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和安姐自己找地方了坐了,这边都是蓝家的亲戚,好多人都是相识的,姥姥免不了和人寒暄几句,安姐乖巧地坐旁边听着。
“你说这好好的女儿干嘛嫁到乡下去?城里随便找户人家也比泥腿子强不是?”说话之人是蓝家一邻居,他儿子比蓝淑玲大一岁,心中也有过跟他们结亲的打算,没想到蓝家不声不响地就把女儿给嫁了,还是个一无是处的普通乡下佬,要是地主之类的也就不说,心里后悔没早点提亲。
真不知道这蓝家人怎么想的,一个两个都把人往乡下塞。
姥姥:“……”
这人可真是会聊天!
“新郎官来咯!新郎官来接新娘子咯……”门外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喊叫声和唢呐锣鼓声,夹杂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安姐坐不住跑出去看热闹,还以为有什么高头大马呢!结果就看到一辆牛车和一顶简单的花轿,新郎周大海倒是打扮得人模狗样的,本身长相就不赖,如今一身红色的喜服,衬得人看起来很是精神,不少人纷纷议论,蓝淑玲是看上了人长相,才嫁给这乡下穷小子的。
一帮大人孩子围着迎亲的十来人,要喜钱,男方那边零零散散地撒了几把,就想进门,可孩子们没抢过瘾,哪里肯放人进去,一个个就差上前去抢了。
还是蓝文虎上前吼了两声,众人才让出一条道,让新郎等人挤了进来。
将新郎新娘带到厅堂,朝二老行了礼,简单招呼了来迎亲的人。
男方就开始搬女方的嫁妆,女方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铜板,俗称“压箱钱”。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到时由媒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嫁妆越丰厚,女方越有面子,表示越受两家的重视,直接影响到婚后新娘在家中的地位。
如今蓝淑玲的嫁妆只有两个大箱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一般情况都是打开给众人展示的,不过人家不打开,也没人敢硬逼着看。
很快新郎背着新娘,迎亲的抬了两箱嫁妆就出了门,按说这边应该提前找好送亲人,去送亲才是。
可安姐看了半天也没见人去送,就见新娘子上了花轿,两箱嫁妆放到了牛车上就走了,众人见没热闹瞧了,就陆陆续续回来坐席。
席面也是简单至极,都是普通的菜色,勉强凑了八个,酒更是没有,还不如安姐家的上梁席。
看来这大舅爷爷家的扣门,不只对自己家,就算男方没给彩礼,可这女方的席面可是关乎他们一家人的脸面,也用不着这么省吧?
经营面馆多年,如今又参与旧平安精品屋,想来也不缺银子,一般人就算借钱也会在这些日子尽量把酒席办好。
要知道,这种事可是在亲朋好友茶余饭后,免不了多次议论,谁家好谁家赖,甚至传个几辈子都有可能。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