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方青宁家是钱库子

2020-03-18 作者: 大豆宝宝
第156章 方青宁家是钱库子

刘氏做的并不明显。

在方青宁看来,也就是没跟他们打招呼,就又回厨房去了,可明卿却是感觉到了。

他的目光在方青宁的头顶扫过,最后停在她的侧脸上,心里许久未来的黑暗,又开始往外漫延了。

他并不怪刘氏,做为一个母亲,想让自己的女儿未来过的好,才是最正常的。

他只怪自己,并不能给予她更好的日子,还有,可能还会拖累她。

只是,从前他想到这些,会想着远离方青宁,让她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热爱的。

而现在他却想把她绑在身边,陪着自己。既是不能如此,也希望她能耐心地等他归来。

不会太久,三年而已。

方青宁已经进了厨房,看到刘氏今日做了鸡肉炖蘑菇,还蒸了米饭,笑着招呼明卿:“快来快来,今天有蘑菇吃。”

她先动手,给明卿盛了一碗,单独拿了一盘子,装了满满一盘鸡肉和蘑菇,推到他面前说:“这些干蘑菇还是咱们夏天时候采的,现在正好吃得着。”

方怀安和方良,跟几个牛把式一起,在牛棚那边铡干草。

方志去叫了,他们便一起过来用午饭。

方青宁一边吃饭,一边问方怀安:“爹,给牛羊的草,还有多少没铡?”

方怀安把嘴里的饭咽下去,才回她:“已经够了,还多铡出一些,怕的是过几天再下雪。”

“下雪怕什么,外面没有干的地方,可以在屋里铡嘛,反正牛棚那边也有空的。”

“那倒是。”

牛草解决了,方青宁便说她的事:“爹,我要建个火炕,等吃过饭了,你去村里帮我找几个泥水匠吧。”

方怀安手里的筷子停下了,连刘氏方良方志都停了下来,都看着她。

方青宁道:“这一冬里,去不了远的地方,要真下雪了,连石头镇去着都麻烦。

可咱们这一摊子,天天都得要银子养着的,不赚钱怎么行呢?

我知道你怕浪费柴,不过入冬前我已经买了不少,实在不够再去山上砍就是了。

但山上可是不会生银子的,也不会帮咱们养鸡鸭鹅的。

用山上自带的柴,供着暖,赚白花花的银子,多好!”

反正在穷人家里,把浪费合理化,说成能赚钱,就很容易得到认可。

果然,方怀安和刘氏都没再说柴的事,只道:“这火炕咱也不会呀。”

“明卿会,到时候您把泥水匠找来,由他来教,很快就能做好。”

说干就干,方青宁吃过午饭,就把之前领养家禽的帐本拿过来,跟方怀安说:“先从这上面选,有鸡鸭鹅还回来的泥水匠,先找。”

方家村不大,哪家人会什么,能做什么,都是清楚的。

而且都是乡下人,平时家里桌椅坏了自己修,墙倒也是自己砌,基本都会两手。

一共找了五个人,当天就开工。

因为明卿下午还要教课,方青宁就带着他们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夏天里,青宁赚到第一笔大钱,扩建院子盖新房,特意把厨房做的很大,而且是两间。

里面可以蒸糕点,外面就做其他食物。

灶台也是两边都有。

与厨房相邻的是一大间房,做为食材库,里面储存了各种晒干的菜,酿的酒等。

现在就把食材库里的东西搬出来,挪到新劈的两间仓库里,而这一间,还有相邻的另一间,就建成火炕屋。

房间腾出来以后,还要准备第二天要用的材料。

乡村里很少用砖,太贵,穷人用不起,基本村里的方屋,都是用的土和石块。

土要去村外的荒地里挖,石块要去山脚下捡,捡回来后还要砌成方方正正的。

所以一下午的时间,并未准备多少。

不过当天晚上,五个泥水匠还是在方青宁家,饱饱吃了晚饭。

工钱都是讲好的,做一天十文钱,管两顿饭,这已经比他们去镇子上,给别人做活儿,好了不知多少。

除了这五个泥水匠,方青宁还请了一个人,专门帮着刘氏做饭。

这一下,他们家就用到六个人。

先前还在犹豫,要不要把家禽还回来的,这时候心里跟猫抓似地难受。

方青宁家现在跟个钱库似的,谁进去谁吃饱穿暖有钱拿,自己贪这一点便宜不打紧,以后就再与她家扯不上关系了。

这得多亏呀!

这一链锁反应,导致许多人开始把家禽还回来。

有那些提前吃了的,这会儿急的团团转,恨不得跑集上买两只回来。

只要如数给他们送去,后面就有银子了。

方青宁家砌火炕这事,吸引了全村的人来围观。

除了羡慕给他们家做事的人,还有许多好奇方青宁,到底又要折腾什么。

不过方怀安家的人都沉得住气,并不多解释,各司其职忙自己的事。

明卿的学堂没有停,准备材料阶段,他也不用插手,只把要用材料的标准给方怀安,让他现场督工。

材料准备一天半,差不多已经齐全,刚好学堂也到了休息日。

于是他便带着泥水匠,凿墙,修炕,建新烟囱等。

刘氏自然忙着预备每餐要吃的东西,好在来做事的人也不太讲究口感,只要能吃饱,就是最喜庆的事,所以她做的也算轻松。

方良则忙着把自己家,先前放出去的家禽往回收,记帐清帐等。

方青宁也没停。

自己如今在家里,每日都给石头镇几家铺子供货。

她头天晚上把一切做好,放在火上暖着,第二天一早,让方子辰送去镇上。

铺子里每日都有新鲜的肉酱,锅贴,时不常的还会多些糕点,生意一下子又上来了。

一家人忙的不宜乐乎,火炕也在三天后顺利建成。

建成这天,方青宁亲自下厨,点了通往火炕的灶台,做了一锅鸡肉香菇肉酱,又做了锅贴,做了木耳香葱汤,然后还蒸了一锅米饭。

自家的人吃惯了这些,倒没觉得怎样。

可请来的五个泥水匠,包括帮厨的邻居,围桌吃着吃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别说这口味是他们从来没尝过的,就是这一锅的肉,这米饭,在过去的几十年,连过年的时候,他们都没吃到过,甚至想都不敢想。

谁家都是地少人多,家里“嗷嗷”几张嘴,能吃饱就是万幸,哪还敢奢望别的?

方青宁把刘氏叫出去,小声交待:“锅贴和肉酱我做的都有多,一会儿给他们每人包几个锅贴,盛一碗肉酱带回去。”

又把一袋钱拿给刘氏:“五天半时间,每人五十五文钱,一会儿让方良按数数给他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