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中元

2020-03-18 作者: 请叫我8号
第232章 中元

柳黎给伤疤上抹了厚厚一层白玉兰花膏,尽管这个膏药装在了翠绿翠绿的翡翠瓶子里,尽管这个膏药的原材料听起来很唬人,但是柳黎并不抱希望它可以让伤口的疤痕去无踪。

治治小打小摔弄出来的伤还好,这么深的口子它要是能痊愈,现在也不会想出那么多法子各种激光治疗去疤痕了。

不过抹总比不抹来得好,她腹部的伤疤确实淡了些,算是心理安慰了吧。

其实直到回驿馆前,柳黎心里还抱着一线希望她今晚推开房门能够看到君惊鸿。

可惜生活像一把无情的刀,虽然没能够对她造成一万点暴击但也让她失落难过。

不过从她受伤到现在的时间来算,除非君惊鸿轻装便行快马加鞭不搞排场,要不然他想赶到这儿还得些时间。

更有可能的是君惊鸿此刻正在王府陪着他的“月儿妹妹”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理想,不对,现在这个天下不了雪,那就看花看星星看月亮,从牛郎织女谈到儿女情长。

不能想,越想越气,越气越急,越急就越气。于是柳黎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大半晚才勉强睡下。

事后得知当晚君惊鸿确实是陪蓝瑾月看花看月亮看星星去了,但是柳黎并没有吃醋,因为她知道君惊鸿对蓝瑾月并没有男女之情,而蓝瑾月可能喜欢君惊鸿可能只是抱着目的接近他。

在这种情况下,柳黎要是吃了蓝瑾月的醋反而才是输了。

君惊鸿也是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自己陪她在清漪榭吃了晚饭坐了坐就走了,没有久留。

“蓝瑾月就那么放你走了吗?”柳黎不甘心地套话道。

“我借口说要筹备中元节道场祭祀,她也没有办法。”

七月份之中,七夕节只能说是小孩家家的一种乐趣,作为一年中的小打小闹,而紧跟着七夕步伐到来的中元节才是他们眼中的大事。

跟君惊鸿要帮忙辅佐道场祭祀一样,柳黎也要策划福州的中元节。

就在柳黎觉得自己愣是活生生把自己从一个代摄政王赈灾的朝廷要员折腾成一个活动策划的时候,翟天兴则愁眉苦眼的坐在那儿拿着小棍戳蚂蚁。

“往年中元我都会跟着我爹去道场参加祭祀的。”翟天兴道。

道教盛行,每年中元节都要在道场举办祭祀,皇帝要亲自放下第一盏花灯到特制的纸船上,然后各个大臣皇子按顺序来。

翟天兴虽然没有官位在身,可谁让他爹是侯爷呢。

“没事的,你想想看,往年你只能放一盏河灯……”

“两盏。”翟天兴打断道,“我回家还能再放一次。”

“你想想看,你往年只能放两盏河灯,今年你想放多少放多少,想在哪儿放在哪儿放,不好吗。”柳黎总能找到奇怪的切入点。

“我怎么感觉你在咒我家人呢?”翟天兴的切入点更加奇怪。

两个人对视一眼,沉默了一二三秒后不约而同地对着地上呸了三口。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诅咒式安慰大法。

“侯爷让你出来赈灾之前没有告诉过要花很长时间吗。”柳黎问。

“告诉了,可谁能想到这一赈灾要赈这么久啊。”翟天兴喃喃道,“我们不会要留在这过中秋了吧。”

“有可能要。”柳黎道。

翟天兴僵硬地抬头凝视着柳黎,柳黎轻声道:“别忘了,我们在修堤坝呢,没准得修个一两年。”

翟天兴径直地往后倒下,柳黎一把将他拽住给拉回来。

翟天兴欲哭无泪:“那我还回不回家了。”

“又不是不让你回,你要真不想在这儿待着了,我可以让莫十五送你回去嘛。”柳黎道,“再不然你赶紧写信让侯爷派人接你回去。”

翟天兴闻言沉默了起来,柳黎现在多了一个察言观色的本事,于是笑道:“你要是害怕也没关系,咋们可以这样,我让莫十五和部分人坐船送你回京,与此同时侯爷也派人来接你,我们同时出发,确保你的安全,怎么样?”

可是翟天兴依旧没说话,柳黎拍拍他的肩膀道:“好了,知道你只是嘴上说说,你放心,用不了那么长时间的。别老是垂头丧气的,拿出点精神来,回头让人看了笑话。”

翟天兴却起身破天荒的拉着柳黎的小手手腕上的衣服袖子带她到了施工图纸那儿,拿着笔虚比划了半天。

刚刚柳黎的话给了他一定灵感,他们之前采取轮换制度进行堤坝的改建,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把人手进行分配,双管乃至于多管齐下,利用地形山势难度增减人手,事半功倍。

到时候他们也就能早点回家了。

柳黎眼前一亮,翟天兴继续道:“我们目前的人手还可以再多一些,挖出来的泥沙石头其实也有用处,只是需要经过处理,还能给我们省下一大笔银子。”

“不错嘛!”柳黎夸赞,别看翟天兴平时不咋地,关键时刻他的头脑也挺管用的。

柳黎立马找人进行商议,确定计划可行后就传令下去让他们照翟天兴的想法做。

“放心,回头我一定在君惊鸿面前大力夸奖你。”柳黎道。

翟天兴却又继续叹气回到一旁戳着蚂蚁了。

柳黎也不便打扰他,转身去安排中元节的场地以及所需物品了。

中元节是要祭祖和放河灯祭奠死去的亲人的,今年福州洪灾死伤众多,都是跟水有关,柳黎现在又在改建堤坝,没有哪儿比河边更合适的了。

到了中元节当天,柳黎跟福州官员一起登上城门之上,对着百姓声泪俱下的表达了对洪灾造成的灾难的惋惜,希望百姓早日走出这痛苦之中云云感人肺腑之言。

发表完感言后,众人又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河边,由柳黎傅大人周将军一同点亮纸船上唯一一盏河灯然后将纸船轻轻推远。

其实柳黎此前是极为讨厌这种声势浩大的场景的,总觉得不过是面子工程,人早都死了,有什么意义呢?可是当她身居高位后却发觉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哪怕你觉得没意义也要做,哪怕你明知图得就是个面子也得做。

因为你不知道有哪些看似毫不起眼的人,会把你认为不重要的事当成精神寄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