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技压群厨

2020-03-18 作者: 大豆宝宝
第32章 技压群厨

明卿什么也没要,只在他们走的时候,站在大门口送了一段。

他目光深远,看着那辆往镇上去的牛车,一点点变小,最后完全不见,才转身回去。

方青宁是挺兴奋的,虽然她暂时也没考虑去县里,但长长见识总是好的。

方怀安赶牛车把他们送到宁进才的面馆。

那里早有马车等着了,宁进才一看到她来,笑的眼睛都快没了:“青宁来了,来坐这辆车,这车座位软和,四边也通风。”

方青宁也不谦让,带着方良便上去。

宁进才跟他们一辆车,另一辆坐着从面馆里临时抽调出来的两名厨子,还放了一些他们要用的东西。

是提前一天去的,当晚到了县里,先找地方安顿下来。

宁进才去见了自己的妹妹,由妹妹引见,又去见了县令府里的管家。

管家对宁进才还算客气,把后厨简单介绍一下,又告诉他明天什么时辰的喜宴,后厨准备的时辰。

然后道:“东陇县里不缺好厨子,老爷既然要你们大老远的赶过来,想来厨艺应当不错,明日好好表现,赏钱不会少的。”

宁进才千恩万谢,临走,还塞了一些钱给管家,才带着方青宁出来。

出了县令府,到了街上,他才长出一口气。

“这儿到底是跟咱石头镇不一样哦,瞧瞧县老爷家的后厨,多气派,多排场。”

然后又转头安慰方青宁:“青宁你不用紧张,我这妹妹在县令府虽是个乳母,可跟上头的夫人关系好,也是说上话的,只要咱们把明日的喜宴做好了,就是头等功一件。”

方青宁笑着点头。

她一点也不慌,比这更大的排场她也是见识过的。

倒是东陇县的大街,还有夜市出乎她意外之外。

回到客栈以后,便带了方良一起出去。

热闹非常,从他们住的客栈出来,纵横而过的大街上,丝毫不受夜色的影响,铺子都是开着的,街边也有许多卖东西的摊当。

一间间看过去,从孩子的小玩意儿,到姑娘的首饰,从吃的,到穿的,从随身带的,到家里摆的,应有尽有。

而且这里好东西要多一些,比如布料,颜色、质地相对来说都要好的多。

方青宁也女子,还是爱美的女子,看到那些好的布料,便有点走不动路。

方良便在旁边说:“阿姐要是喜欢,就买两匹回去,叫娘给你做套新衣服。”

方青宁是用了很大的意志力才拒绝的:“现在不行,明天还有事情做,等咱们办完了事,再来买,到时候给你们都买。”

“我不要,阿姐买就行了。”

这些布一看就不便宜,要是全家人都买的话,不知要花多少钱。

现在他们虽然有钱,可那些都是阿姐辛苦挣来的。

她为了一家人的生机,连头都磕破了,方良又怎么忍心拿着她的钱到处乱花。

方青宁也不多说,挨个铺子都逛了一遍,直到街上人烟渐稀,才满足地带着方良回去。

次日天不亮,宁进才便带着他们,走县令府的后门,进了后厨。

面条由有他带来的师傅们去做,调臊子就交给了方青宁。

喜宴的臊子,方青宁没有用现成的酱汁。

一来那个熬制的时间太长,不太适合在这里用。

二来人家是喜宴,自然是新鲜的菜意头更好,所以她在路上就跟宁进才说了,不用肉酱,由她现做。

虽有些失望,但宁进才也是想看看这个小丫头厨艺到底如何的。

当然趁机学上两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方良给她打下手,把要用的菜,全部洗好,装在能漏水的筐子里。

肉洗好,放在砧板上。

方青宁抬手拎了拎菜刀,又用手指斜着轻轻在刃上刮了一下。

刀很锋利,看来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她动手切肉。

光是切肉的手法与速度,就把宁进才看傻了眼。

这还要怎么学,人家拎刀片肉,跟切豆腐似的,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可切出来的肉却是不大不小,方方正正的小肉丁。

肉丁的形状,好像是从统一的模子里扣出来的,根本不像现场切出来的。

别说他看呆了,就是那些县令府里的厨子,都看的啧啧称奇。

也难怪老爷特意从乡下找来厨子,人家的技术就是比他们高呀。

肥瘦相间,大小统一的肉丁全部切好以后,装在一个大盆子里。

方青宁这才拿出一个小坛子,解开封口,一股甜爽的味道立刻就在厨房里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多吸一口气。

“这是什么东西,调料吗?”有人问。

然而已经有人先闻了出来:“像是酒,里面有酒味。”

宁进才也紧紧盯着小坛子,恨不得趴上去喝一口,以断定这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

方青宁只是笑笑,并未回答他们的问题。

她把果酒均匀地酒到肉里,翻搅两下,又少放片刻,这才又撒盐上去。

盐撒的很少,只有一点点。

有县令府的厨子不解:“这么多肉,给这么一点盐,腌不进味去的。”

但无论别人说什么,方青宁都不应,只按着自己的方法,有条不紊地做着每一步。

等盐撒上去以后,她又从背来的小竹篓里拿了一包东西出来。

这些就是肉的真正调料了。

料是由花椒,大料,还有一些中药之类,晒干磨粉做成的,专门腌肉提味的。

众人看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可紧接着他们便对这料产生了巨大的好奇。

但凡是厨子,谁不想自己的饭菜越做越好吃?

为此很多人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但各行各业,都有天赋高的人。

有些人努力很久没做成的事,可能有些人一点就透,很快便做了出来。

方青宁就属于有天赋的,她当年选做这一行,纯粹是为了生活下去。

在大学里做兼职,给人家洗碗的,因经常在后厨,看到师傅们炒菜,慢慢就学会了。

而且发现炒菜要比洗碗工的钱了,就顺理成章转成了炒菜的,这么一炒便一路走了下来。

这么多年,她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光是研制出来的新菜式都不知有多少。

这些配料,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