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往事如烟

2020-03-18 作者: 君子攸宁
第263章 往事如烟

“大郎!”平南王一把扶住儿子。

赵初秀唇边还有血迹未干,他是生生吐了血,倒在了父亲的怀里,平南王半蹲下身躯,稳稳托住儿子,赵初秀大恸,动了动唇,却只喊出两个字:“父亲……”

“阿爹在,我在,大郎你别多想,什么都不要想,阿爹这就让人喊太医来。”

赵初秀自幼体弱,只因平南王妃怀他时,也正是那个人身死之时,她伤心过度,孩子险些就没了,生了下来也比别的孩子体弱一些,平南王没少费心思,比起赵初毅和赵初临,他的确在赵初秀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父亲,阿爹……”赵初秀除了喊一声爹爹,根本说不出别的话来。

平南王妃在书房里,原本突然听到这些消息后撑不住的身子,听见门外大郎的声音,一下子又绷了起来,她几步踏了出来,却先发现了地上殷红的血迹。

“大郎!”她急急喊了声,身子一软,昏倒在他们父子面前。

平南王手忙脚乱,又去抱妻子。

因为他们父子几个要议事,院里的下人早被平南王打发走了,此刻外头的小厮使女听见院里响动,探了头来看,顿时大惊失色,忙喊了人进来。

平南王急忙吩咐道:“将大公子抬回屋里,快去请太医来。”他自己则一把抱起了妻子往屋里去。

自齐敏儿死后,阿荇便不大关注北苑的事了,原先是怕齐敏儿暗地里使坏,要替她家姑娘盯着点,如今却是不用了,是以北苑发生这么大的事,清芷和赵初临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还是平南王让人来喊赵初临去看一下大郎,赵初临这才知晓大哥和母亲都昏倒了。

他赶到北苑时,太医还没来,平南王妃昏迷不醒,而赵初秀人虽醒着,却有些神志不清,赵初临喊了他好几声,他都没有任何反应,平南王一直守在妻子身边,分不开身去看儿子,只好把三郎喊来。

而赵初临根本不知发生了何事,大哥又是这副样子,他什么都问不出来,只能干着急,好在太医很快过来,平南王妃是一时惊吓过度才昏迷,没什么大碍,赵初秀却是心病,突然听到自己的身世和父母之间的纠葛,根本接受不了,选择性的逃避。

太医只能开了方子,给他二人养着身子,至于旁的,且要家人多多劝慰了。

平南王在妻子安睡后,才来了大郎的房中,赵初临还守在塌边,赵初秀始终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平南王叹了口气,他也很累、很疲惫,可是两边都放不下。

“大郎,先起来把药吃了。”平南王亲自端了药来到塌边,赵初秀目光空洞,半点反应都没有。

赵初临在一旁干着急,忍不住问道:“父亲,到底发生何事了?大哥怎会如此?”

平南王止不住地叹息,却说不出口,且这件事并非一句两句能说明白,他摇了摇头,又看向大儿子,沉声道:“你是不准备认我这个父亲了吗?”

半个多时辰没有反应的人,突然转过了脑袋望着父亲,无声落下泪来,平南王重重抓住了儿子的手,“你是阿爹的孩子,永远都是,任何人都不能说一个不字,好好吃药,养好身子,你想知道的一切我都会如实告诉你。”

“父亲……”赵初秀声音嘶哑,这两个字很轻,但平南王听到了。

“你若因此一病不起,你母亲的命大概也就没了,而我将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大概也会随你母亲而去,你忍心吗?”

赵初秀双眼不停流着眼泪,他怎么都没想到,他不是父亲的孩子,他竟然是母亲对不起父亲后生下的罪孽,而他这个罪孽,却得到了父亲那么多的爱。

从小到大,父亲的谆谆教诲、音容笑貌,不停在他眼前浮现,甚至父亲在出征前唯一恳求母亲的事情也和他有关。

“我这一去,不知几时才能回来,唯一恳求你的就是大郎的婚事,就让他自己做主吧。”父亲不久前说的话,犹在他耳边回响,想到这些,他只觉喉咙处又是一股血腥,趴在榻沿猛咳了几声,吓得平南王和赵初临浑身一紧。

赵初秀见到父亲和三郎如此关心自己,想到他们父子、兄弟几十年的情意,那是无论什么东西都代替不了的,和血脉无关。

他撑着身子倚在床榻上,赵初临怕他撑不住,扶了扶他,他拍了拍弟弟的手背,声音虚弱:“我没事了,把药给我吧。”

平南王将药送到他面前,没有让他接,而是舀了一勺送到他的嘴边,赵初秀登时鼻子一酸,故作玩笑道:“父亲还当我是儿时啊,我都快三十岁的人了,还要父亲喂药不成?”

