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狼性精神(8)

1个月前 作者: 王宇编著
第8章 狼性精神(8)

第8章 狼性精神(8)

什么是等待呢?不任意妄为,不急不可待,不饥不择食,不铤而走险,不降格以求,不动辄得咎,不随风摇摆,不机会主义,不低级趣味,不蝇营狗苟,不出卖原则,不出卖灵魂。等待的后面是一种尊严,一种信念,一种节操,一种原则,一种大道。等待的同时既是学习又是发展而且还是充实。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时光都是在等待中度过。虽然等待的结果是未卜之事,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实自己,积蓄足够的力量。

很多天赋较高的人,终生处在平庸的职位上,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不思进取。而不思进取的突出表现是不读书、不学习。宁可把业余时间消磨在娱乐场所或闲聊中,也不愿意看书。也许,他们对目前所掌握的职业技能感到满意了,认识不到新知识对自身发展的价值;也许。他们下班后非常的疲倦,没有毅力再进行艰苦的自我培训。

等的无奈,在于等的人对于所等的事是完全无法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因而被迫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存有期待使人兴奋,无所事事又使人无聊,等待便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境界。随着等的时间的延长,兴奋转成疲劳,无聊的心境就该占据优势。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个创业的年轻人在经历了几次挫折之后,有点灰心了,很茫然地倚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这时,从远处走过来一个怪物。年轻人!你在做什么?怪物问。

我在这里等待时机。年轻人回答。等待时机?哈哈……时机是什么样,你知道吗?怪物问。不知道。不过,听说时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只要它来到你的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或者当上了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娶个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嗨!你连时机什么样都不知道,还说在等待时机呢?还是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于你有益的事吧!怪物说着便拉起年轻人。

走开!少来这一套!我才不会跟你走呢!年轻人不耐烦地说。

怪物只好叹息地离去。

一会儿,一位长髯老人(我们常说的时间老人)来到年轻人面前问:

你抓住它了吗?

抓住它?它指的是什么东西?年轻人问。

它就是时机呀!

天哪!我把它给放走了!年轻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时机,希望它能再次返回。

不要喊了。长髯老人接着又说,我来告诉你关于时机的秘密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来到你面前;见不着它时你时时想它,见着它时,你又认不出它;如果当它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了它!机遇一般都是瞬间出现,而又是瞬间就能消失的,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往往会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上天始终是公平、公正的,它会公平地分给每个人一些大大小小的机遇,有些人善于把握机遇成了一位成功者,而有些人却不在乎每一次的机遇,最终一事无成。

机遇不是天天就能出现,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秦末汉初的叔孙通,可以说是一位知道待机而动的聪明人。

叔孙通原来是秦王朝的待诏博士,后来带100个门生投靠刘邦,刘邦不喜欢儒生,他专门推荐斩将搴旗之士。他的弟子很有怨言。他对弟子们说:现在是打天下的时候,你们能参加战斗吗?你们耐心等着,我不会忘记你们。刘邦即帝位以后,废除秦时仪法,结果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刘邦很恼火。叔孙通看准这个机会,向刘邦建议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于是他邀请鲁国的儒生和他们的弟子共百余人操演皇帝上朝的礼仪。后来正式按这套礼仪举行朝典,没有人再敢喧哗失礼。刘邦非常高兴,说:吾乃今日为皇帝之贵也。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500斤。叔孙通又趁机对刘邦说:我的弟子跟随我很久了,这次和我一起制订、操演上朝的礼仪,希望陛下能重用他们。结果,他的弟子都得到了郎的职位。叔孙通把刘邦赏的500金也分给那些弟子们,弟子们皆大欢喜,说: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叔孙通的行为遭到了那些儒生的批评。他为人处世的确有逢迎讨好的庸俗作风。例如他为了讨好刘邦,脱下儒服,换上短装。但他能够识时务,待机而动,这一点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司马迁也称赞他稀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掌握时机要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有时会出现有利的时势、环境和条件,人们只要善于利用,就能取得成功。

有时候看到只是时势变化的趋势,但没有提供现成的有利条件和机会,这就要根据时势的变化趋势,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不能消极被动地应付时势,坐待时机。

在成功以前,一个人要积蓄足够的力量。在这方面,托马斯·金曾受到加利福尼亚的一棵参天大树的启发:在它的身体里蕴藏着积蓄力量的精神,这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崇山峻岭赐予它丰富的养料,山丘为它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云朵给它带来充足的雨水,而无数次的四季轮回在它巨大的根系周围积累了丰富的养分,所有这些都为它的成长提供了能量。在商业领域更是如此。那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比那些庸庸碌碌、不学无术的人,成功的几率较大。

