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曾经的一段佳话

2020-03-11 作者: 忘忧离
第33章 曾经的一段佳话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宴倾城披了一件披风便纵身一跃离开了倾苑。

“咚咚”听见敲门声,里面传来一浑厚的男声。

过了一会儿,门“咯吱“一声被打开了。

“请问姑娘是?”年轻男子明显是不认识宴倾城,便问道。

看着眼前这名温润如玉般的男子,宴倾城在想这就是张嬷嬷的儿子了吧,还真是和印象中的张嬷嬷很相像呢。

“姑娘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男子见宴倾城不说话,继续追问道。

“这么晚打扰了,请问先生是否姓张?”宴倾城回过神来后,将披风的帽子给揭开来,对着男子询问道。

男子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

张嬷嬷见儿子久久没有回去,便跟着前来门口看看。

就一眼的功夫张嬷嬷便是认出的宴倾城,颔首屈膝拉着自己的儿子给宴倾城行礼道:“老奴见过大小姐。”

“张嬷嬷快请起。”宴倾城急忙上前将年迈的张嬷嬷给扶了起来。

进屋后,宴倾城坐在椅子上,四处扫了一圈,屋子摆设虽然简单,但看得出很是干净整洁,两母子住在一起,顿时屋子也有了人情味。

“大小姐请喝茶。”张嬷嬷给宴倾城倒来一杯热茶。

瞧着张嬷嬷说话时总是带着一张笑脸,让宴倾城仿佛又回到了小的时候。

母亲精通医术,常常会去外面免费给百姓看病,所以经常是张嬷嬷在照顾自己。

“一晃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女孩,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了。”张嬷嬷慈爱的盯着宴倾城,温柔道。

“嬷嬷,这些来您没有离开过都城吗?”宴倾城将茶杯放下,询问道。

“夫人交代老奴的事,老奴尚未完成,说什么也不会离开都城的,虽然离开宴府后,戴氏有派人四处寻过老奴的踪迹,但都没有查到。”张嬷嬷坦诚的告诉宴倾城。

“嬷嬷您可否告诉倾城,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母亲……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宴倾城想要弄清楚,这些事到底是不是与戴氏有关系。

她已经长大了,也有知道事情真相的一天了。

和淮南王府退亲的那日,宴诗寒所说的那些话无疑是在告诉她,原主母亲之死和戴氏脱不了干系。

她答应了原主,会将所有的事都查个水落石出,给大家一个交代。

“大小姐您已经长大了,老奴也该将这件事告诉你了,夫人之所有会病重,说起来还是得说夫人发现了戴氏的一个秘密说起了。”

离开张嬷嬷的住处,宴倾城整个人都像是受了严重的打击一样。

原来这一切的还真的和戴氏有关,原主和宴子宸竟和自己的杀母仇人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

相信原主一定会很痛苦吧。

放心吧,她答应了你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寒儿,你在王府还好吗?”好不容易戴氏在和宴诗寒联系上,得以在外见上了一面,戴氏摸了摸宴诗寒的小脸,心疼道:“瘦了,瘦了。”

“母亲府中最近可还好?”

“别提了,一想到宴倾城,我这肚子里全都是气!”戴氏恨铁不成钢道。

随后,戴氏便给宴诗寒讲了讲最近府中发生过的一些事,气的宴诗寒都忍不住的骂了起来。

“对了母亲,宴倾城的脸到底是如何好起来的?”宴诗寒一直都很好奇。

她既没有查到最近有那些大夫去过宴府,也没有查到宴倾城去见过谁,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宴倾城的脸就好了,她觉得很奇怪。

“听你父亲说,是宴倾城自己治好的。”

“什么?宴倾城自己治好的?这怎么可能,她不是已经……不会医术了吗?为何还会自己治好。”

说到这儿,母女二人同时想到了什么,异口同声道:“她的医术恢复了?”

“可是这也太不应该了啊,不会医术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一下子又会了,再说了她脸上的毒并非那么容易就能解开的。”

戴氏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母亲,既然她自己会医术了,也就是说明倾苑现在肯定有不少的药材,您把这味药偷偷的放进倾苑,然后这样……”宴诗寒凑到戴氏耳边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她。

“母亲,这一次可得委屈一下您了。”宴诗寒离开前,很是内疚的看着戴氏。

“不委屈,只要能将宴倾城这个死丫头处理掉,母亲一点也不觉委屈。”戴氏倒是觉得让宴诗寒受苦了。

原本给宴诗寒准备的嫁妆,却又被宴倾城给带了回来,一想到宴诗寒在淮南王府的日子不好过,戴氏对宴倾城的恨意便又加深了许多。

宴倾城这一次,看你还能怎么办!

“老爷,老爷!”宴管家慌慌张张的从大门口跑了进来。

宴祖兴还未来得及责骂宴管家的咋咋呼呼,邢夜便走了过来。

看到邢夜后,宴祖兴下意识的站起身来。

邢夜停下来后,颔首告诉宴祖兴,“宴大人,王爷请宴大小姐到府中一聚。”

“哦,好好好。”宴祖兴赶紧看向宴管家,命他去叫宴倾城过来。

宴倾城听管家这么一说,也不知为何第一个猜测便是墨夷琏出了什么事。

果不其然,邢夜告诉她昨日下午开始,墨夷琏的体内毒性忽然发作,很快就晕过去了。

在冷休的照料下,今日有了好转,醒了过来,可正在这个时候皇上传旨,让墨夷琏进宫去了。

“这人人都说皇上最为疼爱王爷,为何在这种时候还让王爷进宫去?”宴倾城着急问道。

“宴大小姐有所不知,今日乃是先皇祭礼。”邢夜立马给宴倾城解释道。

额……那这就不能怪墨夷北了。

可为何祭礼和太后寿宴就相差这么几天。

对此,南明国谣传说,当年先皇为了陪太后过这最后一个生辰,特坚持了几日,待太后生辰一过,先皇就驾崩了。

宴倾城也听说太后和先皇感情深厚,彼此挟持,这么一段佳话,最终却留下了太后一人,独留下来的人其实才是最难熬的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