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立婚书

2020-03-12 作者: 花千熙
第501章 立婚书

李婆子又咬着牙,将孟清刚刚说的那番话说了一遍,末了之后,补充道:“你若是不同意,那我们家就把淑儿送到庙里去做姑子,既全了她的名声,也不用让家里跟着蒙羞。”

孟癞子急了,“不行!你们都答应这门亲了,咋能反悔!淑儿那水灵又漂亮的小姑娘,怎么能送去庙里做姑子呢,多可惜。”

“这事儿我答应就是了。”他应下,不过还是留了一手,“不过你们今天就得把婚书拟下,拿到了婚书,我才放心。”

又看向孟清,“而是苏家也要给我立个字据,之后一定要给我找个体面挣钱的活计。”

李婆子怒瞪着眼,“今日就立婚书,未免也太急了吧。”

她想要空手套白狼,什么都不付出就稳住孟癞子,可对方也不是好糊弄的人,拿出无赖的架势,“反正我得拿到婚书才放心。”

孟清看着就道:“那就立个婚书吧,但是这事儿你得严格保密,若是漏出半点风声,让李家和我们苏家的脸面难看,那我也不会放过你的。”

又给李老婆子使眼色。

孟癞子答应的痛快,再次催要婚书。

李婆子没办法,让杜氏回家去取了李淑的生辰八字过来。

杜氏死活不愿,哭着喊着闺女这是跳火坑,不能嫁给孟癞子。

李淑是直接晕死过去,到现在还没醒,显然受到的刺激不轻。

杜氏强烈反对,李婆子没办法,就把孟清说的那番话说了一遍,“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总不能让那个畜生宣扬得人尽皆知,那淑儿可就毁了,牧儿的前途也要受到影响。”

提起儿子的前途,杜氏心里再不甘也只能生生受着,况且孟清都答应了会把事情处理干净,这也是最后的办法了。

杜氏怀着一肚子的气,让人送她回家去拿庚帖。

李老头刚从地里回来,听杜氏回来把事情说了一遍,脸色陡然阴沉下来,“混账!”

他阴沉地盯着杜氏,直将她盯得心里发虚,“这事儿是你的主意吧?”

这个大儿媳妇原本就不是个安分的,一心想要攀龙附凤,竟然出了这么个下三滥的主意。

若是成了倒是皆大欢喜,可若是没成,那整个李家都要跟着蒙羞,还要得罪洛家。

真是蠢透了!

“目光短浅,妇人之见!”李老头气得怒骂。

在屋里来回踱步,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只能先将就着孟清的主意,又拿了李淑的庚帖亲自去了孟家屯。

本来还以为有回旋的余地,但是一看到孟癞子破皮无赖,啥都能豁出去的嘴脸,他一颗心也跟着沉了沉。

只能咬牙跟孟癞子把两人的庚帖互换了,请来了孟家屯的村长做见证,立下婚书。

孟宗立听说是给孟癞子证婚,结的还是孟清姥姥家的姑娘,心里诧异,过来一听事情原委,也沉默了。

下晌的时候孟清让张罗了一顿饭,一行人一块吃一顿,偷偷跟孟宪立嘱咐了,不让他把事情往外说。

孟宪立知道事情严重,忙不迭应下了。

孟癞子却是没皮没脸,很快就改了口,在席上对李老爷子几个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岳母的,听得几人心里一肚子火,只觉得恶心难受,却还是得忍着。

等吃完饭天都已经快黑了,李家人就没有走,留在苏家歇了一晚上,洛云青则是当天下晌就走了。

反正也没有他的事情了,就让李家人跟孟癞子狗咬狗去吧。

除了这种事,李家人心里都愤恨不甘,也没心情去享受苏家的大宅院,更不好将李淑继续留在这里,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人赶车回了李家沟。

李老大却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听说李淑攀洛云青不成,竟然还许给了个赖汉,气得砸了茶碗,要打杀了李淑。

李淑吓得脸色发白,哭个不停。

杜氏心疼女儿,又跟李老大闹了一场。

李老大心里怒愤不甘,要去找孟清的麻烦,“好好的人在她家住着就出了事,她这个做表妹的不该管?她们苏家有钱有势的,难道还收拾不了一个赖汉!”

正好李牧得到了消息匆匆赶回来,将李老大拦下来,“现在惹怒了苏家,咱们家也没啥好处,到时候那赖汉找上门来,爹觉得能管住?”

李老大对这个读书厉害的儿子还是很信服的,闻言只能歇火,“难道就让那种无赖赖上?有了这样的污点,以后淑儿还怎么嫁到高门大户里去?”

“既然苏家有钱,那就让他们摆平,淑儿是她孟清的表姐,她就该管!”

随着李牧回来的还有他媳妇沈菀,李牧常年在县学里念书,她就随着去县城里伺候,夫妻两人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

乍一听到李淑的事,沈菀也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李家的姑娘竟然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赶紧随着丈夫赶回来。

毕竟若是这事儿传出去,她们这些李家人都要跟着被人骂,相公的科考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哄了三岁的儿子睡下,出来听见公爹这句话,抿了抿嘴,眼底闪过一抹轻蔑。

人家受苦受罪的时候,这么多年都对人家不闻不问,又没有多少情意在,现在出了事,人家愿意帮忙扫尾已经是仁至义尽。

他们却还想着让人家用自己的钱大笔砸下去解决,甚至可能惹一身骚,谁愿意?

怕是事情成不了,还要被埋怨,孟清一个不高兴,就不跟他们家来往了。

李牧也皱了眉毛,“这事儿就按孟清说的那样解决吧,没别的法子,真把苏家惹急了。咱们啥都落不着。”

“我可是在外面打听了的,那孟清和县太爷有交情,还救过知府大人,我明年就要下场秋闱,这种关键时候, 断不能出了岔子。”

提起这一茬,李老头也沉默了。

一家子都不再说话,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另一边的苏家,送走李淑之后,家里的气氛都和乐了不少。

等隔天何穗和曼娘从镇上回来,孟清就跟她提了提开成衣铺子的事实,“堂姐有一手的好针线,曼娘在这方面也颇有天赋,可不能就这样白白辜负了。”

何穗有些不自信,担忧道:“我的手艺给家里人做两身衣裳还行,可让我自己开个铺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