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你怎么这么熟练??

24天前 作者: 历史系之狼
第134章 你怎么这么熟练??

“陛下,说匈奴乃是夏之遗民,臣无二话,说羌乃商周之方,臣也能认下,但是这鲜卑他怎么也成正朔了??”

此刻,魏内知名的两位大学者正坐在曹髦的对面,很是困惑。

这两位大学者,一人唤作马昭,没错,跟那位故人就差了一个死字,另外一个唤作张融。

值得一提的是,这俩人都是郑学的忠实支持者。

别看庙堂一直都提倡王学,郑学的影响力依旧是不可小视的,名士辈出,孙炎不在,还有别人来顶替他的位置。

曹髦听闻这两人想要见自己的时候,还以为是要搞竹书纪年,没想到,他们居然是为了阮籍的事情而来的。

阮籍召集了著作郎们,开始编写书籍,用来追溯国内各族的过去和演变。

这件事当然是瞒不住。

阮籍做的很高调,同时还邀请了一大批的诸族名士。

例如鲜卑的沙漠汗,匈奴的刘宣,氐人李慕,羌人姚柯回等等。

至于为什么没有羯。

实际上,羯在此刻只是匈奴的一支部落而已,而且还是匈奴之中地位比较低下的一支。

曾被匈奴贵族当作奴隶兵来用。

后来的领袖石勒,父祖都是部落的统帅,却还要亲自到洛阳去贩货,就能看出他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并不好,而且还会受到匈奴的束缚和管理。

阮籍召集这些人之后,就继续商谈追溯的工作,同时给诸族拟定姓氏。

对没有姓名的进行赐姓,而原先的几个大姓则是进行统一的更换。

这件事在洛阳内里引起了不少的影响。

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好奇,觉得有趣,也不曾觉得有什么不妥当。

但是,也有觉得不合适的。

例如过分强调尊卑和天命的郑学一部分学者们。

曹髦看着面前的两位大学者,马昭出身扶风马氏,可谓是名门里的名门,张融略差一点,但是名望极高。

当初王肃还活着的时候,马昭就敢训斥他伪造经典,编排圣人,而张融更是直接拒绝接受王肃的改变,觉得他的思想太过荒谬。

此时,两人都上了年纪,胡须花白,且都在太学里担任要职。

可曹髦却不惯着他们。

他很是诚恳的问道:“自先秦以来,塞外多叛乱,杀伐不休,两汉至大魏,手段齐出,有怀柔者,有讨伐者,却都不曾取得什么成果,朕如今想要解决北方诸胡事,不使其再生乱,不知两位有什么办法可以教朕的呢?”

面对这些纠缠不清的学术家们,真的跟他们进行什么华夏蛮夷之辩,那就要输了。

正确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给出一個更好的办法来。

可别给我说什么过去做的什么怀柔讨伐啊!

果然,曹髦让他们出策,他们当即就不吭气了。

他们是学者,擅长的是经学,不是搞政务,若是擅长政务,那就去尚书台,何苦待在太学呢?

曹髦看着许久不回答的他们,这才笑着说道:“这就是原因了。”

“鲜卑,羌是何出身,这重要吗?”

“不打仗,百姓们安居乐业,这很重要。”

“两位都是当世大儒,何不去帮助阮籍完成这件事呢?”

曹髦的脸上带着笑容,却又明显的带着一股威胁的感觉,随着年纪渐长,曹髦的笑容愈发变得危险。

马昭赶忙称是。

两位大儒思考了一晚上的对话,甚至连开头都没能说完,就被曹髦客客气气的送出去了。

送走了这两位,曹髦便前往别殿练剑。

曹髦这些年里专心练剑,这并非是要为了去当个刺客,也不能说是为了自保,毕竟,若是有敌人能冲杀到他面前,那剑法再厉害也基本白给了。

这只是曹髦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而已。

常常运动,让自己更加健康,就算不能长命百岁,好歹不要效仿传统英年早逝。

尤其是诸事都不曾解决的时候,自己绝对不能出事!!

清河太守在内的几个勾结的太守都已经被拿下。

这些人彼此勾结,互相包庇,魏舒相应的给与了各种不同的惩罚。

而曹髦则是从寒门里提拔了一些能人来出任这些空缺。

同时,曹髦也是再次下令:禁止地方上有任何人修建邬堡以自保。

乡中之国被正式取缔

雍州,长安。

马隆坐在上位,看着跟自己报道的新将领。

“曹赳武?”

“正是!”

“凉人?”

“过去乃是秃发部,名树机能!”

树机能此刻毕恭毕敬的朝着马隆行礼,不知为何,在亲眼看到马隆的这一刻,树机能心里有种别样的感触,总觉得有种不安。

难道这就是做将军的人所自带的威势吗?

