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温家入京

2020-03-18 作者: 君子攸宁
第229章 温家入京

平南王倒是没有多想,只是说道:“大郎是出去散心的,等他想回来自然就回来了,你若给他传信,他还不自在。”

平南王妃也知道啊,她自然也希望大郎一切顺心,可如今二郎辞了官,正是好时机,现下府中只有三郎在朝堂上如日中天,她心里能不担心吗。

“也是,大郎一向懂事,除夕不会不赶回来的。”

平南王望了眼她碗里的参汤,问道:“你怎么不喝啊?”

她淡淡一笑:“这是专门给你熬的,你多喝两碗。”

“汴京的冬天真是冷,这才刚入冬,就冷成这样,你别忘提醒三郎媳妇,千万别受了寒。”平南王嘱咐了句。

平南王妃应下,自然她才不会去管这样的闲事,瞧见王爷心情还算好,她看似不经意说了句:“如今二郎辞官,不走仕途这条路,在朝堂上帮衬你的便只剩下大郎和三郎了,这些年冷眼瞧着,三郎才能出众,就连陛下都赞不绝口,想来王爷已决心立他为世子了吧?”

平南王将碗中的参汤喝干净,擦了擦嘴,又把碗都收拾了放在托盘中,平南王妃讪讪,以为他不会再回答了,却突然听他问道:“兰若,咱们成婚有三十年了吧?”

兰若是平南王妃闺名,这个名字对她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她愣了愣才说道:“可不是嘛,整整三十年了。”

“这三十年来,我待你怎样?”

她听不出他话中情绪,便诚实回答:“王爷待我恩重。”

平南王耐心与她说道:“他们三个都是我的孩子,我向来一视同仁,对于我来说,他们都是一样的。”

平南王妃心咚咚跳了几下,嘴角一抽:“这是自然。”

“所以立世子一事,还要看陛下,就连我,都没办法完全做主,你可明白?”

“可陛下也只是建议,还是要你属意才是。”她何尝不明白,陛下自然会介入,可也还是要看王爷属意谁。

平南王轻声一叹,站起身来说道:“初秀是个好孩子,也很孝顺,但你知道他想要什么吗?”

齐敏儿的事,还不够让她得到教训吗?自然这话太残忍,他没有说出口。

平南王妃沉下脸来,说道:“你没有给他,怎么知道他不想要?”

“你我夫妻三十年,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有什么事也该看开了,一辈子梗在心里,害了自己,也会害了身边的人。”

她身子一晃:“你这话什么意思?”

“这些年我待你怎样,你心里清楚,我言尽于此了。”平南王说完便踏出了书房,妻子待二郎和三郎什么态度他不是不知道,那两个孩子这些年受了多少委屈他也知道,终是他心里有亏欠,不忍苛责妻子。

赵初毅和周小鱼要离开的消息,清芷很快就知道了,她听赵初临说过,二哥不愿待在汴京,既如此,离开也许是个好选择,只是赵初临难免感慨,兄弟三人,眼看一个个离开,许多人、许多事,终是都回不去了。

清芷还劝道:“大哥只是出去散散心,很快就会回来的。”

赵初临也不愿自己的坏情绪影响了她,便哄她道:“上次说去西郊没有去成,这两日赔给你好不好?”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赵初临带她去西郊赏雪,还有三哥哥和温婉,只是今年虽冷得早,但这雪却一时半会儿下不下来,赏雪是没法赏了,但换个地方散散心也是好的。

只是去年有三哥哥和温婉一同前往,今年小凤哥儿出生了,只怕他们走不开去那么远的地方,且天冷了,也不好带着小凤哥儿一起出门,而谢清菡也才有了身孕,想来想去,只有阿蓁是闲着的。

恰好沈延清还想着给娘子赔罪,能有陪她散心的机会,自然不愿错过,连忙就答应了下来,赵初临和沈延清便告了假,四个人在西郊庄子上住了三五日才归,可算是玩了个尽兴。

谭蓁蓁也不再与沈延清闹情绪,沈延清自然欢喜得很,临走时还跟赵初临说,若下次再来一定记得约上他。

她们这边过着舒心日子,却不知谢梅一家偷偷进了京,且此刻已经身在谢府。

老太太见着女儿和外孙,说不出的高兴,还埋怨道:“既然决定要来,怎么也不提前通个信?”

