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我这辈子听过很多大道理

2018-04-15 作者: 困的睡不着
第126章 我这辈子听过很多大道理

方怡见宋三缺在这位鸡鸣寺得到老和尚面前口口不离肉,小嘴撇道:“你也太煞风景了,扰了佛门清静地,罪过,罪过”

宋三缺则一本正经的说道:“佛祖还说酒肉穿肠过呢,我只是过过嘴瘾罢了,佛祖没那么小气的”

那老和尚双手合十的说道:“施主此言正解,佛祖言六根清净,并不是让人真的戒掉六根感惑,指的其实是心净,心若不净六根在净又谈何用?心若净了,六根就皆可不必在乎那些俗套了”

宋三缺饶有兴致的调侃道:“大师心可净了?”

“自己觉得净,那就是净了”

“那大师可敢做顿肉菜?然后你自己觉得心净了,再然后你就酒肉穿肠过了,最后你在跟佛祖说声我心净了,那大师说佛祖会不会怪罪与你?”

“胡闹”井旁年长的女人忽然轻嗤一声。

年轻女人,柳眉轻皱,不言不语。

宋三缺双手一摊,笑道:“大师,你这两位施主心也太不净了”

鸡鸣寺老和尚,双手合十冲着两位胭脂说道:“戒,不骄不躁”

宋三缺翻了翻白眼,觉得跟这老和尚说话实在太累,一套一套的听着脑袋都嗡嗡直响,他真怕自己在呆下去回去之后耳边还萦绕着这位得道高僧的佛门真谛,那样他会疯的。

宋三缺拉了拉方怡的小手说道:“怎们走吧,我可不能在打扰这佛门清静地了,在呆下去那可真的就罪过了”

“施主,请留步”鸡鸣寺老和尚第二次出言相阻,这一回他更是横跨两步,直接挡在宋三缺和方怡面前说道:“施主,可否暂留片刻?”

两位胭脂同时一愣,据她们所知,在鸡鸣寺,宝戒大师似乎从来没有二次出言挽留过一个人的时候,而且还是一个看起来无甚出奇的人。

宋三缺无奈了,头疼的说道:“和尚,咱是与佛无缘之人,您这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留我呢,你不怕罪过啊,不怕佛祖怪罪你啊”

老和尚双手合十的说道:“施主,与我有缘,就是与佛有缘”

靠,宋三缺有点想骂娘了,这老和尚难道还存了要引渡他的心思不成?

“我就是个过客,要不是身边这位姑娘强求,根本就不会踏入这鸡鸣寺,何谈的缘啊”

“所以,施主来了,就是缘”

宋三缺第一次觉得自己瞎掰,掰不过一个人的时候有多痛苦了。

而且还是和一个说话听着让人脑袋嗡嗡直响的人瞎掰。

宋三缺想跳井,可惜那是一口枯井。

老和尚又向前迈了一步,距离宋三缺只有一米不到,他忽然睁开那从开始就半闭半睁的双眼,伸出一只手道:“可否给老衲一观施主的左手?”

年轻的女人一直皱起的眉头,缓缓一舒,偏过头来第一次开始仔细的打量着这位自打进入鸡鸣寺东院就胡言乱语的男人。

而年长的女人却是双眼突冒精光,微微嘀咕道:“好大的运道”

“咦,老和尚还会看相?”这次,宋三缺不再胡言乱语了,而是伸出左手若有所思的翻转着说道:“第二个人了”

第一个人,在湘西深山坳,看过后就只说了一句,五弊三缺,好贱的命格。

那一年,宋三缺刚刚出生不久。

这是第二个人,南京,鸡鸣寺老和尚。

这一年,宋三缺出世,落魄到此。

这一回······

宋三缺缓缓的伸出左手递到了老和尚面前叹了口气道:“拿去”

鸡鸣寺老和尚先是双手合十,然后伸出爽手握住了宋三缺的左手,微微低头,一眼不眨。

半晌,老和尚松开双手,顿了顿后那一直都是古井不波的神情终于有了一丝动容:“贫僧,送施主一句话”

老和尚没有言明看出了什么,但宋三缺知道他看出来了。

能在第一次相见就提出给他看相,宋三缺就知道这位鸡鸣寺的得道高僧,名不虚传。

宋三缺仰着头,顿了顿后说道:“大师不说也罢”

井旁的两位胭脂女,脸上登时浮现出一丝惊容,她们看出来,这个一直胡搅蛮缠的男人这回并没有胡搅蛮缠,而是似乎知道鸡鸣寺老和尚将要说出的话是什么。

这一次,老和尚没有在玩什么禅机,而是很平和的说道:“施主,人命可以胜天,但不一定是人定胜天,命可以胜或者不胜,但人性却可以掌控,望施主一念之间的善恶可以胜了自己,善哉”

宋三缺调头走了,这一次鸡鸣寺的老和尚没有在阻拦。

宋三缺临走之际,转身说道:“我听过很多的大道理,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辈子”

愕然,鸡鸣寺老和尚合十着双手,久久不语。

胭脂井旁的两个女人望着宋三缺离去的背影,久久不语。

过了片刻,和尚转身对着两个女人说道:“两位,就此一别吧”

“哎······”年轻的女人终于开口,却也只是幽幽的一叹。

年长的女人却皱眉说道:“大师,如果来的这人没有出现,我们可否有缘?”

鸡鸣寺老和尚低头不语。

年长的女人接着说道:“那请大师可否告知,刚才的年轻人到底和大师的缘在哪?”

鸡鸣寺老和尚顿了顿后,说道:“上官施主,也许你们以后会有交集的”

“大师请说”

鸡鸣寺老和尚抬起头,沉默了半晌后说道:“十八年前,曾经有个故友为一孙辈千里求医,故友之孙先天命弱,出生后既命不久矣,全凭我这故友以一身精湛医术续命,才勉强挣扎着过了襁褓之年”

“大师,既然说您这故友医术精湛,但又为何说他千里求医,据我所知,大师的医术似乎······”

鸡鸣寺老和尚合十着双手徐徐说道:“故友之孙的命理乃是五弊三缺”

“嗯?”

年长的和年轻的女人同时一声惊叹。

鸡鸣寺宝戒大师,生平最善两事。

除了那一手被万千富贵之人奉为上品的斋菜之技。

还有一手,就是推算命理,铁口直断。

这就是为何想要成为鸡鸣寺座上客的人能将鸡鸣寺周边排队围个几圈的缘由。

宝戒大师叹了口气后说道:“当时我未能亲自为故友的孙辈看命,所以凭借推断让他在那孩子身上,刻了八个字”

“何字?”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