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桂子山头

2018-04-15 作者: 高山雪豹
第二十六章 桂子山头

不管陈由红怎么解释和安慰,易方很坚定“我的幸福,我做主!”三天的僵持,在这期间易方甚至以自杀相威胁,陈由红很难为情,但爱情不是商品。他不能为了抚慰一个少女受伤的心而牺牲自己的爱情,那不是对自己太不公平吗?他还是以极大的耐心费尽心思化解了这次情感危机。虽然白白浪费了三天时间,也算经历了一次情感和心灵的炼狱。处理好这起光怪陆离的情感纠纷,离陈由红到省城本科面授的时间只有两天了。

这学期的最后一天,学生放暑假了。陈由红在班上讲完学生假期要注意的事项,就回到自己的宿舍。由于易方的事他有些疲惫,仰卧在床上小憩。刚躺下,楼板上传来纷乱的脚步声,陈由红的房门被轻轻叩响,他从床上一个鹞子翻身站了起来,打开房门一看是他班上的全体班干部。这班学生活泼可爱,勤学善思,且长相清秀,陈由红把他们当弟弟妹妹一样看待,从心眼里喜爱他们。

“老师。你明天就要出去学习,我们今天就放假走了,一两个月后才上学;想见你一面都难,这漫长的假期多难熬呀?”易宗慧撅起小嘴,似有不舍。

“老师。你学习多长时间?回来了我们来找你?”付贞芹明眸闪动,手足无措。

“老师。你回来了,就到我家里去玩,我的爸妈接你好多次了。”郑凌志一脸笑容,声音脆亮。这次期末考试,作为学习委员的他,总分全班第一。

“老师。你学习多长时间?你定个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你。”周小艳声音娇嫩,眼波顾盼似水流动。

班干部你一言我一语,都对陈由红表现出极大的真诚,他们希望在这位清秀俊朗的老师指引下,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你们的心意我知道,下一学期我教不教你们,带不带你们的班主任都还不清楚。我这次是函授,到学院面授一个月。大概八月二十就回来了。你们放假回去不能玩光的,要天天坚持学习,我这里有‘四大名著’,你们没有的就把我的书拿回去看,我希望你们在这个假期每人至少看两部。语文成绩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一是多看,二是多记,三是多写,四是多思。”陈由红谆谆告诫他的学生,接着又说:“我对你们提个要求:看书后,每人写一篇‘书评’,就定八月二十二号,你们一起来,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你们看可好?”

“好是好,就是有点难……”

“你们也不用紧张,书一定要认真读,写‘书评’能写多少是多少,其实我也写得少。”陈由红说完,同学们陆陆续续的走了。

易宗慧磨磨蹭蹭似有不舍,陈由红温情的看着她问道:“宗慧,假期有什么计划?”

易宗慧欲言又止“老师。我真希望不放假,心里好空……”

陈由红坐在写字台前,易宗慧本来就站在离他很近的地方,她又往他身边靠了靠,翻看老师正在书写的笔记,身体已经碰触到陈由红的肩背。易宗慧娇羞的脸蛋顿然绯红,陈由红伸手捏着她如同柔荑的玉手,对易宗慧说道:“宗慧,你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女孩,尤其在写作上你很有天赋。我希望你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老师,漫长的假期,感觉好难熬哟!要是能跟你到江城玩几天多好!”易宗慧闪烁着晶亮的眸子,满怀期待的说道。

“我这里还有几本安徒生童话,你拿去看吧。广泛的阅读可以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休闲娱乐。还可以开启人的智力。是一举多得的事情。至于到江城玩的事情,以后有机会我会带你们去的”陈由红耐心的启发易宗慧。

易宗慧扭捏着她纤细的腰肢,莞尔一笑。

“老师,我们等你回来,要给我们带好吃呢!”说完。她皱一皱小巧玲珑的鼻子,脸蛋一昂,黑亮的长辫子往后一甩。看着是那么调皮可爱,俊俏优雅。

陈由红用他温暖的大手拍了拍她的肩头说道:“宗慧。再不走,回家就要摸黑了。听话,回去把初一到初二的语、数、外都复习一遍,只有把基础打牢,初三中考才会有把握。”

“我听你的,回去好好学习。争取你函授回来的时候给你一个惊喜!”易宗慧自信的说道。

“记住,八月二十二号。来迟了,好东西别的同学吃完了可别怪我!”陈由红微笑着说道。

“好吧。我也许提前来看你。”易宗慧含情脉脉地看着陈由红说。

陈由红起身送走了易宗慧,好长时间心情难于平静,今天自己抓住易宗慧纤纤玉手的举动似乎超越了师德的范畴,他的心纠结得疼痛。人的情感真应该像孙悟空一样压在五指山下让他不能动弹,避免海阔天空,无法无天,缺失管束。宗慧这丫头已经情窦初开,但愿她迈过这道坎,别耽误了学习。

