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只梅花鹿

2020-02-29 作者: 小瑭小瑭
第19章 一只梅花鹿

“我的妈爷子耶!”

杜瑶闪着金光的两只大眼睛瞪得溜圆,直接从周永年的身旁走过,蹲在花鹿旁上上下下的瞧着,就跟看到一大坨金子似的。

“永……永年,这……这真是鹿?”

“嗯。”

周永年轻嗯了一声,把手中的弓弩丢在一旁,撤掉身上带血的外搭长巾,又瞧了一眼刚刚从屋中出来的莫奶奶。

“干娘,一共两只鹿,没入夜就让我和旭升给逮到了,今年也不用在林子里住,算是好事。”

“天啊!”

莫奶奶还在因杜瑶把乡亲们的礼物退回去的事而犯愁,可这会儿,见儿子们逮到鹿,她这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子去了。

“永年,这才走了几个时辰啊,真就逮到鹿了?你可别骗我这个老太婆!”

“今年光景好,咱们入冬的日子就靠这两只鹿了。”

还没等周永年说些什么,只见一光头小子从不远处走来,手中托着一只还活蹦乱跳的花鹿,比地上的那只还肥。

“娘,永年哥还真是天兵天将下凡呀,三两下子,就把这两只家伙给逮住了!”

这光头小子就是莫奶奶的亲儿子,今年刚好17岁,再过一年可就得娶妻生子了,可家里的钱不够,凑一份像样的彩礼都没有,正让人发愁呢。

不过,

“好哇,真是太好了,老村长,你赶紧帮着张罗张罗,看咱们村里哪家的姑娘水灵,给我儿子介绍一个,最好明年入春就能把亲给接了,彩礼肯定一个字儿都不会少。”

莫奶奶兴高采烈的凑到老村长身旁,手舞足蹈的说着,要不是老胳膊老腿使不动劲儿,怕是从地上飞起来了。

“好好好,永年成了亲,旭升再讨个老婆,你的好日子才算刚刚开始呢。”

老村长缕了缕那花白的山羊须,也跟着这一家人开心。

然而,一直蹲在花鹿旁的杜瑶却一动不动,双手撑着下巴,不知道在心里盘算着什么呢。

“嫂子,我和永年哥回来的路上,他可说了,等明天进城把这两只鹿给卖了,换来银子,就到布庄给你扯几米,做几身像样的衣服,哥是真疼你啊!”

明明是头一回见面,倒是活络的很,果然是个愣头青,脑子里的想法简单,没有那些弯弯绕的肠子。

“不能卖了!”

“啊?”

“我说,这鹿不能一整个卖了!”

杜瑶回身从地上站起,指了指花鹿的鹿角,才又继续说道,“这东西可比肉值钱的多,卖到药房去,不多说,就算压了价,咱们也能拿回至少有两百两。”

“两……两百两?!嫂子,您是不是生病说胡话呢?”

旭升一边说着,一边作势便要往杜瑶的额头上摸。

“去去去!”

瞧见那满是血污的手,她便一脸嫌弃的打掉,一个闪身,小跑到周永年身旁,“永年,听我的,把肉留下些,包子正在长身体,这鹿肉补身子,剩下的一一分开,该卖到哪里卖到哪里,保准能收个好价钱。”

“你……”

周永年的话刚到嘴边,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杜瑶就跟变戏法一般,不知从哪里弄出一把闪着寒气的菜刀。

呵!这女人是疯了吗?!

“我改主意了,趁着天还没有大黑,咱现在就把其中一头鹿给宰了,拿到城里夜市上去卖。”

嘴上的话自顾自的说着,手中的动作也没含糊,直接把那菜刀塞到周永年的手里,可他却犹豫了。

山里猎户不止周家一户,这花鹿早年间还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但凡到了繁殖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能逮到一两头。

鹿皮留下来做过冬的衣服,剩下的,囫囵吞枣卖出去,拿到十几两银子都能把他们给乐死,哪里知道,那些收鹿的商贩,赚的可是他们的几十倍了。

就这么一来二去,只要是在逮到鹿,就拿到城里卖给专收野味的人,明码标价,对于农户而言,那价钱绝对可喜。

一辈传一辈儿的规矩,让这些猎户固步自封,却让某些投机倒把的商人赚的盆满金满,可即便如此,要想让他们改变想法,那简直就比登天还难。

只是……

“听你的。”

周永年咬了咬牙,快步走到花鹿旁,蹲下便要动刀。

可菜刀刚刚举过头顶,手腕便被杜瑶扯住,“我说大哥,您不会是第一次收拾花鹿吧?”

这可不比宰鸡宰羊,鹿可金贵的很,怎么收拾,肯定是有讲究的,哪怕是出一点点的差错,那都是暴殄天物啊!

“以前都是整只卖,这么弄,还真是第一回。”

“得!”

杜瑶无奈的翻了个白眼,一只手掐腰,一只手指了指花鹿的后蹄,“从这里开始,然后……”

这般这般,那般那般。

她负责指挥,周永年负责执行命令,眨眼的功夫,便把整头鹿一一分开,挑些好卖钱的,等到吃过晚饭,就到城里去换钱。

至于这剩下的肉嘛……

“小包子!”

扯开嗓子冲西屋的方向喊着,话音未落,小家伙便应声跑了过来。

这刚想攀上杜瑶的胳膊,可小眼睛一转,就瞧见站在一旁的周永年,立刻调转方向,直接扑进老爹怀里。

“爹爹,爹爹回来了!”

小包子兴高采烈的叫嚷着,完全把杜瑶忽略在外。

“喂!”

杜瑶见状不悦,不开心的扬了扬下巴,沉声继续说道,“你们一大一小,难不成把我当空气了?!”

亏了她刚才还在想,挑几块最嫩的肉做一锅肉汤,再配上几只大包子,肯定能让那只小包子吃的倍儿香。

可现在看来,自己还真是有必要改改主意,免得被这只小白眼狼给气死!

“留下三十斤的鹿肉,回头给李大娘送过去。”

周永年把怀中的小包子放在地上,又把一大筐的肉推给旭升,“拿回去,放在地窖里,每天都给干娘加点肉菜,这冬天也好熬。”

萝卜白菜,等到秋收过后,家家户户再存点儿玉米棒子和土豆,冬天可就都靠这些“有机蔬菜”过活了。

但山里的腊九寒天可不是开玩笑的,闹不好,冻掉耳朵都有可能,家家户户用来取暖的碳又少,若是没有老人小孩的,几乎都是大棉袄二棉裤裹着,不舍得烧炉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