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笑话

2020-03-12 作者: 花千熙
第262章 笑话

之前卖新式粽子虽然小赚了一笔,但是端午一过就没得卖了,所以朱氏还想争取一下卤肉的配方,扯着笑接着道:“嗐,咱家谁跟谁啊,你告诉了大伯娘,就做这一顿席而已,我肯定不会去告诉别人的。”

孟清皱皱眉,凉凉看她一眼,让朱氏背后刺啦一凉,憋着一口气,也不敢再提这个事情了,真逼急了,她们家可就啥好都不落了。

接下来朱氏都憋着气,原本因为儿子考中秀才而春风得意的心也跟着蒙了一层阴霾,就等着看一会儿孟清她们准备了什么礼。

这边的规矩,来吃喜宴可都是得送东西的,都是乡下人,多一点少一点的,哪怕是两个鸡蛋,一把青菜,也比空着手好。

等到了添礼的时候,苏崇衫就拿出来了一个砚台,笑着道:“勿骄勿躁,你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将来的路还长。”

听他意味深长的话,孟宪明抿了抿嘴,接了砚台,笑得有几分僵硬,“多谢妹夫提醒。”

不过是给他讲了两天的学,误打误撞押对了考题而已,还真把自己当回事,端了架子教训他了!

朱氏也脸色不好。

孟铁柱直接挥手道:“啥焦躁不焦躁的,我们家宪明可是状元之才,相信要不了多久,肯定就能够考上举人,最后中状元,光宗耀祖了,哈哈哈……”

他红光满面,心里正是得意,又看着苏崇衫和孟清道:“你们放心,以后你大堂哥出息了,考中了状元,也肯定会拉拔你们一二的。”

孟清浅淡一笑,眸光淡凉。

众村民自然是跟着应和,附和着恭维两句,毕竟自从苏崇衫这个少年秀才之后,村里就再也没有人考上过秀才了。

所以村里人跟孟铁柱的想法一样,孟宪明将来还会考的更好,要高官厚禄加身,那孟家大房可就真正的发达了,她们这些人也得趁着机会上来讨好露脸。

孟松在旁边看着孟铁柱红光满面的脸,孟宗力也去书房里拿出了秀才文书给大家观摩,有人好奇,想上去摸一摸,他一把就给夺过来了。

“这文书可宝贝着,连我们两个老的都不让摸呢。”朱氏笑呵呵地玩笑道,眉眼中尽是得意。

孟松忍不住拉了拉孟清的衣袖,小声跟她咬耳朵,“长姐,以后我也要好好念书,考个功名回来,让你也这么扬眉吐气。”

小小的娃儿,也只懂得别人都喜欢的,那就是好的,但哪怕如此,他也要把最好的给长姐。

孟清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微微笑道:“好,阿姐等着那一天。”

苏崇衫挑了挑眉,“你有这个心是好事,不过可要记住,将来科考功名,在朝为官都是为了家国天下,为了安定一方,而非这些眼前浮华。”

只看得到当官的风光荣华,就算是当了官,也只会成为为祸百姓的贪官污吏。

孟松仰着头看他姐夫和姐姐,两人都微微笑着,眼中眸光明灭,似包含了天下万物,容纳山河百川一般的高深广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我会当个好官,爱子爱民。”

小小的一个娃儿,虽然不能够明白话里的深层意思,但是这句话,却深深烙印在了心里。

正说着话,孙小花也过来了,因为还没有出月子,头上还包着一张头巾,笑呵呵地过来道:“可真是热闹啊,听说侄儿考中了秀才,真真为你们高兴呢。”

孟大壮跟在后面,眼神复杂地看着被众人围在中央恭维,红光满面的孟铁柱,心里泛酸。

同样是兄弟,大房儿子却是考中了秀才,这下子怕是真的要光宗耀祖。改换门楣了。

朱氏眸光一闪,眼神快速地打量了孟清的神色,见她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才笑着招呼孙小花,“你都还没有出月子,还跑这一趟做啥?”

孙小花拿了礼放下,是前几天娘家给她捎来的一筐鸡蛋,外带一支毛笔,笑道:“我侄儿考上了状元,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我说啥都该来看看的。”

朱氏眼神瞥了眼她们送的东西,撇撇嘴,也没有多热情了,只招呼着让他们一会儿吃饭。

孙小花却热切地去拉孟清,“好些天没见,孟清丫头看着精神多了,这人一打扮,穿戴的好了,看着气质都升华了不少呢。”

孟清皱了皱眉头,苏崇衫直接挡在了她面前,薄凉的目光落在孙小花的身上,“有事?”

“是女婿啊,我这不是好些天没看到孟清丫头,心里怪想念的,就想跟她说说话,难道你还吃醋不成。”孙小花笑得像个慈母,嗔怪道。

孟清从苏崇衫身后站出来,挑眉冷淡地看着孙小花,“抱歉,我们不熟。”

孙小花心里懊恼,这个贱人还是这么油盐不进,敢在这么多人面前给她甩脸子,要不是小贱人胆敢给孙家没脸,她也不至于月子里还得跑这么一趟。

抹了一把眼角,委屈地看了看孟大壮,抿着嘴凄哀道:“我知道后娘不好当,不管我做的再好,再照顾你们,你们也没法把我当亲娘,可是你们这样抗拒我,还给孙家没脸,也实在让我这个当娘的寒心呐。”

委屈可怜的样子,配着她那张苍白柔弱的脸,凄楚惹人怜。

孟大壮顿时怒瞪着眼,冷睨着孟清道:“你就不能够好好说话?忘了是谁养大了你,还开作坊做生意呢,是越长越像白眼狼了!”

孙小花就赶紧拉了拉他的衣袖,哽咽着摇头,“当家的,你别这么说孩子,她年纪还小不懂事,也不知道为人娘的艰难,等以后她自己拉拔孩子了,就知道我的难处了。”

又破涕为笑,勉强扯着笑,对着孟清温柔软语道:“你也别怪你爹,他就是这个脾气呢,心里却总是向着你的,自你出嫁以后也没有再回家过,我们心里都记挂着,放心不下你。”

那样子,怎么看都是受了委屈还不敢多言,顾及着这个继女名声的模样,可是一顶顶不孝又忘恩负义的帽子,却是给孟清扣得死死的。

村里人一看,也忍不住想劝两句了,毕竟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