儿时体弱,父亲没少在榻前悉心照料,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他不是父亲的孩子,而父亲一早就知道。

赵初临见状,连忙从父亲手中接过药碗,说道:“大哥身体虚弱,我来吧。”

赵初秀没有再推脱,实际上他的确是浑身无力,直到他把药喝了个见底,平南王才开口:“你安心歇着,好好养身子,至于旁的事……不必多想,不会有任何改变。”

赵初秀知道父亲指的是什么,他当然知道父亲待他绝不会改变,父亲从一开始就知道了他并非自己亲生,却视如己出,给了他最无私的爱,他倾尽一生都无法偿还。

“阿爹,谢谢您,您永远是我的阿爹,唯一的父亲。”

平南王听见这话,忍不住动容,“傻孩子,我当然是你的父亲,别多想了,把身子养好,你母亲大概也该醒了,你也知道她的脾气,旁人都劝不住,你还要帮父亲多劝劝她。”

赵初秀点了点头,母亲一向心高气傲,如今却知道自己一直努力埋藏的秘密,其实父亲一早就知晓,她定然难以接受,可让他劝,他也实在不知该如何开导。

且不知为何,从前的事,他并没有那么想知道,甚至关于他的亲生父亲,他也没有去了解的欲望。

平南王嘱咐儿子好好歇着,就与赵初临离了,赵初临跟随父亲去了母亲的房间,平南王妃还没有醒过来,他就被父亲喊去了书房。

他心中有许多疑问,可看着大哥和母亲的模样,他不敢问,他想象不到有什么事能让大哥当场吐血,让他如此承受不住,可发生这样的大事,赵初临以后又是要承袭世子之位的,平南王总得告诉他。

在此之前,赵初临想象过无数种母亲偏心的原因,许是因为大哥是母亲的第一个孩子,许是因为大哥从小体弱,再或是别的原因,却如何都没想到会是如此。

大哥竟然是母亲和别的男人的孩子。

平南王成婚时,虽然知道妻子已经心有所属,可他总觉得只要自己倾心相待,妻子总能感受到他的好,回报以真心,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成婚不过一年,妻子就与人私通,且还怀了孩子。

那一日,他将自己关在房间,想了许多,甚至想过杀人。

可莫名地,他想起成婚前妻子的哀求,求他退亲,求他成人之美,他狠心没有答应,才造就了如今的一切,他能怪妻子吗,是自己棒打鸳鸯,拆散了一对有情人。

如果不是自己的出现,如果不是自己突然托媒人提亲,大概她能如愿以偿嫁给心中那个人。

平南王选择了原谅,选择了埋藏在心底,可那个男人,不可能再留在金陵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他通了路子,让那个人在金陵待不下去,他只想赶他走,赶得远远的,离他的妻子远远的,可平南王没有想到,那个人会羞愤地选择自杀。

也就是在那时,妻子有了身孕。

如果一定要说是谁的错,平南王想着,自己也是有一部分责任的,他错在不该对她一见倾心,费心尽力娶了她,才造就了后面这么多错事和遗憾,这些年,妻子偏心大郎,他也佯装不知。

平南王诉说这些往事时,赵初临始终未发一言,这件事对于他的震撼太大,他还一时消化不了。

平南王以为自己会耻于说出口,可真的开了口,才发觉很多事情都淡了,三十年很漫长,足以抹掉许多事情,他不后悔当初选择了原谅和包容,不然他就不会有大郎这个孩子了。

原本是非对错就没有那么简单,他也有错,他该承担。

平南王妃心力交瘁,一觉睡了很久,醒来后也不大爱说话,她这一生,自那个人死后,就只为大郎而活,从前为他筹谋万贯家财,后来是世子之位,可如今什么都没了,那些东西原都不属于大郎,只是她一直自欺欺人罢了。

赵初临来看过她,恭敬问了安,平南王妃也不搭理他,从前也许赵初临还有几分不甘,此刻却也释然了,并非是他与二哥不够好才不得母亲喜欢,而是母亲从未把他们二人当自己的孩子看待过。

在母亲的心里,只有与那个人的孩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