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人心浮动

2个月前 作者: 我家的麦田
第218章 人心浮动

第218章 人心浮动

族长也知道自己多此一举了,凭巧玲现在的身份根本不屑于说谎的。当场便应了下来,不过却被巧玲给拦住了,要求他过一天再去。族长也没问因为啥,便应了。

只是转头出去,看着晶儿家的方向叹了口气。那两口子真的糊涂呀!然后背着手,回家了!“大哥,东家给了准话么,换还是不换?”

“瞎嚷嚷啥,进屋再说!”族长仿佛没有看到弟弟林灼热的目光。

老二也知道门口不是说话的地儿,赶紧让开道,让大哥进屋了。“把老三、老五也叫来,去东屋!”看着老二的情形,族长心里一凛。看来自己人也需要敲打敲打了。

族长二弟却不明白大哥的心思,还以为事情成了。高高兴兴的去喊两个弟弟了,族长则先行一步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父亲、大哥!”三人进门喊道。他们知道能有现在的日子,得益于父亲和大哥的帮衬,所以很是恭敬。

“嗯,都坐吧!”老族长挥挥手,说道。

几人闻言都坐了下来。近几年老父亲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基本已经不管他们的事儿了,今天叫他们过来肯定是大事儿,所以一个个神情凝住的注视着老父。

“这件事情你最清楚,还是你来说吧!”老族长却转头将发言权交到了大儿子手中。

“嗯!”族长也没有推辞,“想必你们也听说外面传着东家要换掉晶儿的消息吧,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我……”老二还没开口,就被最小的老五被截胡了:“大哥,无论东家做什么决定都不是我们能干涉的。不过我更倾向于东家不会换掉晶儿,林家的情况旁人不清楚我们还能不明白吗?当年东家能在流放的时候都能救下整个林家村,何况晶儿是东家一手调教出来的,不可能随意放弃的。所以我的意思是不要随意干涉。”

老二越听,心越沉。可还是不死心的问道:“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东家还能管家人家闺女不嫁人?”

“二哥,你觉得大愣子娘能给晶儿介绍什么好人家?我同意老五的意见,大愣子两口子是昏了头了。”老四撇了一眼自己的二哥,不屑的说道。

“那,那,大哥你不是去问过了,东家是怎么回的?”

“这就是我找你们来的原因,这些年我们村的日子好过了,可有些人的心也大了。有的更甚至打上了工厂的主意,那是忘恩负义。也不想想能有现在的日子,都是谁的功劳。是林家,明杰、明智他们在外一路顺遂也是托了林家的光。所以即便是为了咱们的孩子们,也将你们的小心思都收起来,明白吗?”族长这番话与其是说给全家人听的,不如说实在训斥自己的二弟。

老三、老五也明白大哥的意思,老二还有些不服气。但一听可能牵连到儿子,他也只能乖乖应下。“知道了,大哥!”

“嗯,一家人就给齐心。老大说的不错,今天回去你们将这些话给家里人都透透,别让人钻了空子。还有我将话放这儿了,大愣子夫妻俩讨不了好!”看几个儿子都很明白了,老族长最后命令道。

老父亲的话可比大哥的分量重多了,即便有些心酸经过轮番敲打也歇菜了。何况他们大多是明白人。

然他们明白,可不代表所有人都明白。尤其是大愣子夫妻,本来因为林王氏的挑破,他们已经认定巧玲欠了他们的,现在巧玲让人直接将他们扔出了门外,更让他们下不来台。

加上巧玲那番话更是认定场子已经是他们家的了。晶儿更是愤愤的骂到:“当家的你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忘本,即便当了王妃又怎么了,就能随意无视我一双儿女的付出吗?”