不愧是令陛下赞不绝口的名将啊。

马隆心里很是好奇,这还是陛下头一个亲自赐姓的胡人,连温顺的匈奴人和段部鲜卑都没这个待遇,这家伙居然能被赐姓,还是直接赐姓曹。

陛下怎么会如此看重这个家伙呢?

马隆沉吟了片刻,曹髦并没有交待如何委任树机能,只是告知马隆,让这家伙多学点东西就可以了。

马隆决定先摸摸他的底,看看此人到底有什么才能。

“赳武,陛下既派你前来,那就是很重视你的才能,当下我大军要镇守的地方很多,你可以出任的位置也很多,你想要去哪里,出任什么军职呢?”

马隆笑呵呵的问道。

似乎要答应对方的一切要求。

实际上,他就是想看看此人的性格如何。

树机能当即说道:“将军,我愿前往西平郡为一甲士!”

“啊??”

马隆对这个回答倒是颇为意外。

他想过对方会说听从一切安排,也曾想过对方可能会想去外羌那边建功立业,但是没想到,对方居然想要去西平??

而且还是去当一个甲士?

马隆再一想,若有所思,“你为何想要去西平当甲士呢?”

树机能认真的回答道:“将军,我没有任何建立任何的功勋,只是因为陛下的看重而来到将军的面前,不足以跟您索要军职。”

“故而,我想要前往一个能建功立业的地方,从甲士做起,以报答陛下和将军的恩情。”

马隆严肃的训斥道:“西平经多年的治理,民生富裕,乃是凉州宝地,你怎么说这里是能建功立业的地方呢?”

树机能急忙解释道:“将军,我并非是说西平要内乱,而是西平要遭受外敌的入侵了。”

马隆皱起了眉头,“是何外敌啊?”

树机能解释道:“乃是南虏成奚!”

“这支奚人因为四处游牧,过去未能参与凉州之事,脱离在外,四处逃亡。”

“他们不事农桑,向来都是通过贸易来维持自己的生计,跟其余各部落交换物资而这几年里,他们在周边已经找不到可以贸易的对象了。”

“因为他们过去常常劫掠沙州前往中原的商队,引起了沙州刺史的愤怒,派遣军队来保护商队,这让他们的处境更加的危难”

“故而,他们一定会在不久之后入侵劫掠西平等地!!”

树机能冷静的进行分析。

马隆却很惊讶,“这支凶人不怎么与中原往来,甚至会食人,不能往来,伱是如何对他们这般了解的呢?”

树机能欲言又止。

实际上,当初跟这支部落长期进行贸易往来的就是树机能他们

他清了清嗓子,“我长期居住在凉州,故而对周围的诸多胡人都有了解!”

“这些蛮夷,不知教化,实属可恨!”

树机能这番话,就跟后来北魏汉化组组长辱骂胡人不知教化一样魔幻。

但这还在马隆的接受范围内,毕竟人家都特么受了宗室姓,要是按着名士那一套门第理论,寒门出身的马隆给一等姓曹树机能提鞋都不够资格

马隆又问道:“那你为什么确定他们会进攻西平呢?”

树机能再次解释了起来。

“此处富裕,拥有大量的粮食,况且两面平坦,还有树林可以作为隐藏,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驻扎的大军,您的军队主要在跟外羌这里,而沙州和凉州的军队又集中在武威,张掖,敦煌等地。”

“此处的城墙还不是很高大,矮城墙,多粮草,少驻军”

树机能越说越激动,眼里都亮起了光芒。

“不抢这里还能抢哪里呢?!”

树机能随即又给马隆讲述起了敌人的策略。

他认为这支奚人数量不多,不可能会采取破城劫掠的方式,最有可能的就是轻骑忽然进攻,劫掠城外的村落百姓,带上东西就撤离,他甚至连对方的撤退路线都标注了起来。

看着站在面前侃侃而谈的树机能,马隆忽然觉得,倘若这货是胡人的首领,一定会给庙堂造成不小的麻烦!!

当树机能说完之后,就退到了一旁。

“故而,臣愿前往西平,为一甲士,建功立业!”

马隆却笑着摸了摸下巴,“你还是勿要去西平了。”

“我给你四百骑士,你帮我去将这支奚人的俟斤抓过来,如何?”

在古代,甲士和骑士都是属于超强力量,有些时候,庙堂说出兵十万,其中可能只有一万甲士,其余皆是寻常士卒,来送死的民夫炮灰。

而骑士同样如此,像什么十万骑士的情况,在中原政权基本不可能出现,除非这个十万骑士是说像鲜卑那样骑马射箭的牧民,一般来说,两万骑士,那就是灭国级的力量了。

而四百骑士,四百甲士,都能决定一些小规模战役的胜负。

马隆麾下的骑兵也只有四千多人,四百人已经不少了。

树机能大喜,“我愿为将军生擒之!!!”8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