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随着自己地位的逐步升迁,一定有许多学习的机会,假如他能抓住这些机会,成功就是早晚的事。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门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要多得多,不管他到什么地方,总是随身携带着书籍,随时随地地阅读。一般人轻易浪费的零碎时间,他全部用来学习。结果,他对于历史、文学和科学,都有相当见地。他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学习奋斗,相信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从一个年轻人怎样利用零碎时间就可以预知他的前途。自强不息、随时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卓越超群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难免会走到某几扇陌生的门前等待开启,那心情接近于等在妇产科手术室门前的丈夫们的心情。不过,我们一生中最经常等候的地方不是门前,而是窗前。那是一些非常狭窄的小窗口,有形的或无形的,分布于商店、银行、车站、医院、机关等与生计有关的场所,我们不得不耐着性子,排着队,缓慢地向它们挪动,然后侧转头颅,以便能够把我们的视线、手和手中的钞票或申请递进那个洞里,又摸索着取出我们所需的票据文件等等。这类小窗口经常无缘无故的关闭,还好我们的忍耐力磨炼得非常发达,已经习惯于默默地无止境地等待了。

假如你在一个孤岛上,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信将是你与世界取得联系的唯一途径了,那么等信会是怎样一种心境呢?你会不会仿佛就是为了拿到信的那一刻激动而活着呢?也许这种等待常常落空,可是等待本身就为一天的生活提供了色彩和意义。

事实上,我们一生都在等待,生活就是在这等待中展开着并且获得了理由。等的滋味不免无聊,然而,一无所等的生活更加无聊。你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你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你可以没有所等待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若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我们便会发现,途中耽搁实在是人生的寻常遭遇。我们向理想生活进发,因为种种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变故,或早或迟在途中某一个点上停了下来。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总在等待着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过上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

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很快就要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最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在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旁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这时老人便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让那个铁球动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用尽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重复地做着同一个动作。

10分钟、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就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各自的不满。老人仍然不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这时会场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大概就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位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会场上终于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又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这时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所以,学会等待,不可心浮气躁。俗话说:饭我们要一口一口地吃,路同样也要一步一步地走,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

狼在冰天雪地中等待经过的羊群,所付出的是坚强的勇气和耐心。那些飞速奔跑的羊出现了,但绝对不是最好的机会。这正如世界知名的基金经理朱利安·罗伯森的名言我一直等到钱落到离我不远的角落里,然后我所要做的事就是,去捡回来。直到那只又老又笨而且还很肥的羊出现在很近的距离的时候,狼才腾身而起,抓住等待换来的美餐。

这一条告诉我们,耐心比信心最为重要。但等待不是等于一味死等,而是在等待中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要训练一种判断能力,知道善于捕捉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最近一段时间,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故事:

一位女作家到美国去访问,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穿着很破旧,看上去身体非常的虚弱,但是脸上却露出了祥和、高兴的神情。女作家挑了一束花后说:看起来,你很高兴。老太太说: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女作家随口又说了一句: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得开。老太太的回答却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老太太说: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是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是三天以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会恢复正常的。等待三天!是多么平凡而又充满哲理的生活方式,它把烦恼和痛苦全部抛到一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全力去收获快乐。

知足不辱

忍耐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也是一种命运。狼族因为有一种忍耐的、战斗的心态,所以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这种忍耐还可以表现为做人的知足不辱,在如何对待物质享受和名誉地位的问题上,老子提出知足知止的原则。

五千言的《老子》中是这样写的: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何以知足才受不到耻辱,知止才不会有什么危险?

在老子看来,大概有下面几点理由:逞强好争,不但得不到什么,反而还会招来祸害。强梁者不得其死,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社会上为什么会有斗争的灾祸,是由于人心贪不知足;如果都能知足知止,相互忍让不争,一切纷斗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人生幸福在于内心的安静自守,摆脱物欲的束缚而恬淡自安,怡然自得。然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通之货,令人行妨。可见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声色之娱,而在于知足知止,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的生活。从变化、超越的观点看问题,人生的祸福、得失等等,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永不知足地去追求这种变化无常的东西,最终是争而不得,反受其祸了。老子的这种思想深刻精辟,饱含了人生的经验和智慧。

老子在阐述明哲保身的观点时认为人要懂得满足,要知道适可而止。在如履薄冰的商场当中,只有懂得了满足才不会后悔,知道适可而止才能少遭遇危险。

(本章完)

关闭