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不许,蝗灾

2020-03-12 作者: 慕茶
第285章 不许,蝗灾

话一溜出嘴,沈兮顿时恨不得立刻咬掉舌头!

路福公公尴尬又畏惧的眼神足以说明问题——

不是不用,而是……

文帝不许!

一旁,总是缩在角落没什么存在感的周公公浑身散发出森森寒意。

而最浑身不自在的,莫过于沈兮和路福。

还想再开口,床上的老太太虚道:

“你入宫也有几日了,既如此,便回去吧。老身不打紧,还有太医呢,万一不好,再去传你。”

“那……”沈兮不忍和她溢满疲倦的双眼对视:

“明日孙媳再入宫来替您诊脉?您……”

“不必。”

老太太摆摆手,朝水眸蓄满温柔的少女慈爱一笑,“自己的身子,老身知晓。回去吧,如果没猜错,老九此刻入宫估计是有什么要紧事,你回去,他也好安心为朝政出力。左右昀王府和皇宫相隔又不是很远,老身随时可以让小周子去传你。”

再说也是无用了。

恭恭敬敬行礼道别,又叮咛一番,沈兮跟着路福慢慢走出慈安宫。

暮色将天空中最后的明亮吞噬。

甬道寂长,路福一直送到宫门口。

远远看见身如颀树、气质出尘的司不遇在等,沉默一路的路福低低开口:

“皇上让奴才跟王妃说,您近几日辛苦,之后会有赏赐送到王府。”

沈兮淡笑:

“谢路公公,烦请公公代本王妃向父皇谢恩。”

“老奴会。王爷在等,王妃请。”

“好。”沈兮朝立在影影绰绰中的男人招手,刚抬脚,又忍不住回眸:

“路公公,还请多劝劝父皇,大怒伤身,还望他多多保重龙体。”

路福是个人精儿,如何不知道沈兮想说、想问的不是这些。

犹豫片刻,他上前两步,瞅准四周安静,用只有两人才听得到的嗓音说:“老奴明白,会找时间劝陛下。只是,此事只怕没那么容易过去,陛下已很久不曾遇到过嘉、舒两位婕妤这般可心的人儿了。”

都能让人嗨昏过去,她们确实有两把刷子呗!

撇撇嘴道谢,她大步朝男人走去。

一般独自出行,司不遇都骑马。

回去路上,两人共乘一骑,在晚风徐徐的夜里慢悠悠走回王府。老祖宗不愧是老祖宗,他进宫确实有事,和去年连续多日大雨倾盆不同,今年天气晴好,本以为会是好年景,然而,西北方出现罕见的、严重的蝗灾——

无数蝗虫,从西北往中部和东南飞涌过去。

地方官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都未能控制住这场天灾。

奏报上说,大批量的蝗虫在半空盘旋不散,其阵遮天蔽日,其势摧枯拉朽!

中部和东南地区为宋国米粮来源的主要地区,如果不计其数的蝗虫再得不到及时处置,蔓延过去,今年定会让不少农民颗粒无收。不仅如此,今年隐隐还有旱灾迹象,各州府许久不降一滴雨,最严峻的区域,百姓不得不挑水浇灌田地里的粮食,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两重灾害相叠,赈灾势在必行。

因大福钱庄的缘故,司不遇消息历来比朝廷还要快几日——

更何况,有时地方官害怕担责,还会出现瞒报和不报的现象。

这两日他把所有消息汇总,再加今日收到武州快报,说城内出现不少蝗虫尸体,他做了份详细奏报呈阅,想让文帝尽早做赈灾的心理和财力双重准备。武州去年又洪灾又时疫,要今年再来场灾害,即使往日身为富饶之区,也经不起这等连续打击……

“没想到……”

王府门前,司不遇潇洒翻下马,伸手将沈兮抱下去:

“今日去得不是时候,父皇非但没引起警觉,反而……质问哪里来的这些消息。”

“他心情不好,你别计较。”

自从去年亲自赴武、岳、江三州赈灾,或许是亲眼目睹过不少人间惨烈,又或许是终于与过去和解,相比最初认识的憋屈保全,如今任职吏部也得到朝野一些认可的男人比过去积极不少。相比过去活在多年阴影里,沈兮更爱如今眼前明亮不少的男人。

司不遇秒懂她未说出口的深意。

唇畔漾开柔情似水的笑,他抱着她一路走回如意院。

府中对两人亲昵无间的举动早已见怪不怪,半夏半雪没料到沈兮这会儿回来,一个忙着烧水准备沐浴,一个兴高采烈去烧菜做饭——

沈兮在,如意院才旁的府邸宅院不一样。

她不在,她们寂寞孤单冷,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看她吃得高兴,司不遇也满足。

伸手替她将不小心溅去唇畔的汤擦干净,见她惬意摸摸肚子,男人这才问:

“她们两个,怎么死的?”

“服毒,鹤顶红。”

“老祖宗……”司不遇欲言又止。

即使是老祖宗,也太正常了。

早在那天他就猜到,嘉、舒两人得不到什么好下场。

任由半雪小心翼翼将她的手浸泡至香甜温热的玫瑰汁子,沈兮沉思道:

“从检查结果来看,两人的口、鼻、喉、胃都能检查到毒液,可以肯定的是……两人不是先被弄死再灌毒,而是还活着时吞下了毒液致死。由此,如果不是老祖宗或周公公,唯一的解释是,自己服毒。”

“不管哪种……”司不遇勾唇,“父皇都只认为……是老祖宗。”

“是,他们吵得很凶。”

天家母子,天家夫妻,或许原就和普通母子夫妻有诸般不同。

作为现代人,沈兮只有一种感觉:

真特么操蛋!

左右两人身体没事,一时半会也不会再来找自己,她兴致阑珊按下,转而道:

“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从西北开始的蝗灾吧。入宫前刘姝来过一回,好像也说她父亲有旧友在信中提过蝗虫。我以前读过不少资料,记载现在除蝗的主要手段是火烧、养殖家禽,还有……”

之后,关于蝗虫的奏报越来越多。

京城各大商铺甚至出现了囤积米粮的浪潮,抬得物价贼高。

始发地西北号称田野间连一颗谷子都不剩下,草木皆败,哀鸿遍野。

一场蝗灾,汹汹来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