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秋闱大事

2020-03-12 作者: 六六
第413章 秋闱大事

天澜国每三年都有一次春闱,一次秋闱。目的也是为朝廷提拔一些新的人才,输送一些新鲜血液。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前朝之所以被天澜所取代也是因为他们国家的君王是世袭制,连他们的官员都是世袭制的。

可想而知,一个国家的官员世袭的话那要丢失多少人才。一些有用的人才因为祖上不是官员,国家平白浪费了这些人才。官员的子弟即便资质平庸也能高官厚禄。所以,很快被天澜所取代。

天澜朝建立至今百年多基业,历来皇帝都还算勤政爱民,一些前朝的弊端也都得到了改善。其中最利国利民的就是实施科举制度,有能力者要经过层层选拔后才能入朝为官,这样在朝为官的都是些有能力之人。

今日上朝,皇上想让大臣们推荐出一个可以负责秋闱的主考官,担任这个位置的人可是要在朝中德高望重之人才能担当。

“众位爱卿,你们觉得此次秋闱谁可堪当大任?历年都是有尤爱卿担任的,可是近年他身体不适,经常抱恙在家,如此重要之事耽误不得,朕还是觉得爱卿们应该推荐一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之人担当才是,众位爱卿意下如何?”皇上看了看底下站着的两排大臣,淡淡问出口。

底下的人议论纷纷,目前来说。整个朝堂分成了三派,那就是太子党,谨王党还有保持中立的效忠皇上之人。总体来说,太子算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加上已经经营多年,支持他的官员占了多数。

“皇上,微臣以为可以交由李太师主持,奈何太师近日称病在家不宜操劳,所以此事可由谨王爷主持。”一名大臣出列,率先提了出来。

萧慎行微微皱眉,他可不想让这么好的事情落在萧谨言的身上。历次主考官可是个肥差,不仅可以收受贿赂,还能有自己的得意门生。当然,如果不是朝中的老臣,自然是当不得老师,但是总是在朝中多了一个支持的人,所以萧慎行是绝对不会让他得逞的。

他微微侧头,朝着身后的李尚书使了下脸色。对方会意,走到正殿中间淡淡开口道:“微臣不同意张大人的看法,一来,谨王爷负责京中安全,身居要职,责任重大,如果再担任这么繁重的主考官的任务,恐怕分身乏术。”

“哦,那李卿家想推荐何人?你认为何人更为合适?”皇帝略一思索,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言儿担任京中要职,所以的确不能再负责这么大的事情。

秋闱是朝中大事,万不能大意了。因为上次惩治了不少朝中的贪官,所以整个天澜还有十多个空缺可以填补,这些官员都要在此次秋闱中产生,所以皇上对此事很重视。

李尚书跪在地上回复道:“皇上,太师,丞相称病在家,朝中有资历且有德行的大臣都是身居要职,分身乏术,微臣认为太子殿下帮皇上处理国事多年,对秋闱的流程更是耳熟能详,所以微臣推荐太子殿下。”

皇帝看了一眼下站的萧慎行,确实如此。在他的心里,两个儿子同样优秀,本来太子已经是下一任的皇帝,只是自己太宠爱这个最小的儿子,而且心里始终对他多了一份亏欠,所以他才想给言儿一份希望。

皇帝看了看萧谨言,又看了看萧慎行。他现在倒是很难决定了,这么大的事情该交给他们中的哪个?将安宁赐婚给言儿就是自己想让言儿多一份争皇位的力量,现在他们势均力敌,且看他们哪个能站到最后吧。

作为一个父亲,皇帝的这个决断是残忍的。因为他想看着两个儿子斗争,可是自古皇位都是用白骨堆积起来的,成王败寇,一旦失利,输的一方肯定会丢了性命。不过自己已经留了旨意,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自相残杀的。只是此时的他低估了人性的贪婪和对权利的渴望。

皇帝也在考虑,他不知道要不要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太子处理。不过,太子最近的表现自己还算满意。毕竟处理国事几年了,能力出众。可就是有时候对待下人太苛刻了。东宫里传出经常更换宫女太监的事情自己不是没有听说过。

皇帝在出神之际,只听得礼部尚书赵铭跪在大殿中说道:“微臣和李大人的意见一致,微臣也推荐太子殿下。”

就这样,朝中支持萧慎行的大臣都跪下请求皇上,要将秋闱的事情交给太子殿下负责。

皇帝看了看萧谨言,对方一脸的平静。似乎没有争权的意思。“谨王如何看待此事?”

萧谨言看了看跪倒在大殿上黑压压一片的大臣,心想即便父皇此刻也很为难吧。“儿臣也附议此事由太子主持。”

皇帝点点头,为谨言的深明大义,虽然此事是太子主持,可是最后考生们的卷子是由好几位大臣一起评阅定夺的,到了最后一关,还要自己亲自评判,所以此事也算是繁重的任务。

“好,此次秋闱太子担任主考官。太子,科举是为朝廷选拔有用的人才,关乎到国家社稷的大事,希望太子能为天澜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还有杜绝一切不良作风,一旦被朕知晓,决不轻饶。”皇帝义正言辞的对着太子说道。

萧慎行不明白为何这次萧谨言会替自己说好话。平日里两人都是敌对的关系,如今他却为自己说话,实属难得。“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儿臣一定会办好此事。”

皇帝看着太子如此上进,还是挺高兴的。萧慎行是嫡长子,且从小聪慧过人,深受自己的喜欢。只是,他看了一眼站在一侧最小的儿子,心里生出一丝愧疚之情。下了朝,萧谨言刚要离开,便被萧慎行叫住了。“皇弟请留步。”萧慎行笑意盈盈的,在别人眼里实在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景象。

萧谨言皱着眉头,不知道对方有何事情。“皇兄有何事,如果是为了刚才的一句话要感谢皇弟,皇弟觉得不必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