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洪灾

2020-03-11 作者: 掰玉米
第422章 洪灾

三方商定,约定在利比亚北部最大城市利比里亚进行会盟。

这次会盟,得到了李二陛下的认同,这个结果,正是李二陛下想要的。

李二陛下很支持,不过,埃及国王可并不想去,原因也很简单,会盟的地点在别国,他担心,遇到刺杀。

毕竟,就连李恪这个大唐皇子都遇到了刺客,就不用说,他这个小国的国王了。

埃及国王坚持要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谈,李恪也询问了默罕默德的意见,而默罕穆德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默罕默德这么痛快,倒是让埃及国王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而这个时候,李恪也就能明白,这两国的军事实力为什么差这么多了。

兵耸耸一个,将怂怂一窝,国家领袖都这么胆小怕事,那他国家下的士兵还能好到哪去?

不过,李恪也并不在乎这些,只要他们能把会盟谈下来,其余的,就都不算事情。

在商定好之后,默罕默德便从利比里亚赶到了开罗。

穆罕默德是个中东人,因为中东地区多战乱,后来就变成了“雇佣军”。

他是西欧联军的雇佣军,在他的军队被大唐军队打散后,他便召集了一些散兵游勇,在利比亚地区招兵买马做了“山大王”。

默罕默德约有一米九左右,体格魁梧,而仅有一米六五左右的瘦小的埃及国王在他面前,根本就不起眼。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看到穆罕默德这个侵略者,埃及国王可是气坏了,不过,虽然生气,但他也不敢说什么。

一是因为李恪事先交代过,二,就是这个默罕默德长的比较凶悍,稍微一瞪眼睛,埃及国王就浑身发颤。

他们的恩怨先放在一边,谈判的事情,他们得给自己弄好。

双方的讨论点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两国中间的那片争议地。

埃及国王坚持要让默罕默德归还,不过默罕默德根本就不把埃及国王放在眼里,声称要是想要土地,就派兵去打。

埃及国王被噎的没脾气,就只能求助于李恪,这种事,李恪也不好处理,不过,还是给了他们一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两方都在争议地驻军,在该地的正中心一分为二,一边是默罕默德的地区,一方是埃及的地区。

这下,两方的心里也算都平衡了,在李恪的斡旋下,双方也算是达成了共识,同意在结盟期间不会发生军事冲突。

事算是这么定下来了,签好《开罗协议》后,李恪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二陛下。

得到这个消息后,李二陛下便直奔御书房而去,那里有一幅自己标注的世界地图,现在,形式有发生了新变化,自己要去改动一下了。

这阵子,李二陛下一直在御书房跟机要室之间来回跑,皇后那也没时间去,上次答应了人家,结果,又放了人家鸽子,估计现在,一定再骂自己不守信用呢吧?

李二陛下也不想这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情况有些复杂,李二陛下,也没那个心思去想男女之事了。

摊开地图,地图上标记的地方都是大唐以及大唐的实际控制区,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利比亚。

这是好事,这样,对于欧洲国家的防范,就不用由大唐单独扛着了。

之前,虽然也有埃及,但是埃及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差了,纵使有几十万军队,但,根本就形同虚设,要是真打起来一点用都没有。

但是利比亚不一样,利比亚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大唐能援助一下,让他们的经济也发展上来的话,那,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让欧洲国家头疼的存在。

这对大唐来说,是好事。

李二陛下正琢磨着如何控制地中海地区,这个时候,太监便急急忙忙的走进来了。

“陛下,河南急报!”

一听到“急报”这两个字,李二陛下就头疼的很,国外刚刚出事,国内怎么又出事了?

李二陛下接过了太监手中的急报,然后,便看了起来。

看完,李二陛下的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川”。

河南,爆发了一场洪灾,已经有几个城的人受灾,十几万人流离失所。

数十万的难民四处流窜,造成了整个朝廷的动荡,这事要及时处理,否则,后果会极为严重!

这事,必须及时处理!

河南可是正正经经的中原啊,那是华夏民族的根源,河南,可一定不能出问题!

这次,河南暴雨连天,黄河决堤,是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灾害了。

洪灾可是一个比瘟疫还难处理的事情,如果爆发瘟疫,可以隔离并用特效药治疗,可是,洪灾不行啊!

李二陛下不是大禹他爹,手中没有息壤,发洪水了,就只能上人力啊!

黄河决堤,这事,李二陛下还真没有什么能一劳永逸的办法,毕竟,黄河问题,在二十一世纪,都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啊!

这不单单是科技的问题,更是生态的问题,黄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所以,上游的水土流失严重,泥沙都跟着河流来到了下游,这样就抬高了下游的河床。

下游河床一高,水位就自然而然的上升,而这个时候,人们为了黄河不决堤,就会再修建堤坝。

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就造成了黄河成为了地上河,这个时候,原本的母亲河,也就成为了巨大的隐患。

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在黄河下游的半空中浮着,一旦水库破裂,那,洪水就回淹没沿岸城市。

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洪灾爆发后,李二陛下赶紧派人带着银两与粮食前去赈灾,灾民,能少损失一些就少损失一些,这些,可都是大唐的有生力量啊。

大唐,钱不金贵,粮食不金贵,最金贵的,就是人了!

这次洪灾的天气很不好,连天大雨,道路泥泞,寻常路段根本不能同行,就只能用铁路运输,不过,就只有一条铁路线,要负责百万人的生活,还是很吃力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