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西安事变之始末

2021-11-08 作者: 我是你的真善美呀
第162章 西安事变之始末

《西安事变》中,除出饰演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双男主,还有一位角色至关重要,那就是蒋介石。

这个角色如果立不起来,那么所谓的打造第二个《长安十二时辰》的豪言壮语就是个笑话,所以关于找谁来演蒋介石,制片人许正也是煞费思量。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后决定还是请老熟人倪远出山。

倪远曾经跟郁楷合作过两次,第一次是郁楷刚出道那会儿,两人分别饰演男一皇上和男二皇上的小舅子兼紫禁城侍卫队队草,后来一次则是当《笑傲江湖》里头的岳不群令狐冲师徒。

善于炒作的许正还把爆火清宫剧里的女主角—同时也是他旗下的艺人—找来客串一下出镜篇幅不多的宋美龄。三人于爱国历史教育片《西安事变》再次同框合体,让诸多《后宫晋升指南》的cP党兴奋不已,小小收割一波情怀杀。

在实际年龄上,诸位演员普遍比事件当时的历史人物们年轻个十来岁。

蒋介石生于1887年,杨虎城次之生于1893年,然后便是1897年的宋美龄和1901年的张学良,西安事变发生时,连最小的张学良都35岁了。

为了让即将迎来24岁生日的郁楷看起来更加成熟一些,化妆师特意给他贴了个胡须,不光他有,剧中的男性角色几乎人手一个。

郁楷打量着自己鼻子下面多出来的一块方方正正的“胡子”,怎么看怎么不对,“感觉跟日本鬼子似的?我不是主张打他们的人么?”

“这种胡子叫卫生胡,也叫板刷胡,”化妆师特意做过功课,“是西方人为了吃饭方便特意修剪出来的,后来通过明治维新传到日本,再风靡整个民国。”

其实不光郁楷觉得别扭,前来片场监督拍摄进展的许正也觉得一股违和感扑面而来,“要不还是改成八字胡吧,这样看着太像卓别林了。”

郁楷闻言,立马拿一双狗狗眼睛去瞪老板,却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化妆师从善如流,连忙把郁楷按下,替他换了个胡子。

拍戏嘛,再严谨也得符合现在观众的审美,适当地进行艺术美化。难道真要郁楷顶着卓别林胡子学张学良讲一口东北大碴子味的普通话?

那画面太美,一言不合就拿阿宝色调辣观众眼睛的许正都不敢想象。

不过,必要的严格要求和背景知识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在恶补了一段时间的历史课后,郁楷的表演发生了可喜可贺的变化。

他终于演出了少帅那种名义上身在人下,实际上傲骨自成一体的感觉。

张作霖过世几天后,联合在一起的国民党各派军队终于北伐成功,铁骑踏入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顺应大势,宣布“东北易帜”,摘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挂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宣布归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自此之后,张学良表面上成了蒋介石的下属。

二代军阀张学良自然不是谢朝露这种老老实实打工的社畜,他依靠着老爹留下来的雄厚资本,偏安东北一隅,成为国民政府内战—即中原大战—双方都极力拉拢的地方大佬。他左右逢源,不仅在战争中靠卖军火和索要军费发了一笔横财,还于战后获得了山西、河北、内蒙古和北京、天津、青岛三市的地盘,华北地区尽入囊中。甚至整编后的晋军和西北军一部也归张学良指挥,成了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

但是人生赢家张学良也不能避免之后的“网暴”,照样被老百姓们骂到狗血淋头。

由于张学良掌控的地盘扩大,大批东北军入关,东三省兵力空虚,最会趁火打劫的日本人借机发动了著名的九一八事变。

也许是担心战火会升级蔓延,亦或是不想损失乱世中弥足珍贵的兵力,张学良下令“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

结果,一步错步步错,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三省、热河相继沦陷,张学良喜提“不抵抗将军”封号,只得引咎辞职。不单单老爹倾注了一生心血打造的20多万东北军客居他乡,他本人又从第二号人物的地位一下降为nobody,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于是,成了无业游民的张学良干脆携赵四小姐一起出国,由上海乘意大利邮轮启程赴欧洲“考察”,实则散心兼避避风头。

等到风口浪尖过去,将近一年时间后,张学良回国返抵上海,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职,蒋介石任总司令。这里的匪,自然不是日本人。

大概是不忍见到同胞继续相残,面对日军的侵略,曾经的“不抵抗将军”张学良几次建议联共抗日,与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产生了激烈冲突。

在屡试屡败后,也不知道他心中经过怎样的思量,一向给人“懦弱”印象的张学良竟然决心兵谏。

乐娱自创的《西安事变》这部剧固然引用了若干张学良年少时期的回忆,但剧情主要在讲的,还是围绕着1936年末的一系列事件,力图再现当时惊心动魄、一触即发的紧张感。

这些戏份对演员的要求很高,所以特意留在后面拍摄。之前郁楷一边跟马远上课,一边拍摄的都是张学良年少时期跟郭松龄的种种回忆。那部分表现得稚嫩一些也算合情合理,毕竟当时的少帅年纪还小嘛!

等到饰演蒋介石的倪远老师进组后,他和郁楷之间拍摄的第一场戏,便是西安事变前一晚12月11日发生的蒋介石晚宴。

这已经是最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一刻。经过1936年10月开始的一系列争吵,蒋介石明白张学良在进剿红军上跟他不处在同一立场,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互相之间撕破脸已经成了注定的结局。

12月2日,张学良飞至洛阳,向蒋介石面报,谓其部下人心不稳,独木难支,请求蒋委员长前往西安训话。这大概是他在请君入瓮,引老虎走出南京大本营,方才好进行下一步动作。

12月4日,蒋介石应邀动身前往西安督战。他是不怕张学良有什么小动作的,总之谁也不能阻挠他前进的步伐。

12月7日,张学良在西安华清池见到蒋介石,继续旧话重提,结果依然是毫不例外地遭到拒绝。蒋介石令张学良、杨虎城立即进攻陕北红军,否则便将两人领导的部队分别调往人生地不熟的福建和安徽,让他们品一品这其中的厉害。

蒋介石的威胁没有起到作用,张学良、杨虎城仍然油盐不进,缺乏实际行动表示诚意。所以11日晚,蒋介石邀请张学良、杨虎城等参加晚宴,并在晚宴期间宣读了换将任命书,命令中央军接替张学良所率领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

俗话说得好,开弓没有回头箭、落子莫行悔意棋。

一场以性命为赌注的博弈,就此拉开帷幕。

12日凌晨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我们的蒋委员长顾不上戴假牙,便于危机之中仓皇从卧室窗户跳出,但仍然没逃脱被活捉的下场。其他随蒋一起来到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一并遭到扣留,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