想比晶儿娘,大愣子相对的话就少的说了。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和晶儿娘说他已经将一半工厂许给了二弟一家。

可一想到二弟一家的不容易,还是打定主意说了出来。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晶儿娘当即便不干了。尖叫着:“凭什么,那是我一双儿女打拼回来,凭什么白白便宜了他人。不行,我绝不同意。”

“什么叫他人,那是我亲弟弟。不行也得行,后天过户之后,我就给娘两成,二弟三成。”大愣子也被妻子的话惹急了,强硬的说道。根本就忘记了巧玲之前说的,即便是给也是给晶儿的,和他们无关。

看着大愣子突然变的冷酷的双眸,晶儿娘好似一下子又回复到了多年前的样子。颤抖的指着大愣子问道:“你,你,你回来就是就是为了你娘亲和弟弟一家,是吗?”

“当然不是,只是二弟现在的日子过得艰难,我们帮衬一下不是应该的吗?再说女婿不是也说了这样对锁儿官声好吗?”大愣子下意识的反驳,但却没有多少说服力。

“什么对锁儿的官声好,我看你就是忘不掉你的老子娘,既然如此你还是回老宅吧,反正我们也分家了!”因为晶儿,晶儿娘没少受吹捧。在得知丈夫竟然要将到手的东西分给别人,一下子就爆发了。

“即便是分家我也晶儿和锁儿的父亲,那放在我有资格住。”大愣子这些日子没少被人洗脑,也一步不让。

两人吵吵嚷嚷半宿,知道天亮才想起巧玲答应的前提是他们统一口径,两人一下就慌了。一下子就不吵了,就在这时同大愣子交好的柱子慌慌张张跑了过来。“大愣子大哥,快开门,我有事儿说——”

“怎么了,可是我娘他们出事儿了?”说着就要往外跑。却被柱子拦住了:“不是,是晶儿。不,应该是和晶儿有关。”

“晶儿?”这下两人疑惑了,在他们看来即便晶儿出事儿也应该是工厂的人来呀,怎么会是柱子。

“大愣子大哥,不是兄弟说你,这次你可把晶儿给坑了呀!孩他娘今天回娘家,……”

听到说自己把闺女坑了,大愣子第一反应便是巧玲把晶儿解雇了,“难道他们真的不让晶儿当厂长了,不行我要找他们算账去。”

与大愣子表现相同的还有晶儿娘,两人气势汹汹就要往外走。

却把柱子唬得一愣一愣,好半响才反应过来,强拽着大愣子说道:“大愣子大哥,你们这是干什么?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挽回晶儿的声誉,可不能被杨家给拖累了呀!”

这时大愣子夫妻才察觉柱子说的和他们想的不是一回事儿。“杨家,杨家怎么会拖累我们?”

“怪我没说清,杨四郎得了脏病,你把晶儿给坑了!”柱子一愣,这次只捡重点的说。其实心里则在鄙视这个糊涂人。如果不是看着晶儿侄女面儿上,他才懒得过来报信儿呢!

“脏病?不可能,杨家是什么人家,你不要破坏人家名声。”大愣子是见过杨家人的,根本不信柱子的话。

柱子就没见过这么糊涂的人,连个亲疏远近都分不清,怪不得一双儿女都不亲自他呢。不过自己该做已经做了,剩下的他就无能为力了。“不信拉倒,反正该说我已经说了。”

说完柱子转身便离开了,不过回去的时候还是顺路到族长家将前因后果和林大愣的表现一一告知,然后才回了自己家。只不过打定主意,以后不和大愣子一家交往就是了。

另一边晶儿也从自己的渠道得知了父母的所作所为,脸红的不行。当即跑回去质问:“你们还要不要脸,娘你难道忘了,当初那么难是谁帮的我们,又是谁让锁儿有今天的成就吗?”

晶儿娘被晶儿问的谄谄的,“可我们不是回报了吗,这么些年你就像长在工厂似得,你弟弟也帮了他们不少,我们就不能要求点吗?”

