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2020-03-10 作者: 踏叶行
第8章

何太守刚与安华寺方丈商谈完修建之事,笑容满面地走出来。

这次的筹款,陶家带头捐赠一万两,其他商户受此影响也纷纷捐款。

算下来总共筹得数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将会使安华寺修建得更加金碧辉煌,进一步巩固安华寺在平阳城乃至富安州的佛教圣地的地位,甚至很有可能取代京城的灵山寺,成为全国最大最好的佛教圣地。

何太守心里喜悦无比。

何太守浸润官场数年,深谙官场之道。当今天子在位已三十余年,天下太平,一派繁华盛世。天子年逾六十,醉心于求佛问道,期盼能修行得道、长生不老。

天子的喜好就是官场的指向灯,在天子的支持和影响下,全国大兴佛寺道观,特别是京城的灵山寺,是全国最大的佛教圣地,每年都接受皇族跪拜。

但是据说,天子对灵山寺仍不太满意,还达不到他梦中的辉煌程度。富安州的张刺史暗中向何太守传达了指令,让他在平阳城修建一座全国最盛大的寺庙。

见何太守不解,张刺史透露,这是京城四皇子的密令。

何太守茅塞顿开。

天子已年迈,但太子还未定。天子共有五个儿子,其中三个在成年后就封为藩王,镇守边镜。四皇子成年后还一直留在京城,迟迟未定封王,引起朝臣议论纷纷。

如今按这指示,怕是四皇子要封到富安州作藩王,所以要提前部署,建立功勋业绩。

能抱上四皇子的大腿,那实是在再好也没有了!

四皇子的生母斓贵妃,是天子最宠爱的妃子,自然四皇子也跟着受宠,将来说不定还有望登上那个高位。

即使四皇子没登上,但把安华寺建立成全国最辉煌的寺庙,吸引天子和权贵们过来参拜,那他何其望也是立下大功一件,那到时,他就不再只是区区一个平阳城太守了,甚至也不止是任富安州的刺史,说不定一跃成为京城的朝臣,手握重权,睥睨天下。

何其壮哉!

何太守惬意地想着。

这次,除了修建的事宜,其他的事情也谈得很是顺利。安华寺的方丈想得很周到,提出的方案合理可行,让何太守很满意。

走出安华寺大殿,何太守不由地回过头,看着雄伟的安华寺在夕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嘴上浮现出了一抹微笑。

身旁的随从走过来:“大人,车马已备好,可以下山了。”

何太守点点头,转身身马车走去。

忽然,一个灰色道袍的小尼姑从马车后探身出来。

太守一下就认出了她,正是陶家那个逃出来的大少奶奶。

虽然身穿一身灰色道袍,却掩不住她的容颜清秀、明眸皓齿。

原来,陆青桑提前向阿毛打听清楚太守的惯常行程,一早就在必经之路上候着。

见到何太守,陆青桑笑眯眯地道:“大人好,我在这里恭候您已久。”

何太守也报以微笑:“原来是你。在水月庵待得惯吗?”

“托太守的福,托佛祖庇佑,我现在还好。”

何太守不知她有何来意,总不会是专程来致谢吧。

陆青桑嫣然笑道:“没事我也不会烦扰太守,正是因为我最近遇上了难题,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想请太守帮助指点一番。”

太守温和地道:“愿闻其详。”

陆青桑朗声说道:“水月庵的人都问我,这次官府筹资兴佛,陶家捐了一万两,为什么这一万两都用在安华寺,而不用于我这个陶家大少奶奶所在的水月庵呢?我实在答不出来,这才特地来请教何太守。”

何太守着实惊了一下,瞬间恼怒起来。好啊,原来是打上银子的主意了!这个小女子,当日在陶家险些遭害,幸好我救了下来。现在她不思回报就算了,竟还打这笔修建费的主意,真是何等心肠!