谢梅只管在母亲面前哄着:“这不是想给母亲个惊喜嘛。”实则她心里知道,她若是提前通知,大哥和二哥还不一定用什么法子阻止她呢。

老太太笑道:“来了就好,之后可有什么打算?”这话却是对着姑爷温正兴问的。

温正兴正悠闲吹着茶汤上的浮沫,听见这话忙抬起头来:“正准备先置办个宅子,做点小买卖。”

老太太点了点头:“如今汴京的宅子可不好找,你们又人生地不熟的,就暂且先住在这儿,宅子的事让你们两位兄长费费心。”

谢梅没有多说什么,温正兴手中的茶汤见了底,才开口说道:“我想去看看婉儿和她的孩子。”

老太太倒把这茬忘了,笑道:“应该的,快去吧,想必她也很惦念你们。”

温正兴起身跟岳母告辞,却见妻子坐着未动,他瞥了一眼,也不喊她,就自己去了。

温婉还不知道娘家来了汴京,现下才听使女说父亲、母亲和大哥都在老太太的合安苑里,她尚来不及震惊,又听人禀报说姑老爷来了。

前年这个时候,她跟随母亲进京,两年了,再未见过父亲一面,纵然她此时心情复杂,还是连忙迎了出来。

两年未见,瞧着父亲却是变化不大,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宽厚的身躯,圆润的下巴,一如既往的富态,温婉面上展了笑颜,欢喜道:“父亲来了。”

温正兴托着女儿的胳膊,呵呵道:“不错,没瘦。”

温婉心道自己才生了孩子,别说瘦,倒是胖了许多呢,挽着父亲进屋坐下,使女们奉了茶和瓜果进来,温正兴打量着女儿,淡淡道:“你没受苦就行。”

温婉眼眶一热,问道:“父亲怎么突然来汴京了?也没提前说一声。”

“别提了,我原本想给你写信来着,你母亲非拦着我,我也想着咱们父女两年不见,给你个惊喜也好。”

温婉心下惴惴,母亲的打算恐怕不会简单,她试探问道:“父亲此次来,是准备长住于此?”

温正兴随手丢了颗葡萄在嘴里,颔首道:“不走了,也不愿再折腾了,就在这儿做点小买卖就行,你母亲说有谢府做倚仗,哪怕什么都不做也饿不死。”

温婉心里咯噔一下,母亲就是看出父亲好吃懒做的本性,这才劝说父亲来了汴京,她怎么早没想到。

可被逼得在金陵待不下去,怎么都是母亲的错,父亲就没生气?温婉怕母亲私下里跟父亲承诺过什么,更怕把谢家和官人牵扯进去,便想试探问两句,“父亲,您在金陵住了几十年,这一离开,恐怕也舍不得吧。”

温正兴果然一叹:“可不是嘛,要不是你母亲……罢了,已经这样了,都过去了。”

“母亲虽有错处,但好在父亲待母亲情深意重,没有计较。”

温正兴才想说什么,就听屋外妻子恼怒的声音传来:“你个小蹄子,故意提这些话做什么?我就知道你见了你父亲,不会憋什么好话!”

母亲气冲冲进来,温婉就知道她什么话也别想问出来了,她淡淡看母亲一眼,并未上前行礼。

温正兴正和女儿好好说着话,妻子却气急败坏进来,难免扫兴,白了她一眼,继续吃着桌子上酸甜可口的葡萄。

谢梅嗓门大,又气势汹汹,吓坏了在内室睡觉的小凤哥儿,使女在小摇床前守着,见凤哥儿哭了,忙抱起来哄,可她哪哄得住,小娃娃哭得声音越来越大。

温婉急了,往内室去,抱着儿子哄了好一会才哄好,没有理会母亲,把儿子抱到父亲面前,轻声道:“父亲还没见过小外孙儿呢,叫凤哥儿。”

温正兴手上凉,也没说要抱,就低头逗弄了几下,小凤哥儿认生,憋着嘴又要哭,可看了看抱着的是娘亲,又憋了回去,温正兴笑道:“乖得很,和你小时候一样。”

温婉心道自己小时候,父亲估计也没抱过她几次,哪能记得她这么大时候的样子,可也没拆穿,温和地笑着。

谢梅瞧见他们祖孙三个其乐融融的样子,冷哼了声:“生了儿子又怎么样?也没见他们把你和孩子看得多重,给你哥谋差事这样的小事都不肯帮,根本就没把你们母子放在眼里。”

温婉不愿当着孩子的面和母亲争论什么,小凤哥儿胆小,怕吓着孩子,只当做没听见。

可温正兴正逗弄着小外孙儿,又被她搅了好心情,忍不住说道:“你到底是不是来看女儿和外孙的?不是就出去,别在这儿碍眼!”

谢梅被夫君抢白,心里怎会舒服,正要争吵一番,又想到被赶出金陵一事毕竟是她理亏,她好说歹说才劝了夫君来汴京,不能因一点小事就前功尽弃,如今最要紧的是先安定下来,其余的以后再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