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没漱口

2020-03-12 作者: 麒似锦
第61章 没漱口

迷糊中姜夏觉得痒痒,有了清醒的迹象。

听耳边有人喊她到炕上睡觉,她反映了好一会儿。

突然坐直,醒了,“相公!你读完书了?”

“恩。”

赵瀛看不清她的脸,但见她眼睛莹莹发亮,可以想象出她此刻欢喜的模样。

于是,他的声音缓和了些许,“这几日回屋的比较晚,是不是开门的声音扰到你了?我是想留在西屋睡,但又怕娘有话说,找你的不是。”

姜夏摆手解释,她今天是为了赵满的事情才等他。

前阵子她带着新衣服去看赵满,赵满像个孩子一样欢喜。

但言行有所成熟,还特意让她给赵瀛传话,他不会辜负家人的期望。

系统的花木奖励时常跳动。

一品花木5蜜值,前前后后40蜜值了,都是赵满努力的结果。

姜夏有试过拿粗布去其他布庄卖,但压价压的厉害,她就不再考虑了。

齐三和齐员外父子俩重归于好,齐太太得知自己的倔驴儿子是听了姜夏的劝说,高兴之下赏了20两。

再算上齐三还的11两,以及摊子挣的钱,姜夏手里有40两了。

两人躺在炕上,中间隔着一两尺。

天刚泛鱼肚白,姜夏醒了,惊讶赵瀛还没起床。

想起身,但怕吵他,他难得睡个好觉。

姜夏想到昨晚他说的话,心里好奇,也就没了睡意。

于是,翻过身子往他身边爬,手不经意所触硬梆梆,使得她一愣。

这是他的肌肉?

姜夏舔了下嘴唇,忍不住伸手去摸,骤时眼前一亮。

当真是他胸!

看不出来,她相公这么有料。

突然,睡梦中的男人抓住她不老实的手,声音沙哑,“你在做什么?”

“醒了?我其实想问……”

“被你闹醒了。姜夏,你最好给我个理由。”

当场被抓包,姜夏讪讪一笑,趴在他枕头边,“之前一直没机会问你,赌坊怎么会答应你的提议?”

那是一群镇上出名的泼皮,眼里只有钱,可赵瀛有钱贿赂他们?

至于其他的理由,她就想不到了。

赵瀛侧躺,看着她充满好奇的眼睛,不由想到他和齐员外的约定。

良久,他反问:“真想知道?”

“想啊……唔!没漱口……”

姜夏猝不及防被赵瀛拉入怀中,还没反映过来嘴被吻住了,声音被尽数吞去。

起床后,姜夏闹个大红脸,早把好奇抛在脑后。

看着赵瀛像个没事人,气定神闲的吃饭、看书,还问她是不是很热。

姜夏自然不服气,定了定心神,转开话题。

“镇上的绣花物收不到了,我想在村里寻摸寻摸,我看她们也有闲下的时候,我按照镇上的价格和她们收,最简单的花样三文钱一个,你看能行得通吗?”

赵瀛蹙眉思考,点了点头,“尚可。你既然想走这条路,应该先打听镇上买卖的喜好,定下方向,做什么花样直接告诉她们。先开始,可以先付下一文钱定金,这样她们才会上心。”

投其所好,不至于砸手里卖不出去。

再者,村中妇人多吝啬保守,说得再多,不如一文钱更打动她们。

“先让大家都做着,我留意一下技艺好的,留她们做其他物件。”

“恩,除了女子的用品,书院学生也流行笔套刺绣,都可尝试。”

赵瀛给了姜夏很大的启发,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盘下裁缝铺。

赵瀛少读半刻的书,去找村长商量刺绣一事。

路经老槐树,李勇正和三五个妇人八卦说闹,简直没眼看。

“赵家老二还没考上功名,就被齐府相中了,以后可了不得!咋还屈着和那母夜叉过日子?”

“人家做学问,脑瓜和咱不一样,兴许就喜欢母夜叉那式儿的!”

“我看赵二是不是觉得她下来,模样瞧的过去,一身的白肤子咱村找不出二个!不然咋突然能挣钱了呢。”

“这事得问你们男人啊,姜夏那样的谁不想要?摸着不硌手。嘿嘿,姜夏也不是个安生了,和镇上的齐家三少爷勾搭,赵二还不知自己当了龟孙子呢。”李勇最好这口,坐在大石头上跷二郎腿。

赵瀛沉下脸,走到石头后侧,一脚踹上李勇的小腿肚。

嗷的一嗓子,李勇大劈叉摔在地上,疼得青筋暴起。

“赵瀛!我要告诉我爷,你敢背后偷袭啊!啊,疼疼疼——”

“背后妄议他人,会遭报应。先生只会感谢我提早给你教训,免得他日在外面吃亏。”赵瀛淡淡扫过嚼舌根的妇人,话还是对李勇说的,“姜夏从未说过你半句不是,还出手帮你,你就算不知恩图报,也不该恩将仇报,如此枉为人。”

他低头整理袖口,不疾不徐地说:“祸从口出,莫要做长舌妇,恶意污蔑姜夏,实在缺德,缺德不积福气,好自为之。”

几个妇人脸色清白交错,愣是一个字憋不出来。

赵瀛耽搁了一会儿,平时要绕耕地的村长婆娘王氏恰巧经过。

“这是干啥去?我可听你娘说,平时这个时辰你还在家里刻苦呢。”王氏笑呵呵的问。

和赵远山生活几十年了,远比村里的妇人开明。

何况送到家里的野猪肉实打实是姜夏猎的,赵瀛也是个有出息的,总归对家里大有好处。

“姜夏要收绣花物,我好村长商量此事,确定一下人数。”

“收多少?多少文钱一个收?”

“最简单的花样三文钱,主看手艺,好的自然价高。”

王氏瞠目结舌,“三文?那村里绣个四五年的,都可以做啊!次的她们也不好意思出去丢人!这样,你和老赵算的时候,算上我和我闺女一个,别落了。我赶着去地里呢。”

“村长在家中?”赵瀛问。

“在呢,在家呢!”

“那我先过去了。”

“好好。”

几个妇人愣住了,没想到人人喊打的姜夏本事见天长。

先头卖小吃,现在又收绣花物,这是做上买卖了啊!

一个三文钱,还是最便宜,她们平时扯闲天的时候就可以绣了,上哪遇这等好事?

可才得罪了人家两口子,怕是不会收她们的东西了,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

只好侥幸的想,赵瀛一个男人不会和她们计较。

赵瀛找到赵远山,说明来意,赵远山负责统计人数,自然少不了辛苦费。

到了临走前,赵瀛特意说出几家人名,排除在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