这次一起去省城学习的三个人,有杨玉华、关广珍,她们两都在县城教书,只有陈由红在乡下中学。从县城到省城将近四百公里,路途颠簸,坐班车要**个小时。没有直达的火车,坐火车要先坐班车到邻县,再转坐火车。两位女同学晕车,不愿意坐班车,陈由红一个大男人肩负着照顾女同学的重任,所以他们就步调一致的坐火车。

陈由红长了二十多岁没出过远门,也就没见过世面,更没坐过火车。好在这次一行有三个人,可以相互照应,心里也就踏实了许多。他对这次出门学习非常重视,特地去买了一个黄色帆布提包,买了两套新衣,带上他所有的存款一百六十元。他每月的工资是三十八点五元,这一百六十元,应该说是一笔巨款。来往的路费只需要二十多元。

三个人邀约一起,早早来到火车站,买好车票,焦急的等待火车的到来。车票上的时间到了,候车室里人员躁动,车站广播里传来播音员甜美的声音“旅客同志们,XX次列车晚点半小时,请旅客同志们耐心等待。”

陈由红和他的两位女同学只好松弛紧张的心情,按捺住冲进车厢,抢占座位的冲动。怏怏的坐回到候车室的长条凳上。

终于等来火车。候车室的乘客一个个像冲锋的战士,争先恐后的向站台冲去,唯恐落后。

陈由红和两位女同学跟随汹涌的人流艰难的挤进了火车,想找一个座位,在狭窄拥挤的车厢里穿行。穿行几个车厢后,他们才豁然大悟不是找座位的问题,而是怎么找一个相对安全的立锥之地。车厢里到处是人,长棍短棒,大包小包。

改革开放了,农民蜂拥外出,寻找挣钱的门道。车厢里弥漫着臭汗的味道,劣质的烟味和混杂的各种乌烟瘴气,让人呼吸不畅,很不舒服。

在这样的环境,男士与绅士无缘,女士与淑女相悖。车厢走道,车厢间的连接处,甚至于放行李的架子上,都是坐着,歪着,站着的人堆。陈由红、杨玉华、关广珍三个人,好不容易在车厢连接处,挤出一块容身之地。开始他们还能站着,时间长了,晃动的火车,使他们的精力和体力慢慢耗尽。晚上七点上火车,坚持到深夜十二点后,顾不得体面和形象;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屁股坐到车厢地板上,相互依靠着打瞌睡。

火车像蜗牛一样爬行,“咔嚓,咔嚓”的声音在无边的夜空,不知疲倦地嘶叫。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走了十二个小时,天亮的时候,火车到达省城。

下了火车,他们随着人流鱼贯而出,来到宽广的街道,脑袋才慢慢苏醒,意识才慢慢恢复。辨方向,找站台,坐公交,一路奔波,目之所及一派繁华,旅途疲劳早已烟消云散。这里的一切对陈由红都是新鲜的,震撼的,陌生的。

来到师院,登记注册,领到书籍,找到宿舍。安顿停当后,陈由红与同宿舍的宋秀中、潘新华、李君键又叫上杨玉华、关广珍。他们一起来到师院校园,熟悉一下环境。

第一次脚踏实地的走在华中师范学院的校园,领略校园的独特风光,陈由红心旷神怡,意气风发。校园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景观别致。是陈由红没有想到的。

学院位于桂子山上,学院整体依山而建,与南湖很近。天然界线清晰,水陆风光兼备,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状况良好。学校绿化很好,登楼远眺,满目苍翠。学院结合校园的地形地貌特点,以清晰通畅的道路网为骨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点交相映衬,风景如画,景色宜人!

“没想到华师校园,如此之美?”陈由红以为大学校园除了楼房就是操场。他由衷的赞美道。

“你没看介绍呀,整个校园占地二千多亩,桂子山以桂花树出名。”杨玉华多少了解一点这里的情况。

“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秭归县来的宋秀中,想象丰富,眼光独到。

“我们是来学习的,你莫把心事用偏了,小心到时候拿不到毕业证。”长阳县来的潘新华个头不高,但很结实,一看就是个中规中矩的男人。

一行五人走在广阔的校园,有说有笑,无拘无束的谈论着各自的教学和有趣的生活。

这个地理函授班共一百多名学员,从全宜昌地区教师队伍中考来的有三十八人。都是教学一线的年轻教师,有结婚的,有正在谈恋爱的,还有像陈由红这样还是处男的,各占三分之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