晶儿都要被自己的娘亲给气笑了,这是什么歪理。看样子,便知道解释不通了。干脆强硬的说道:“不管这些理论是谁告诉你的,我现在告诉你们真相,我待在工厂是因为王妃给了我工钱,我只是对对得起那份工资而已。至于弟弟,从来都是王妃帮衬他,他根本没有帮过王妃,因为凭他的官职,就是想帮也帮不上。你们好自为之吧!”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走出大门她有些失落。根本不知母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回想一下,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得知王妃被流放的时候,不是,好像是爹爹回来以后。当初他在老宅病的要死,还是自己出面将他抬了回来。请大夫给他治病,就因为这样娘亲总觉得是他们欠他的,如果当初分家的时候,一并带着他离开,就不会变成那样了。

最后爹爹的病虽然好了,但出于补偿娘亲一直诸多迁就他。慢慢地因为他他们和老宅也恢复了来往,她看奶奶也不像之前那么嚣张跋扈了,便默认了这样的联系……

往事一幕幕,这时的晶儿才明白她的奶奶根本不是变了了,而是心机更加沉重。懂的放长线钓大鱼,这不,不仅成功的给爹娘洗脑。而且把自己也坑了进去,自己还真是失败!

晶儿一路昏昏沉沉的往回走,根本不曾注意到众人怜悯的目光。否则的话,她可能更加失望。

因为晶儿的事情,林家村炸开了锅。巧玲他们一行人却来到了村子对面建立了一半儿的学院里。

“哇,这些东西你们都是从哪弄来的。”韩东俊看着面前巨大的图书室,科考、声乐、农业、功法应有尽有,震撼的无以复加。

“借来的,为了它们外公没少舍出老脸。”巧玲很得意,当初让假死联系势力的时候,便让他拿着林家搜查的书本和对方交换,这些书好像都是舆论大家的独家秘作!

“表哥,当初学院的事情你也有参与,只是多出一个女子学院,我们许多教学设施就有些不够了。女教师这是问题?”

“女教师好办,宫里的嬷嬷,大户人家的女儿、寡妇她们恐怕巴不得呢?只是这样一来,恐怕会影响男子这边的招生吧!”这个世界对女子的束缚还是很重的,王怀智他们并不看好。

“这可不简单,就凭这个图书室,恐怕也有人挣破了脑袋。”李金珏是读书人更了解读书热的心思。

“不来正好,在精不在多。出了成绩他们自然就会来了。”君陌夙更干脆,回答的也霸气侧漏。

一听王怀智还能说什么,只能耸耸肩听后调遣呗!

于树人学院重新轰轰烈烈的动工了,但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家在得知他们学院还让女子进学的时候,一些人便产生了动摇。甚至一些顽固的卫道士们,更是一纸奏折将巧玲他们参了。那话异常难听,让君陌夙大为恼火。

君陌夙一发火,那些上了奏折的大臣在同一时间,便被人揍成了猪头。目标这么明显,人们还有人们不明白的。可就是明白他们才更加憋屈,于是更多的人上奏。

可是却被君陌夙一张告全民书给打脸了,为什么呀,人家说的很明白。树人书院是私家书院,有自主办学的权利,而且这也是皇上同意的。你们难道比皇上的权利还大吗?

于是这些官员劝道歇菜了,却打定主意不让自己的儿孙过去了,哪怕皇帝支持!

另一边皇帝也很冤,他只是准备他们办学院,跟不知道他们还要女子学院呀!可圣旨明明白白,他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了。

与京城那些贵族不同的是,晋西的平民却乐翻了天。为什么,林家村的孩子们不是因为读书识字,还有自己的手艺,所以男的过的好女子嫁的好嘛!如果他们的孩子能学到他们的一半儿,他们这些做父母的就不用愁了!

于是还没到报名的时间,许多人便来打听学院的条件。在听到学院还设有勤工俭学这样的岗位时,一些寒门学子眼睛都绿了。后来也不是谁传承林家学堂里有多位大儒,来的人就更多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