何太守喜怒不形于色,淡淡地道:“都说出家人四大皆空,红尘之事一概不再牵挂。我见你已经遁入空门,却还提什么陶家大少奶奶,难道当日出家只是诓骗菩萨吗?”

平淡的话里充满凌厉之色。陆青桑知道何太守是个厉害角色,早有防备,于是不动声色地道:

“大人错怪我了。当日我之所以入寺,说的明明白白,是遵从亡夫遗愿,为他诵经念佛、祈福祝祷。我亡夫是陶家大公子,我是他的未亡人,自然不敢弃了身份。”

这一番话滴水不漏,何太守一时无言以对,眼珠一转,说道:“可是,当日你也听得清楚,这一万两银子,是陶家指定捐给安华寺的。我不过是,遵照嘱意行事。”

陆青桑微微一笑:“大人自知,当日我说要去安华寺出家,但是后来,我是在水月庵出家,所以,事情没有不变之理,大人自然懂得该因事制宜。而且,我听说……”

陆青桑故意停了下来,看见何太守的表情有了焦虑之色,这才放低声音道:

“我听大家议论说,同样是山上的佛寺,为何大人每次筹款,都只用于安华寺,丝毫不理会水月庵?大佛翻新修建不过几千两银子。太守大人这次筹了数万两,修建安华寺根本用不完。那剩下的……”

“放肆!”何太守饶是再压住情绪,此时也不由得怒气大盛:“安华寺的修建乃是官府亲自督办,修建方面甚多,极费银两,岂是你们外行人所能知晓?你们竟敢妄自诽谤官府,可知该当何罪?”

陆青桑毫不畏惧:“这只是些无稽之谈,我压根就不信,只不过人言到底可畏,且这话也是听山下的人说来的,可见流言之广,抓也抓不过来。大人素知法不责众,还是得要从根本上入手,才能正源清流,破除谣传。我敢保证,只要这次您把我们水月庵也一并修建了,准能堵住那起背后小人的嘴。”

说完,陆青桑意味深长地看了何太守一眼。

这些话,是她琢磨了几个晚上才想出来的,事前还对着静心练了好几次,让自己的眼神、语气都传神到位,不急不徐,气势尽显。

现在,陆青桑的眼神就让何太守心里有点发毛。

任太守以来,他一心只以上面的喜好为重,对民生不甚上心,平时只作些表面文章。但他不是个昏庸之徒,他也是从白云书院苦读出身,知道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如果百姓对自己意见很大,那么对自己的仕途绝对会有不利的影响。

何太守沉吟道:“是你们住持让你来跟我谈的吗?”

陆青桑事先没想到他会问出这个问题,超出她的准备范围。住持是个神秘的人,她连见都没见过。

陆青桑踌躇一会儿,心虚地道:“我是为水月庵而来,大人您认为呢?”

何太守叹道:“数年前,我就曾劝过住持回归安华寺,既能扩大安华寺规模,又能让大家一并享受香火。可你们住持始终冥顽不灵,固执不已。”

陆青桑之前听阿毛提起过两寺历史,现在听何太守这样说,觉得也很有道理,如果合并了,好处一起分,她也不用这么辛苦地来拉赞助银子了。

何太守道:“本官大力兴建佛寺,一片赤诚,毫无私心,平阳城皆是有目共睹,也不怕背后诽议之徒。今日你既特意以陶家人身份来与本官商谈,本官也无不理的道理。只是这筹资来的银子已安排进了安华寺的修建中了,本官尽力为你们水月庵腾出两千两银子来修建,你看如何?”

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拉到了两千两!陆青桑心里乐开了花!

别看她说得理直气壮的,其实她也知道自己这陶家大少奶奶的名头有多虚,能拉来个一千两她都知足了!

陆青桑还算修为有度,强力压住心花朵朵,面色如常道:“既然大人有难处,唉,我也不好不体谅,两千两就两千两吧,我们简简单单地修建一下好了,阿弥陀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