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高兴事儿

2020-03-12 作者: 麒似锦
第97章 高兴事儿

姜夏没搭理林氏,一连收下百十文钱才算忙的告一段落。

过了高峰期,零零散散有人买货,却不像刚才扎堆。

“大姐觉得摆设这种小玩意不实用,不如扯几尺布给婆婆做个褂子。”姜夏拿着小狗木雕,见妇人神色忧郁,于是从推车下面的框里取出一匹麻布。

“一款藏青,一款褐色,比湿土的颜色还深,上了岁数穿正合适,不至于太素净,衬得气色好,。”又取出另一匹,眼看妇人眼中有动容,她带着笑容说:“大姐可是会裁剪?”

妇人点了点头,手轻轻摸上褐色的布匹,“家里老小的衣服都是我缝补的。”

“那正好呀,大姐亲自缝得褂子,婆婆每次穿上都能惦记大姐的好,当家不容易,做女子更不容易,上顾老下顾下,不做说你没孝心,做多了又说你败家,送衣服最实在了,何况还有大姐的一针一线,这都是心意。”

姜夏三言两句下,妇人展露笑脸痛快的扯了六尺麻布,又买了四张蜂蜜炊饼回去给婆婆过寿。

这一套说辞行云流水,可把林氏看呆了。

怨不得婆婆吵不过姜夏这张嘴,瞧瞧人家姜夏,都能把客人哄的乐呵呵掏钱,临走还左一句谢谢右一句谢谢。

以后还愁没好日子吗?

林氏越想越酸,于是把大柱往前推。

大柱有了林氏默许,嗓门有多大喊多大声,“小婶我饿,我和娘还没吃午饭,我和娘给你做活,给我们一口吃的呗。”

姜夏半蹲身子归置两匹布,正好看见大柱搓手咽口水,背后林氏推他。

她站起后,便感觉到四面关注的目光。

摊子摆了两三个月,生意不说多红火,但每天客流稳定,所以不乏有人眼红。

姜夏垂眼扫过大柱几次想伸手被林氏按住,暗暗冷笑,“你还小,不是两只眼看着别人就是做活,出门在外混饭吃可没这么容易。”

漂亮话谁不会说?

她嘴角扬起微笑,弯身捏住大柱的脸,“所以,好好孝顺你爹娘,他们很辛苦才把你拉扯大,恩?”

“娘!”大柱惊恐瞪大眼,往林氏身上靠,指着姜夏大哭,“她是书里的妖精,娘快打死她!”

林氏脸色一僵,抓住大柱的手,“说啥浑话,她是你小婶,就算不给你吃食,你也不能说浑话。”

“娘怎么忘了,你说她是勾引书生的妖精啊,所以越变越好看,还有本事,你可以打死她啊!打死她,我就可以吃锅魁和芝麻团了!”

听熊孩子的话,姜夏扬眉,抬头看向林氏。

画本里勾引书生的不是狐狸精吗?这是林氏背地里骂她算好听的吧。

人美又有本事,比母夜叉强。

姜夏看着林氏心虚眼神闪躲,先开口堵住林氏的后路,“大嫂又想说童言无忌?没大人嚼舌,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

摊贩和路人面面相觑,不好再为林氏娘俩帮腔。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吗?瓜娃子懂个啥,定是和大人学舌了。

背后嚼舌头,当面撺掇孩子要吃食,这个当娘的也不是省油的灯。

林氏说不过,便抱着大柱呜呜抹眼泪,“我真没这样说,我发誓!大柱一天在咱村里乱跑,也不知道和哪个坏了心肠的学来的,我冤啊!大柱只是嘴馋,家里没油水,才惦记你这儿的吃食……”

说着说着不对味儿了,姜夏嗤笑。

又绕回来了,怨她和一个孩子斤斤计较,不舍得给吃食才闹这么一出。

林氏眼睛被泪水模糊隐约看到姜夏在笑,不禁打了个寒颤,硬着头皮说道:“老二媳妇,大柱只是饿了,惹了你不高兴,我给他赔不是,怪我这个娘没本事。”

“娘,我饿!我要吃锅魁!”大柱是真的饿极了,也馋狠了,卖力配合哇哇大哭。

巷口东边卖红薯的小贩忍不住插嘴了,“你生意这么好,也不差他们娘俩一口饭吃,一个娃娃能吃你多少,你当婶子的不能太小气。”

有人挑头,附和的声音多了起来。

姜夏不慌不忙,把红薯小贩拉到中央,“你是大善人,那行行好?她是我婆家嫂子,大哥瘫在家里,还有一个三岁的丫头。吃午饭的时间,她丢下家里一大一小,带着儿子来我这改善伙食了,你菩萨心肠,帮他们呗。”

小贩被说了个大红脸,哪知道这娘俩是撇下男人跑出来的,支支吾吾对林氏说了一句,“谁有你这样的婆娘谁倒霉!”

说完,推开围观的人们跑了。

姜夏抬眸扫过四周,笑问,“还有哪个要当菩萨?留下大名,往后为你添三炷香。”

人们自动往后退,生怕沾惹上林氏这个大麻烦。

姜夏的目光最终落在林氏的脸上,眼中露出冷诮,“你认为流两滴眼泪能天上掉馅饼,在场的谁不会哭,你的眼泪金贵?就算你过苦日子真可怜,凭什么别人就一定要帮你?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夸来的。要继续留这儿哭,还是回家守着自己男人,你决定。”

林氏还想有人能帮她说话,可一抬头所有人都避着她的目光,她只能看进姜夏眼底的冷意,顿时有些慌了,抓着姜夏的胳膊恳求,“别告诉娘,嫂子求你了!如果娘知道,会打死我!我知道你喜欢二丫那丫头,她还那么小,你忍心她没娘?老二媳妇,你不能告诉娘啊!”

姜夏看林氏的眼神只剩冷漠。

若说之前因为赵江不幸的遭遇,她对林氏扛起一个家而生出同情,那么现在这点同情荡然无存。

“你在待下去,就说不准了。”姜夏冷冷道。

林氏一震,在姜夏冷冷的注视下,慌忙抱起嚷嚷要吃食的大柱,“我现在就走,这就回家守着江子,不会来了!”

热闹的主角跑了,人们自觉没趣也都散了。

张桂娥抱着阿竹回到摊子,因一路听得七七八八,对姜夏婆家也算了解,于是关心的问姜夏。

姜夏逗弄阿竹,表示已经习惯了,心情不受影响。

“那就说个高兴事儿。”张桂娥笑眯眯,用肩膀碰了碰姜夏,“刚才来的路上看见赵瀛了,他和齐家三少爷抱着一摞书往永瑞走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