把。

刚刚经历一场大战,他们现在的国力已经非常空虚,而且,主力部队几乎在西西伯利亚平原被大唐全歼,他们现在,已经没什么战力了。

虽然,国内人口还有很多,但是,把这些人口转化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没有那么多枪械了啊!

大量的枪械,都已经落入到了大唐的手中,再想制造出那么多的火枪来,得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就是他们国力最空虚的时刻,要是这个时候,有国家入侵,他们,是根本抵挡不住的。

俄国军队激战大唐军队,双方都损失惨重,这样的消息,很快就再西亚传开,就连薛仁贵,都听到了这个事情。

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薛仁贵马上利用电台跟大唐求证,结果,就知道了,这就是俄国人吹的牛逼。

李二陛下还真是被沙皇给逗笑了,这样的惨败,竟然让他们描绘成势均力敌,甚至还占据了优势的战斗,这脸皮,也是够厚的。

不过,这也变相的说明了,沙皇的头脑,是好用的。

毕竟,也是开国皇帝,开国皇帝,一般来说,都是有能力的。

这个沙俄,未来也会是大唐强力的对手之一啊。

虽然他们现在的战力不行,但,毕竟占据着东欧平原这一有利地区,相信,通过几年的发展,他们,应该会很快的崛起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对这个国家,李二陛下,可得严加防范了。

两国之间,虽然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作为国界,但,沙俄,一定是想越过国界,得到更大的土地的,所以,李二陛下,也要在此地,设立防线了,不能,人家来一回,派兵打一回,那样,消耗也太大了。

李二陛下运去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他要在乌拉尔地区,再建一座堡垒。

这个地方有天堑,而且,周围也就只有西部有沙俄这个敌人,所以,堡垒之中,有五万守军,绰绰有余了。

五万士兵,留在了西西伯利亚,而李恪,则是带着剩余的士兵,回到了长安。

这次,他也是功成名就,在火器时代,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他,这也是前无古人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